糖尿病友坚持做好这些事,血糖稳一整天!

郭淮聊健康 2024-10-27 13:44:36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血糖的控制。今天,我们将从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来深入探讨,为糖友们提供一份全面的生活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糖,享受健康的生活。

一、早上的五项注意

1、注意“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可能遭遇的一种情况,即在黎明到上午(3~9时)之间出现高血糖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多种激素的分泌有关,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它们在清晨时分分泌增多,促使血糖升高。当发现自己在这个时间段血糖升高而其他时间血糖控制良好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这通常包括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改用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

2、注意早餐不能忘

早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和活动,还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总热量和体重。早餐的主食量应占全天主食量的1/5左右,同时搭配适量的蛋白质和蔬菜。蛋白质可以选择白煮蛋、牛奶或豆浆等,蔬菜则可以选择一些可以直接生吃的品种,如生菜、黄瓜等。这样的早餐既营养又健康,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3、注意服药的时间

不同的降糖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时间要求。例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需要与第一口饭同服才能发挥降糖效果,特别适合那些餐后血糖升高控制不好的患者。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则最好在早餐前空腹服用。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则需要在餐前服用,不进餐则不服药。双胍类药物则建议在餐后立即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此外,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起床后应首先服用降压药,以预防清晨血压升高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切忌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糖骤然升高,甚至引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4、注意运动时间及方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运动的时间和方式也需要特别注意。最佳的运动时间通常是餐后一小时,因为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而餐后立即活动则可能影响消化功能。运动锻炼应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为宜。运动方式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既简单易行又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首选的运动方式。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空腹锻炼,以免引发低血糖昏迷等危险情况。

5、注意躯赶“坏情绪”

情绪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稳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学习和工作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有助于稳定病情并提高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在糖友圈中不难发现,那些心态乐观积极的糖友往往血糖控制得更好。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愉快。

二、午餐“6原则”、午休要注意

1、饮食牢记:“6原则”

午餐是糖尿病患者每日饮食中最重要的一餐之一,它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30%~40%。因此,午餐的饮食搭配需要特别注意。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午餐的“6原则”:一荤一素、一菇一豆、一谷一汤。荤指的是各种肉类(约75克左右),素则是各种蔬菜(约200克左右)。谷类可以选择米饭、面条等主食(约125克左右),汤则可以选择清淡的菜汤。菇类指的是菌藻类(约50克左右),如蘑菇、海带等;豆类则是各种豆类及其制品(约50克左右)。这样的饮食搭配既营养均衡又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忌餐后立即午睡

午餐后不宜立即午睡,因为这样做会使饭菜滞留在胃肠中无法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就容易诱发胃肠道并发症并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餐后立即午睡的习惯。如果确实需要午休的话,时间也不宜超过半小时为宜。

三、晚上低血糖预防不可少

1、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不可少

夜间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它通常发生在深夜1~3时之间,主要症状包括出汗多、全身发抖、头晕等,有时甚至会出现手脚抽搐或昏迷等危险情况。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至关重要。一旦遇到夜间低血糖的情况,家属应立即给患者吃些糖果或饮用适量25%的葡萄糖水,并快速检测血糖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在床边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20~30毫升以快速纠正低血糖症状,并及时送往附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注意睡前的加餐技巧

睡前加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门学问。睡前加餐的时机和食物选择需要根据血糖水平来决定。血糖水平与晚上加餐之间的关系可参考:血糖<5.5mmol/L,常规加餐,另外加牛奶或少许饼干;血糖在5.6~10mmol/L,常规加餐;血糖>10mmol/L,不加餐。一般来说,如果血糖<5.5mmol/L的话,则需要常规加餐并额外加一些牛奶或其它主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