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位使用过方天画戟的人,一位臭名昭著,一位却名垂千古

夕阳的温暖 2025-02-10 16:22:59

大家对“方天画戟”这件冷兵器估计都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将豪杰都使得一手好戟,其中有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更是将方天画戟视作本命武器。

他们一位用手中的长戟,令各路诸侯闻风丧胆,成为乱世之中的巅峰武将;一位手持方天画戟,平定四方,得到天子的赏赐。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时代,但都凭手中的长戟,杀出了一片威名。

方天画戟

戟,是戈和矛的结合兵器。戈流行于商周时期,它的刀刃在下方,可以横击,也可以勾杀敌人,矛是一种直刺兵器,在长柄的两侧有耳,可以绑在战车上,作为冲刺武器。

而方天画戟既可以横击,勾杀,又可以刺杀,其长度可达3米,最短也不低于2米,重量达20公斤,是一件名副其实的重兵器。

不过因为方天画戟功能多,使用复杂,对使用者的力量和技巧要求极高,所以在战场中较为少见,历史上主要使用方天画戟者有吕布、薛仁贵以及吕方等人。

而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前两者,吕布和薛仁贵。

吕布

提到方天画戟的使用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吕布。在乱世之中,他是“人中赤兔,马中吕布”、“无人能敌”的吕奉先,不过同时他也是“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代表人物,被后世戏称为“三姓家奴”。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离职跳槽本是一件很寻常的事,然而吕布的跳槽方式却很新潮,别的将领都是换明主,而吕布是直接换个爹。

吕布本是并州人,少时喜欢在街上舞刀弄戟,随后被并州刺史丁原相中,并将他留在府中做主簿。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起来。

丁原为人豪爽,有勇有谋,见吕布这小子身手非凡,所以很器重他,处理各种公事都会带上吕布,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日渐升温,情同父子。

十侍之乱平息之后,手握兵权的董卓想废除当朝皇帝刘辩,立刘协为新帝。不过并州刺史丁原却看穿了董卓的阴谋,和董卓争论了起来。

董卓对此感到愤怒,决定要干掉丁原,但因为丁原身边总是有个骁勇的吕布,所以几次刺杀都未能奏效。

见刺杀未果,董卓便想将这个贴身保镖挖过来,给出的报价是升官加爵,面见皇上。结果,吕布回去就写了辞职信,不仅将老干爹丁原给做掉了,而且转头就认了董卓做新干爹。

当时的董卓位高权重,又真心接纳吕布,按理来说,吕布跟他干也不错。但是后来,眼见着董卓要垮台了,吕布又一次跳槽,一戟就给董卓挑飞了。

一连干掉两个信赖自己的干爹,单单这一点,也能看出吕布的性情。又因为吕布原姓吕,而两个老干爹姓丁和董,所以吕布又得名“三姓家奴”。

董卓之后,袁家兄弟迎来了权势巅峰期,于是吕布又决定去投靠袁术。虽然说吕布的个人简历不错,但袁术知道吕布的为人,所以没有收下他。

被拒绝后,吕布又找到了袁绍,但袁绍也迟迟不敢用他,眼看两位袁老板心意已决,吕布又给张杨投了份简历。

等吕布败给曹操后,他又跑到了刘备那,但刘备并不怎么搭理他,而吕布本身也看不起大耳贼,所以两人经常争吵。

总之,吕布的确是当时的战力天花板,但他摇摆不定、见利忘义的性格也常常被人诟病,是一个缺点和优点都很极端的名将。

薛仁贵

薛仁贵自幼家境贫寒,虽以耕种为生,但从小就酷爱习武。后来,李世民出兵征讨辽东时,在全国广招兵马,薛仁贵就是这时应征入伍的。

公元645年(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下令水陆两军进攻高丽,次年他亲自率兵征伐高丽。在安地之战中,唐朝将领刘君邛中了敌方的包围,后几次突围都宣告失败,处境也变得越发危险。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薛仁贵策马孤身一人杀入敌营,趁敌人反应不及,他便挥动手中的方天画戟,斩下了敌方将军的首级,还将头颅挂在马上。

高丽大军见此情景,顿时乱作一团,生怕唐军趁机杀出,于是只能退兵作罢。

经此一役,薛仁贵的名声大噪,成为了唐军中威风凛凛的白袍将军。在收复辽东的时候,薛仁贵又一马当先,一人一戟一匹马,只身杀入敌营。敌军早知大唐有位白袍虎将,今忽然现身于营中,吓得都不敢还击了。随后唐军趁机而入,大败高句丽。

大唐和高丽打了十多年,而薛仁贵在各场战役中骁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薛仁贵凭借一身虎胆和高超的武艺,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赐,官位升至游击将军。李世民曾说过:“朕得辽东,不过是多了块疆土,但朕得将军,乃大唐之幸也。”

据说,薛仁贵精通十八般兵器,有天生神力,但真正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还是他手里那柄方天画戟。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