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2月10号放大招,21款车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价格还跟以前一样!这消息一出,网络炸锅了,老车主们先急了!投诉如潮水般涌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我说,比亚迪这招,看着是挺高明,一下子提升了车型竞争力,让新车更诱人。可仔细想想,那些老车主心里能舒服吗? 买了没多久的车,配置瞬间“过时”了,这心里能平衡吗? 网上投诉量蹭蹭上涨,都突破600条了,车质网上,比亚迪的车型更是霸占投诉榜前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很多车主甚至在网上改了车名,就叫“没有天神之眼”,这无声的抗议,你感受到了吗?
不止如此,为了表达不满,还有车主提了个“过分”的要求:比亚迪得把新车价格涨15%,才能补上这配置差异带来的损失! 哈哈,想想这画面,还挺有意思。更绝的是,现在网上卖“没有天神之眼”的车贴,居然卖爆了!这可是赤裸裸的消费者情绪表达啊! 这车贴的热销,正反映了大家对比亚迪这次操作的不满。 是不是有点扎心?
这波操作,对市场影响也不小。秦Plus、秦L、汉这些旧款车型,价格都开始往下掉,优惠幅度从7000到1万不等,分期买的话,优惠还能更多!甚至有些经销商,已经开始清理库存了,旧车、试驾车,通通处理! 这降价潮,直接把老车主们的心伤透了。
有人说,这是比亚迪的市场策略,想推动技术升级。这话没错,可这策略,是不是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企业要发展,得考虑新老客户的利益,不能光顾着往前冲,把老客户甩在后面! 这可是个两难的局面,企业得好好想想怎么平衡。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可是个警钟。买车的时候,除了看配置和价格,还得考虑这车的保值率,别到时候,新技术一出,自己手里的车就成了“白菜价”。 比亚迪这次“天神之眼”事件,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商业事件,它反映的是企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博弈,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你看,这看似简单的“天神之眼”,背后却藏着这么多故事,是不是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