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谋国者不善于谋身,从武侯之前商周的比干、介子推至春秋的屈原、伍子胥到战国的吴子、白起以及秦汉的蒙恬、韩信以及三国之后的岳飞、袁宗焕,谁不是一等一的人物,智慧超群,能力超群。
但可惜难逃宿命,生前身后看,武侯诸葛亮应该算其中的佼佼者了,毕竟刘备曾经白帝托孤,其遗言: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上下几千年,恐怕无任何君臣如此相托吧,身后诸葛先生享受的官方和民间的尊崇和膜拜除了至圣先师和关二爷又有谁人比得?
但是老子是老子,儿子是儿子。老实说,诸葛瞻真的是草包,还不如赵括,赵括是真会打仗,诸葛瞻以逸待劳却连连失误,最后一败涂地。而且看历史就知道,诸葛瞻一直在给姜谁使绊子,跟本土派人物谯周等在朝中攻击姜维好战无功,于是姜维屯田避祸去了。当魏军打来时,他基本没起到什么作用。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无完人。诸葛亮的儿子和司马懿的儿子各有其特点和不足,不能简单地将诸葛瞻定义为“草包”,也不能将司马师和司马昭定义为“很厉害”。
首先,诸葛瞻在少年时曾表现出聪明才智和文学素养,这些在当时的蜀国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单纯看这一点的话诸葛瞻也未必很差。然而,他在成年后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他的军事才能确实有限。在绵竹之战中,他的刚愎自用和狂妄自大导致了他的失败和身首异处,这确实令人惋惜。
另一方面,司马懿的两位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历史上被称为有才干和有远见的人。他们均有着出色的政治头脑和军事才能,能够冷静沉着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在他们的领导下,魏国得以延续并扩大其影响力。
然而,将诸葛瞻与司马师、司马昭进行直接对比并不公平。诸葛瞻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蜀国的资源和影响力远小于魏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展空间。此外,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和才能。
总的来说,不能简单地将诸葛瞻定义为“草包”,也不能将司马师和司马昭定义为“很厉害”。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应从多方面考虑和分析。你说呢?
诸葛亮少年就跟着刘备,一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有多少时间生儿子带儿子,司马懿家族企业老年得志,前期一直混工龄,大把时间生儿子,带儿子
人家诸葛亮的儿子卫国死战,人家司马懿的儿子,当街杀死皇帝,当然是司马懿的儿子更有出息……
当爹的指洛水为誓转身就把人灭三族,当儿子的过犹不及放纵手下当街杀皇帝,老子怎样教出来的儿子就怎样
武侯去世时,诸葛瞻才8岁,不久武侯夫人也去世。蜀汉人才凋零,诸葛瞻虽聪明,惜无名师教导,唯以忠心报国,父子为国捐躯。
这只能说古代多生孩子还是有优势的 起码司马懿九个儿子 曹操二十五个儿子总会有一两个不错的而诸葛提前千年优生优育 结果孩子还不行
诸葛亮儿子草包么,诸葛亮死后,诸葛家能量就下滑了,诸葛瞻能在蒋琬费祎之后接任话事人,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么,看看庞统死后庞统儿子弟弟有话语权么,马谡死后马谡儿子有话语权么,费祎蒋琬之后他们儿子有话语权么,有几个儿子能接替父亲大权的,即使诸葛瞻可能有阿斗扶持,那也非常了不起了,权力承接下放容易回弹难
从司马懿的角度来讲,侧面反映了诸葛亮是个水货军师,或者诸葛亮压根就和司马氏是一路的,世家相互勾结这种事太普遍
有怎样的老爸就有怎样的儿子,家庭教育出来的结果,诸葛家重气节,司马家重权谋,后人会更尊重诸葛瞻父子而不是谋杀曹髦篡位的司马昭
诸葛亮被严重高估,司马懿被严重低估
很简单,因为诸葛没有野心,只有愚忠,反观司马就不同,历史上愚忠的,基本上没有谁是有好下场的。但是有野心的,总有一两个成就了巅峰[得瑟]
在不转弯就要改写历史了,继续鼓吹偶像条件不容许啊
老子和大哥都是绝世高手,又倾囊相授,司马昭后期水平已经超过父兄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写出这种草包的文章
有没有诸葛亮这个人都成问题
我是我的。不了那杯。
鲜花是不能生出草包的,只有草包才能生出草包。
过于揽权的后果,诸葛亮后蜀国无能臣,家中无强儿。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写出这种草包文章,还是因为你就是草包
确实,这个跟子嗣数量有关系,儿子多总会出几个牛逼的
不奇怪 曹操的儿子也比刘备的儿子厉害
诸葛亮的儿子没有实践啊!司马师和司马昭经常跟着司马懿从军,打仗这东西不是靠理论就行的
可惜诸葛乔早死。诸葛瞻是诸葛亮晚年得子,又未能好好调教。他的环境决定了他的下场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一代枭雄但后代一个比一个草包,既生瑜何生亮,三人的时代错开谁都能统一天下。
司马家族是历史罪人!
志向不同,一个是辅佐君王,一个是志在抢天下。当然不能比。
没有司马懿 ,司马昭在厉害同样也是没用 ,在说要不是诸葛亮死的早 ,他儿子的全程自然就不一样。
因为一个吹牛逼,一个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