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罗京病逝十周年,康辉来到陵园扫墓祭奠,一张珍贵的留影

项链点缀脖颈 2024-12-06 18:03:26

2009年6月5日,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享年65岁。2019年6月5日是罗京病逝十周年的日子,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等人来到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给他扫墓,并代表央视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全体人员,向罗京敬献了花篮。

当所有祭奠活动结束时,康辉在罗京墓前拍下一张照片。那天,北京下起了濛濛细雨。照片中,康辉面露悲伤,他对这位老友充满思念。罗京曾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持人之一,他还担任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采编部播音组副组长,播音指导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罗京因为是《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持人获得广泛关注,他的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说来也巧,罗京读书时根本没想过以后从事电视主持工作。

罗京父母都是四川人,上世纪50年代来到北京。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父母对罗京要求并不高,而罗京读高中时更是直接选择了理科。罗京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按部就班地考上大学就可以了。

有意思的是,罗京最终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完全是一个意外。罗京读高中时,北京广播学院招生部来到他们学校招收优秀学生,有位同学想去参加考试,可他自己又不好意思一个人去,于是就让罗京陪他一起。

就在筛选过程中,招生老师看中了罗京清秀端庄的形象和清爽悦耳的嗓音,希望他能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对于这件事,罗京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自己的挑战是在即将到来的全国高考,所以以非常轻松的心态参加考试,结果意外地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

1983年,罗京在北京广播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即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联播》节目。罗京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6年,直到生病被迫离开,而他的主持风格也一直被后来者学习。

纵观罗京的主持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他的音质纯正、富有磁性、清晰明亮、控制自如,非常有感染力。另外,罗京的个人形象也很突出,他庄重儒雅,播音端庄持重、工作严谨认真、沉稳大气、儒雅内敛,是公认的“国脸”,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熟悉的李瑞英是罗京的大学同班同学,她与罗京在《新闻联播》一起搭档工作了26年。对于这位多年的好友,李瑞英无比佩服,尤其他的业务能力更是顶尖。李瑞英回忆老友时说:

“有一天稿子来得很多、很急,那也是罗京碰到的自认为有生以来最急、最难的一条稿子。稿子共有12页,复印得很不清楚,有的只打出了半个字,还有很多修改的痕迹。稿子递到罗京手上的时候,他已经在演播台上了,完全没有时间预览、熟悉,只能凭着经验读下来。作为搭档,我当时十分忐忑,整篇稿子长达17分钟,但他居然一个字都没有错,很顺畅地读了下来。罗京这些令人称奇的成绩背后体现的是他时刻待命的职业状态,是26年来近万个日夜从不懈怠的职业精神,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除了努力工作外,罗京爱好打篮球。大家熟悉的撒贝宁曾说:“让我很惊讶,因为在我印象中《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是很严肃的。他心态特好,沉稳,有他在场上我们就觉得有了主心骨。还有一次台里组织主持人和孩子们踢足球,我看到他踢球很积极。”

罗京这样的工作生活态度,也让康辉学到很多。据资料,康辉是1993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随即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因工作缘故,虽然刚开始两人不在一个部门,可康辉也多次跟罗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两人是亦师亦友。

康辉曾在自己书中也多次提到了罗京对他的指点,希望他能在工作之余学会自主学习,不单单只是钻研自己的播音技巧,还应该学习电视策划、撰稿、扛相机拍摄等。当工作几年后,罗京在一次交流中又给康辉提了自己关于新闻播音的经验。

罗京告诉康辉:“你要培养一种气度,培养一种气场,培养一种气派。”这些都是罗京工作多年的宝贵经验,让康辉受益很大。2008年8月31日晚的《新闻联播》,罗京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播音。

当罗京病逝后,康辉悲痛不已,他在接受采访时一度哽咽。康辉说:“虽然我知道罗老师住院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听到他去世的消息还是感觉非常突然,我希望罗老师去了另一个世界里,还会有快乐,还会有绽放新光彩的机会。希望罗京老师一路平安。”

罗京病逝后,骨灰葬在了北京万佛华侨陵园一个静谧的角落,这里草木环绕,十分宁静。值得一提的是,罗京墓地打扫的很干净,墓碑底座上则镶嵌着一支灰色话筒浮雕,这是在向世人默默展示着墓主人作为主持人不平凡的一生。

3 阅读:166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