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说,刘伯温品德、才能、魄力都强于李善长,可他为什么不能成为朱元璋旗下第一文臣,位列公爵之首,而刘伯温仅是一个伯爵。
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刘伯温不是淮西老乡中国是一个很重视“乡土观念”的国家。
可以说,从古至今,无论哪位英雄豪杰都十分重视老乡。
之所以会重视,主要是很多有共同语言,相同的生活习俗,并且有不少人还可能旧识,对自己的忠诚度高,十分重视乡情、乡里间的友谊,有不少英雄豪杰都喜欢用老乡。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国之君十分重视乡情,这两位就是刘邦和朱元璋。
汉高祖刘邦在成为皇帝后,过去和他在家乡喝酒的那群小伙伴,一个个都被提拔到重要岗位,他们当中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个个都当了大官,之所以他们会大官,一方面是他们是刘邦创业基石、为刘邦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另方面是他们是刘邦的老乡,从小一起生活,知根知底,所以刘邦认为谁背叛了他,他的老乡都不会背叛他。
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个重视“乡土观念”很重的人。
他认为,只要淮西老乡都应该受到重用。
所以他在开国初期册封六位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几人都是淮西人。
从这点来来看,如果刘伯温想要成功开国公爵,他必须是淮西人这个基础,要不然你想当公爵,压根不可能。
刘伯温是这东人,所以就算他的才能比所有人出众,可他依旧没办法进入公爵这一档。
既然没办法成为,那侯爵总应该可以吧,然而真正的事实是刘伯温也没能评上侯爵,最终只是获得了一个伯爵。
会有这个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2、刘伯温进入朱元璋集团比较晚朱元璋在评选公爵和侯爵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你是不是淮西人,可除了这个指标外,朱元璋还有个指标,就是你来得会不会早。
朱元璋在1352年加入起义军,由于他的能力出众,表现也不错,很快便成功迎娶郭子兴的干女儿为妻。
次年,朱元璋回到自己老家募兵,徐达等核心人物进入了他的队伍。
然而,李善长、李文忠、常遇春等人相继加入朱元璋的队伍。
从这路可以看出,跟随朱元璋时间越久的人,到后来获得的官爵也越大,这群人之所以会有高官,主要是他们一起受过苦,一起上战场杀敌,共同在刀山火海里走一趟,所以朱元璋开始的时候对于这批老兄弟格外照顾。
刘伯温是什么时候加入朱元璋队伍呢?
1359年加入的,那时候朱元璋的事业以及进入第六个年头,这时候他早已不是当初小头目,如今的他已经是一方霸主,可以和张士诚、陈友谅一较高低。
可以说,刘伯温错过了朱元璋创业初期,这让他朱元璋队伍中重要性不会太高。
除了这点原因外,就是刘伯温来到朱元璋集团是被迫的,而不是自愿的。
刘伯温之所以不愿去朱元璋集团,主要是他觉得他已是元臣,如果在这时候投降朱元璋,明显违背忠义,所以他先是拒绝了胡大海的邀请,接着朱元璋派出了孙炎去劝说刘伯温,孙炎口才比较好,经过他和朱元璋一番劝说后,原本是想加入朱元璋集团,可他又碍于自己元臣的身份,不愿意加入朱元璋。
于是,他拒绝了孙炎的邀请,孙炎见状大怒:“宝剑应当送给天子,用来斩杀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我是大臣,岂能接受。”
孙炎话说到如此,可刘伯温依旧拒绝加入朱元璋集团,于是孙炎将这事情告诉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立马自己写了一封书信,让孙炎交给刘伯温,孙炎很快带着朱元璋书信找到刘伯温,再次劝说刘伯温,经过他的一番劝说后,刘伯温终于愿意出山。
从这里刘伯温并不是自愿加入朱元璋集团,而是被三请才肯出山,担任朱元璋的谋士。
所以,刘伯温不可能被册封为“公爵”或者“侯爵”。
刘伯温是谋士,可他并没有多大的业绩一般能成为开国皇帝,必须综合能力要很强,要不然很难让底下人信服。
朱元璋作为大明朝开国君主,他的综合能力当然没话说,因而他对底下人要求很高。
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没有像三国时期刘备和诸葛亮一样,刘备很信赖诸葛亮,可朱元璋不是。
每次有大战役的时候,朱元璋都是战略制定者,刘伯温附庸者或是支持者、补充者三层身份。
可以说,刘伯温对朱元璋是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不会太大。
细看大明朝开国六大公爵: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李善长是朱元璋旗下第一后勤总管,可以说他的存在,让朱元璋可以放心在前方奋战。
李善长也没辜负朱元璋厚望,为大明朝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层功劳的存在,让他的作用比徐达高很多,因而他完全有资格成为大明开国六公爵之首。
除开李善长外,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位公爵,那几人不仅能力出众,而且还是创业元老,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所以,刘伯温这个外乡人,而且也没立下多少公爵的人,根本很难成为公爵或者侯爵。
可以说,外乡人的身份,让刘伯温压根没办法公爵,可成为侯爵还是有一定把握,毕竟他作为朱元璋的一位超级谋士,在一些事情还是给予朱元璋一定帮助,所以朱元璋会看在这层身份上,让获得应该有的封赏。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想成为大明朝开国公爵,最好是淮西人,而且还要跟朱元璋早,同时也要很大的功劳,要不然你不配。
刘伯温是浙东人,而且不是自愿来到朱元璋集团,而是被三请出山,来到朱元璋集团比较晚,没有多大的功勋,所以很难成为公爵或者侯爵。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伯爵名气比较大,比如基督山伯爵[笑着哭]
刘伯温是被民间拔高最严重的一个,几乎都神话了,什么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把人家李善长的功劳全算他身上了,他一个元朝的弃子,半道加盟,说难听点就是被策反的、锦上添花的
刘伯温是被民间拔高了的,尤其那流传已久的《推背图》,直接弄成了三国诸葛一样的人物。
正史里刘伯温本来就不怎么滴,在民间故事里被神话了而已
官置御史中丞,没当过丞相,只是伯爵连侯爵都不是。小说里面当不了真[呲牙笑]
刘伯温名气这么大,是老朱子孙不断拔高结果。从老朱册封刘基为“诚意伯”诰文:朕兵至括苍,前御史中丞刘基挺身来归,委质事朕。累察乾象,多效谋猷。特加尔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一一《明太祖实录》。说白了,刘基贡献就是“累察乾象,多效谋猷”,也就是身边的一个观星象高级参谋而已。
刘基加入晚,所以进不了公爵档次。另外,论功绩的话战场统帅是比不了负责统筹和后勤的大佬的,兵员粮草装备才是立国之基,自刘邦以降都是如此
古代打仗主要是打后勤,后方负责征兵筹集粮草的算头功,汉初萧何,唐初长孙无忌,包括诸葛亮都是干这个的
明初文臣封爵的,只有三个人。老李功劳太大,封了公爵,刘伯温功劳差多了,只封了伯爵,侯爵全部封给了武将。换个角度看,文臣里,刘排第二,仅次于李,其实也很不错了。说明老朱也认为自己造反起家,靠的是武将。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武将根本没有地位了,袁崇焕六品主事就敢杀总兵[得瑟]把宋朝那点儿糟粕全学明白了
军事上的表现只是最直观的,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后勤保障等等很多都非常重要
刘基本来就是打算跟元朝混的,过来跟你老朱混,是被逼的,你是造反的。在读书人的眼里,懂嘛?
资历最老的汤和,九字真言的朱升,这俩都没混到公爵,刘基凭什么混到公爵呢?
怎么说呢不能神话他也不能贬低他,明初封爵还是军功为主,这方面文官肯定吃亏,其实明朝开国只有李刘汪(汪广洋,也是伯爵)三个文官封爵了,而且刘死后追封太师了,从最终结局看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他的死也为老朱整肃功臣集团提供了借口,可以说他真的被老朱利用完了
刘伯温明朝中后期才开始神话,不是张良那样的谋国之才,而是陈平那样阴谋诡计算计人心。本来朱元璋打算让小明王禅让,继承赵宋汉家正统。刘伯温谋害了小明王,叩屎盆子朱元璋,变成弑君权臣,不得不承认元朝合法性。刘伯温那些人也从原来伪军归降,变成“国军”归降。 其实在刘伯温领导下,江浙文官集团已经与淮泗勋贵分庭抗礼了。后来朱元璋想明白后,才是其私下杀害刘伯温原因
你这问题问的就很奇怪,刘伯温功劳不够,当然不是开国六公了。
小编你下去问问朱元璋啊
刘伯温文武双全,会治理地方,会带兵打仗,最后在御史中丞这个位置上也做的很好,明朝开国封爵文人就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个,不凭功劳难道凭文采吗?
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在演义里被捧成神仙,不过都是读书人的YY幻想。徐世绩是武将,刘伯温对朱元璋夺天下的作用真的没有那么大
顺序换下 功绩对比不大,时间晚,浙东集团
你百年下地狱就知道了!
开汉400年之张子房!排第36位吧![笑着哭]
刘伯温是被东林党吹出来的
汤和都只是个侯爵
一个小小的伯爵
被神话的人物,没什么功绩,硬是靠小说瞎编成了高人,建国前好像只出过一个好计谋吧,建国后整天搞党争还没赢,拿什么比李善长?
刘的功劳不在李善长之下,封爵被降至,有很多原因,最关键的是刘伯温心里压根看不上老朱,而且老朱还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