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祝新运:娶圈外人张玲亚为妻,婚后生一女,现状如何?

王哆娱 2023-04-01 13:16:29

“山垭口上,衣不蔽体的潘冬子,正在奋力砍柴,刀光闪闪,柴屑飞溅。”

1974年,随着《闪闪红星》上映,其中的经典台词广为流传,12岁的祝新运成为全国人民口中的小英雄“潘冬子”。

此后,对于他将近50年的职业生涯来说,可谓是成也潘冬子败也潘冬子!

1962年,祝新运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人民教师。

父母对他的教育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龄前给他布置最多的作业是练习、读书、背诗词。

父母希望他也能够成为教书树人的人民教师,亦或是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科研人员。

在父母的熏陶和培养之下,他身上打小就有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上了小学之后,他作为尖子生,上台致辞和表演的机会不少,而他也逐渐爱上了艺术和表演。

而他也正是因为热爱表演热爱舞台,才会被《闪闪红星》的导演李俊和李昂所相中,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

而说到《闪闪红星》这部电影的开拍,就不得不提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使命。

七十年代,是我国影视行业的萌发期,也是宣传党工作和理念的重要时期,而鉴于那时我国在影视录制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那时国内有意从作品上和影视水平双向提高。

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当时是国内影视行业的中流砥柱,担负着重要使命,监制和拍摄作品保质保量且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而为了能够突破在题材上的千篇一律,八一电影制片厂把焦点聚焦在“祖国的花朵”之上。

在敲定题材之后,筹拍的工作也随着迅速开展。

可令导演发愁的是,筹拍工作几乎已经全部完成,相关的演员也已经准备就绪,唯独剧中的主角“潘冬子”迟迟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

由于导演不肯对主角的饰演演员有所将就,于是整个剧组就只能跟着等。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导演焦急万分的情况下,选角的工作人员只能扩大选角范围,不再只是发布招募演员的通知和等人上门面试,而是直接到全国各地小学内去寻找。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最终不料在北京本地小学看到了正在学校文艺汇演上表演的祝新运。

剧组人员看到正在台上表演的祝新运喜出望外,觉得他完全符合导演所描述的要求,再加上就在北京当地的学校,剧组人员火速联系导演到现场确认,是否祝新运就是合适的人选。

当时,李俊导演赶到现场,看到台上正穿着军装在演出的祝新运,第一眼就觉得他就是自己所想要的潘冬子。

李俊导演亲自去见祝新运的父母,告知拍摄的内容,以及作品对于国家文化传播和社会意义的重大,他的父母欣然同意了祝新运出演“潘冬子”这个角色。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学校也批准了祝新运的父母所申请的十个月假期,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拍摄工作中。

投入剧组之后,祝新运的长相和精神状态确实充斥着“根正苗红”的气息,可由于是城里的孩子,且出身知识分子的家庭,让祝新运的身上毫无农家子弟的气息。

秉承着职业操守,李俊导演没有让祝新运直接拍摄,而是先磨砺一番。

于是,他被安排到农村里去生活和劳作,白天上山砍柴和下地干农活、割猪草,劳作完成回到破破烂烂的家中还得剁猪菜、煮猪食和喂猪;他自己则吃着脏兮兮的窝窝头和喝着山沟沟里的水。

那段时间对于从小养尊处优的祝新运来说,已经不只是磨炼,而是称得上磨难了。

但出于对表演和艺术的热爱,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他能够自然生动地刻画出导演所满意的潘冬子。

1974年的国庆节期间,《闪闪红星》面向全国播放。

自此之后,果断勇敢、疾恶如仇的潘冬子成为了全国观众心目中的“小英雄”。

随着电影的播出,12岁的祝新运已经无法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不管他走到哪里都顶着“潘冬子”的光环。

在学校念书期间,人们将他称为“潘冬子”的时候要多于祝新运,这让小小年纪的他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而因为成功饰演了“潘冬子”而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厂里最小的演员之后,相继参加了《十天》《赣水苍茫》《萨里玛珂》等影片的拍摄,饰演的都是那些自然真实且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

可纵使参演了许多作品和扮演了好几个角色,人们对于他最深的印象依然是停留在“潘冬子”。

随着祝新运逐渐长大,头顶着“潘冬子”光环而无法摆脱的他,开始怀疑是自己的演技问题,才会让观众对他的记忆绕不开多年之前所成功塑造的角色,于是他决定进一步打磨自己的演技。

1980年,祝新运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继续深造。

1984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之后,他再次选择回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再次成为一名演员。

经过四年系统性的学习和打磨,他的演技大幅度提高,对于作品和角色的理解也更加成熟,在表演的时候获得导演们的一致好评。

1986年,他参加了《颤动的金翅膀》的拍摄,在这部作品当中,是他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按照剧本安排,他向观众刻画了一个聪明正义且乐观向上的现代青年。

1987年,他参加了《闪电行动》的演出,饰演聪明勇敢且善良的小战士,其演技成熟老练,获得导演的高度认可。

1988年,他为了让自己在演技上进一步突破,参与了《黑脸女婿》的拍摄,他将一个带着小聪明但又偶尔充满憋屈的农村女婿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就连导演和同事们都为他拍手叫好。

可面对导演和同事等专业人士对他的肯定时,他自己却郁结了。

他后期拍摄的作品再多,演技再优秀,给观众所留下的印象都远远比不上《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

对他来说,觉得自己的人生仿佛陷入了“潘冬子”这个角色的桎梏当中,当初饰演的多成功,后来想打破就更难,甚至他坚持了多年想要打破都无法实现。

渐渐地,“潘冬子”成为了祝新运的禁忌,但凡有人对他提起,都能引起他的不良反应。

而顶着“小英雄”光环的祝新运,却娶普通人张玲亚为妻。

他与妻子张玲亚的相识也是在片场,只不过张玲亚并不是演员,而是一个临时的化妆师。

张玲亚刚见到祝新运和为他化妆的时候,忍不住对着他一顿夸,可夸来夸去也是离不开“潘冬子”这个角色。

当时,面对被夸的祝新运却全程紧绷着一张脸,想发作又不好发作。

事后,在其他工作人员的提醒之下,张玲亚才知道自己是触犯了祝新运的大忌。

再次接触到祝新运的时候,张玲亚诚恳地向他道歉,并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觉得祝新运人如其名,从小拥有好运,同样是为人一世,能够成为人们心中独一无二的“潘冬子”,而大多数人的人生是碌碌无为。

一直因为无法突破在观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潘冬子”而烦恼的他,听到张玲亚的一番劝解之后,突然觉得心里没有那么郁结了。

而张玲亚对祝新运的那一席话,让祝新运对她刮目相看,并且开始留意她平日里的言行举止。

相处一段时间之后,祝新运发现与张玲亚相处不累,纵使离过婚吃过感情的苦,生活的心态依然十分开朗向上,平日的交谈里也总是能够对他有所启发。

祝新运决定追求张玲亚的同时,也将相关的情况告诉了父母。

在面对祝新运的爱慕时,张玲亚有所迟疑,原因在于“女大三”,也在于她离过婚。

但对于祝新运乃至其父母来说,都觉得对方能否一起过一辈子,取决于那个人的性格和生活心态,而不是年龄的差距和离婚经历。

在父母的祝福之下,祝新运与张玲亚结婚了。

二人婚后的工作依旧不变,祝新运继续从事影视工作,张玲亚继续在剧组担任化妆师。

只不过,张玲亚在生下女儿之后,由于当时公婆年事已高无法帮忙照料,张玲亚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

做了爸爸之后,祝新运也渴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女儿,再加上多年从影生涯总是无法打破“潘冬子”这个角色所造成的桎梏时,祝新运开始考虑要转为幕后工作。

听到祝新运的打算时,张玲亚表示十分赞同,还建议他可以尝试做一名导演,自己已经成功塑造了一个角色的他,不妨以后用导演的身份塑造更多成功的角色。

被妻子那么一说,祝新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开始转战导演。

经过一段时间对导演知识的学习之后,祝新运向八一电影制片厂毛遂自荐了。

1993年,得知《弹道无痕》正在筹拍,但导演到底由谁担任还未确定的时候,祝新运主动表示自己想担任副导演的位置。

领导见到他诚意满满和信心满满,于是便批准了他的申请。

而由于他从12岁开始就已经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将近二十年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领导层愿意继续信任和栽培他。

于是,领导不仅让他成为副导演,还给他安排了一名实力与名气并存的总导演。

1994年,《弹道无痕》上映之后,引起全国轰动。

这部剧在当时更是拿奖拿到手软,既斩获了五一工程奖,也拿下了“金鸡奖”等多个显赫的大奖。

凭借着这部作品正式成为导演的祝新运,之后又与其他导演执导了许多作品,皆是取得不错的成绩。

2012年,由他执导的《太阳脸》上映,既取得业界的一片好评,在播出之后也取得不错的收视率。

祝新运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转为导演之后,又是稳扎稳打二十年,在六十岁退休时,已经享受正师级的待遇。

2021年,向建党百年献礼之上,祝新运献唱一首《红星照我去战斗》再一次引起轰动。

时隔多年之后,祝新运早已想明白,虽然一辈子都无法摆脱“潘冬子”的形象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确实遗憾;可如果不是成功饰演了“潘冬子”就无法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就没有了他之后继续深造和成为导演。

诚如他自己在时隔几十年再献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后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当你以为一条路走不下去的时候,转换一下思路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天地!

2 阅读:456

王哆娱

简介:头铁大角牛带你四处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