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性侵案再起波澜。
去年8月,以一己之力把中美文化差异拉到另一高度的强子哥,昨天又给中国网友贡献了办公室谈资。
昨天下午来自大洋彼岸的两段视频,将刘强东性侵案推向另一个反转高潮。
就在上午,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还推文,旗帜鲜明地抵制刘强东和京东,并“督促”刘强东向女大学生道歉。
而视频一出,舆论场各种言论粉墨登场。原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再次发扬“大嘴巴”精神,疾呼“如属婚外情,刘强东无需道歉”。
果然是英雄惺惺相惜。
不过相较于外人的义愤填膺或惺惺相惜,另一当事人奶茶妹迄今仍沉默不语。
不挺不黑不表态,只是默默地摘下了婚戒。昔日眼中放光的小女人,如今和朋友在香港逛展时脸上再无往日的神采。
奶茶妹的慢应对、冷处理令人心疼。同样遭背叛的郑秀文,就没有奶茶妹般淡定了。
许志安公开道歉不到24小时后,郑秀文发文表态原谅安仔。
不管是公关需要还是真心原谅,明面上郑秀文选择了和磕磕绊绊走过30年的许志安携手共进,尽管她写那篇公开信时可能字字锥心、句句泣血。
只是许志安的新闻发布会来得太快(从被曝视频到开发布会不足8小时),以致于部分瓜众甚至阴谋论其出轨是一场策划。
危机公关确实贵在快速,但并非越快越好。
视觉中国就吃过这亏。
4月11日,传言刚流出时,创始人柴继军火速在朋友圈辟谣:视觉中国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视觉中国官方微博也同步声明: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未经授权使用或存风险。
打脸也来得太快。
次日一大早,黑洞图片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视觉中国从未联系过对方,授权子虚乌有。
这脸被打得啪啪啪响。发生舆情时,最好先内部启动调查,排查漏洞,找出问题所在,再谨慎发声。
求生欲强、快速辟谣并不代表能有效灭火,甚至可能是火上浇油。后续共青团中央的公开喊话、天津网信办的连夜约谈就证明了这点。
但慢悠悠地面对危机,也会误事。
女奔驰车主哭诉维权案例中,奔驰中国傲慢也好、敏感度不高也罢,总之舆情发酵两天了,4月13日,第一份声明才姗姗来迟。这与女车主的语速快和舆情的快速发酵形成强烈的反差。
如果女车主维权的初期,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或许“金融服务费”这个黑洞不会被撕开,奔驰中国CEO也不用公开道歉了,百年品牌也不至于被全网围剿和嘲讽。
外资品牌在中国都是这德性,傲慢、自大、高高在上,就连奔驰的经销商都这嘴脸。
和女车主谈判的西安利之星总经理就深得外企真传,从语调到用词,完美演绎。可惜表演不足三分钟,被逻辑清晰、有备而来的女研究生完虐。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这句话,同样送给视觉中国和刘强东们。
因为,再强的公关,也经不起你们的作。
因为,再好兄弟情,也敌不过你的挥刀相向。
佐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