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迈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新阶段——专访经济学家陈宪教授

全球影像 2025-01-03 23:24:33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 陈宪。

2024年8月,《深圳行业发展报告2023》正式发布,其中提到深圳在过去40多年的行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贸易-工业-技术发展”阶段到“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转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深刻阐述了这一转型,并展望了深圳未来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潜力。

陈宪指出,深圳的行业和经济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80年至21世纪初,是贸易、工业、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家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科技创新几乎没有,产业创新的含量也很低,导致深圳的“贸工技”模式遇到了“瓶颈”,难以支撑其更高水平的发展。然而,进入21世纪后,深圳开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了“产业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双重特色。

根据陈宪所在团队2023年发布的《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深圳稳居27座城市之首,显示出其在产业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他强调,华为、比亚迪、大疆和腾讯等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正是深圳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成功体现。

进入2024年,深圳正步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新阶段。陈教授提到,深圳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支持下编制的“颠覆性指数”排名中,位居中国城市榜首,表明其原创性、策源性的科技创新正在引领全国。2024年,深圳高校上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学者数量超过660人,较上一年增长了200多人,反映出科技创新人才在深圳的迅速集聚。

他进一步分析,深圳与其他城市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的传统路径不同,深圳通过企业自主产业创新反哺并支撑科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陈宪指出,深圳不仅拥有数量和质量领先的科技型企业,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的建设上,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人才、资本和服务要素的集聚,促进了深圳创新与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与优化。

与全球创新城市如旧金山相比,深圳依然大有可为。陈宪认为,尽管旧金山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深圳在产业创新积累的资金和人才已经开始反向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深圳产业创新所带来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而这正推动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展望2025年及未来,陈宪提出了深圳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几个关键方向:

一、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投入:深圳应进一步引进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优化布局,建立面向未来的大学和研究所。特别是在基础科学领域,深圳的大科学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继续推进大科学装置的规划建设。

二、强化金融支持体系:深圳应完善风险投资生态,增加创新金融工具的多样性,提升资本流动效率,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提升人文和服务吸引力:为了吸引并留住全球顶尖人才,深圳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在基础研究、硬科技领域的人才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紧缺人才。同时,深圳应鼓励全球年轻人才来深创业就业,打造全球人才中心。

四、构建国际化创新网络:深圳应构建以全球创新城市为合作节点的创新网络,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中心,叠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逐步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心。

陈宪教授的观点为深圳如何在全球创新舞台上占据领先地位提供了深刻的战略启示。随着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圳将继续向全球创新中心迈进,进一步释放其在创新经济中的巨大潜力。

0 阅读:0

全球影像

简介:提供社会、财经、突发、视频、图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