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观音》
冲着文琪来的,看之后才更捋清剧情,后劲有点大。三个恶女演技爆棚了,剧情画面色彩配乐都是天作之合。感性主导的人只会被吞噬 理性主导的人就被更理性的后代吃掉, 总归是观音不渡人,但是一想到14岁的文淇要体会人物情感,要听导演讲戏,还要演绎出来,只能说心疼小姑娘啦。全片我唯一没有猜中的,就是廖队长居然不是gay。
2、《阳光普照》
本片看的我很痛心,每个人都是悲剧,亲密的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的是人生中既困难又重要的话题,菜头真是神级的反派,有他的镜头我全程心悬在嗓子眼,还有父亲杀害菜头的结局更是让我看到人性一念“两结局”的潜在。他对两兄弟的区别对待,也正是造成一切悲剧的开端, “阳光普照”在影片中象征“审视”,就会让这个本该象征正能量的词蒙受阴影。
3、《色,戒》
导演太棒了,完全掌控了人性欲望,从最初的彼此引诱、掌控、再到发泄,直至最后的情爱交融,简直就是完美的真实发展。王佳芝坐在黄包车上那段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命本就不是一物换一物的东西,所谓的爱,理想,牺牲都像是一种美轮美奂的商品。到最后,欲望是真的,钻戒是真的,死亡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4、《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别的片都是杀人,但是这部片是让你亲眼看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信仰崩塌。弱者挥刃向更弱者太贴切了,铺垫那么久的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哥出场,却是一个忧郁的温柔少年;混混会变得胆怯,二哥暴露不是因为赌博是因为为弟弟担责,小马在为朋友哭泣,小明和小翠的问题并未得到回应。道德只有被现实无情碾碎的瞬间 ,才会迸发出最强烈的美。
5、《一一》
每个人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困惑,电影的主题就是“生命”,好像什么都演了,又什么都没演,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吧。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在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生老病死,人是一根柔韧的苇草,命运赠予你的,总是会到来,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