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曾把其所创作的小说按名称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其中,以“射雕三部曲”特别著称。而射雕首部曲的《射雕英雄传》为其成名代表作,被称为“侠文化的歌颂”,并于射雕二部曲《神雕侠侣》中,立有“侠之大者”一章,将原本“大侠”含义之单纯“行侠仗义、济弱扶倾”扩张成“为国为民、奋不顾身”。
至于《天龙八部》,金庸意欲以佛教天、龙等八种神道精怪来描述世间人物的千姿百态。
因此,《天龙八部》一开始就〈释名〉: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
乔峰身为丐帮帮主,义气豪迈、胸襟开阔、行侠仗义、仁义为怀,但造化弄人,在汉贼不两立的年代,身世竟非正宗汉宋,而为契丹胡辽,并且遭到康敏的构陷戕害、中原众人的无端排挤,实早已注定其一生悲剧的命运,惟其不拘小节的豪侠气概,终较大侠郭靖,令人倾慕;
而乔峰与段誉、虚竹间的兄弟义气;与阿朱、阿紫姐妹间的情爱纠葛;与慕容复父子的仇恨怨怼;乃至于小说里大理段誉与姑苏王语嫣、少林虚竹与西夏公主等各个众人的描述,均堪称活灵活现,终于成就《天龙八部》描写人间百态、万千面貌的多彩景象。
天龙八部与“三毒”贪嗔痴有人从佛法“三毒”贪嗔痴的角度出发,将三位主角认为是“贪嗔痴”的代表,我认为颇有见地。
“向来痴,从此醉”的段誉。
段誉的一生堪称是享尽荣华富贵。
段誉含着金汤匙出生,身为大理王国镇南王世子,并且是大理王国唯一的王位继承人,最后更是抱得王语嫣这个神仙姐姐美人归。就连段誉学到的绝技“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及“六脉神剑”,都是那么的优雅从容,且富丽堂皇,也怪不得段誉堪称是“向来痴从此醉”的人生类型。
尤其是,段誉痴痴追随王语嫣神仙姐姐的身形、形影不离,痴心守护,最后终于赢得美人芳心的那段枯井定情,堪称是喜乐至极。段誉自称为毕生最大心愿,别无第二心愿,即使让其做神仙、做罗汉都不愿替换。
段誉对于王语嫣的痴情追随、无欲所求,直到最后终于蒙获王语嫣青睐,自然仍是“向来痴从此醉”的样貌。
相对的,号称大燕王孙的慕容复,痴迷于不可知不可得的权势欲望,却忽略身旁最值得痴心守护的美人眷伴,最后终因权势名利的妄想而欲令智昏,落得个痴呆收场,则堪称是三毒中中毒最深的人。
当然,段誉与慕容复二人都是“贪”,只不过,一个“爱江山”,一个“爱美人”,如此而已。
“由人算,任人摆”的虚竹。
至于虚竹,则为少林方丈玄慈与四大恶人中“无恶不作”叶二娘的儿子,但却自幼即被萧峰之父萧远山夺去,偷偷放回少林寺,让少林僧众误以为弃婴而扶养成人。
虚竹恪遵佛家一切清规戒律,却在误打误撞下、无意之中解开“珍珑棋局”,被迫改为拜入逍遥派中,并被废弃少林功力、获得无崖子传授毕生70余年的内功“北冥神功”,然后,又从天山童姥处学得逍遥派绝技“天山折梅手”及“天山绝阳掌”、接着被迫破了各种佛家戒律。
其实,虚竹一生堪称由人操算、任人摆布,因此,用“由人算,任人摆”来作比拟,正是恰如其分。纵然其日后与梦姑重逢,其实也是因为出于段誉的怂恿,才因缘际会与众人同赴西夏参与驸马选会。
当然,这情节不无强调佛教“万法缘生”之理,也不无指出“痴迷成性”之处。
“豪气壮,英雄泪”的乔峰。
乔峰师出少林寺玄苦大师,原为丐帮帮主,绝技为“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为人意气豪迈、胸襟开阔、义薄云天、恩怨分明、喜交朋友,嗜爱喝酒,却千杯不醉,也因此结交了段誉与虚竹二位异姓兄弟。
在《天龙八部》里,乔峰堪称彻底是个悲剧英雄、悲剧人物。
纵使乔峰豪气干云、英雄万千,最终仍是与虚竹、段誉类似,躲不过身世命运的摆布。乔峰心中所认定的“大恶人”与“大恩人”,皆让他意想不到。到了后来,他竟发现“大恶人”与“大恩人”都是同一人——生父萧远山!
回想当初,固然是慕容博野心操弄,刻意造成了燕门关外的血腥悲剧,但到后来却只因萧远山当时的复仇之念萦绕脑际,终于造就了乔峰与虚竹的悲剧命运,因而使乔峰在胡汉不两立的历史社会背景当中,无法存立。
这也导致乔峰一生悲苦,纵有盖世武功,也不能保住爱人,亦无法平息战祸,最终,只能于燕门关外以断箭自尽,借此换取宋辽的百姓和平,以及成全君臣之义,堪称“嗔势过足瘾”,自然是“豪气壮英雄泪”,只能令人唏嘘不已。
从《天龙八部》的人间百态,到《佛法》的众生平等金庸原本有意假借佛教《天龙八部》的八种神道精怪,来描述剧中的各位主角人物,借以刻画人物的百态样貌,以及人性的千变万化。
《天龙八部》里各个人物均有其特殊面貌与性格,也显现了“人间百态”,但佛教对于此等人间百态、万千面貌所抱持的观点,却是“众生平等”。佛教生命观的基调是“众生平等”,在这一基础上,佛教乃提出“不杀生”的生命实践。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家的根本观念,佛家为此提出了“不杀生”的戒律要求,成为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
杀生,指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是佛教十恶戒之第一戒,也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第一。
《大智度论》卷13说:“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如果触犯此戒,灭绝人畜生命,不论亲自杀,还是让他人杀,都属同罪,死后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要遭受多病、短命两大恶报。
不杀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杀生恶业。这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实践,为所有流派所共尊。
如同《佛法》面对“人间百态”一贯的态度都是“众生平等”,而这也是我国的《刑法》的基本原则,采取“平等原则”,让人人自主,同时人人平等。
其实,《天龙八部》里论及人间百态,一再强调乔峰、虚竹、段誉,以及我等芸芸众生,其实都只不过是凡人。
佛法向来以众生平等来看待世人,愿意对世人采取宽容对待的基本态度,对照《刑法》“谦抑思想”的基本立场来看,《刑法》与〈佛法〉都是一样的,都是讲究“众生平等”,自己造业自己受。
正是:法律文学纵横谈,艺术哲理在其间。
咆哮山庄人为故 ,天龙八部在人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