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汪精卫的儿子回国祭拜,看见父母跪像后,含泪说出9个字

岁月浅酌绘心绮 2025-03-24 16:07:35

2005年,汪精卫的儿子回国祭拜父母,站在父母的跪像前,他突然泪如雨下,含泪说出了9个字。这9个字,简短却透露出深沉的情感,背后藏着怎样的心酸与无奈?汪精卫和陈碧君作为汪精卫的儿子,他面对父母的历史定位,一直有着怎样的纠结与挣扎?这份情感,究竟是对父母的爱,还是对历史的无声抗议?汪精卫的一生,在儿子的眼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想知道那9个字的真正含义?继续往下看,真相令人动容。叛国投敌,殃及子孙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在了日本,他死前的唯一遗愿就是可以回国安葬。他的妻子陈璧君将他的尸体带回国内,并想要为其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可由于“卖国贼”的名号实在太响,即便是陈璧君花重金雇人,依然没有几个人愿意前来参加葬礼。这场闹剧结束后,陈璧君厚颜无耻地将汪精卫安葬在南京梅花山上。南京梅花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正是坐落于此。但是背叛祖国和革命的汪精卫,有何脸面与孙中山先生葬于一处!陈璧君自知与汪精卫作恶多端,为了防止有人日后将汪精卫挖出来鞭尸,她用了足足五吨碎钢,混合着混凝土,为汪精卫的墓室浇筑了一个坚固厚重的“龟壳”。可是国仇家恨又岂能如她所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身为大汉奸的陈璧君迅速落网。国民党法院最终判处陈璧君无期徒刑,而汪精卫同样没能逃脱他应有的制裁。在南京市民的请愿与声讨下,国民政府决定扒除汪精卫在梅花山的坟墓。国民政府总司令何应钦奉命运来一百多公斤的炸药,这才将汪精卫的坟墓里的“龟壳”炸开。随后卫兵将汪精卫的尸体拉去火葬,骨灰随意地抛洒在路边的水坑里。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汪精卫,最终在死后遭到了挫骨扬灰的报应。他的妻子陈璧君也没好到哪去,全国解放后,陈璧君被关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她在一次次提审时大吵大闹,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投敌叛国的罪恶行径,最终在1959年病死在监狱中。而陈璧君死的时候,她的子女并没有陪在身边,最终落得了孤独病死的下场。汪精卫和陈璧君一共有六个子女,除了刚出生不久就夭折的那个,其余的五个孩子直到陈璧君病死都没来看过她。这是因为汪精卫夫妇的卖国行为不仅让他们自身饱受唾弃,就连他们的子女也因此受到了各种影响。汪文惺(左)长子汪文婴在汪精卫去世后,因怕受到惩处逃到了美国。在世期间从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更不敢回到祖国,就这样隐姓埋名地度过了一生。长女汪文惺没有跟随父母投降日本,而是一直从事着抗日活动,因此在抗战胜利后并未受到牵连。但她却在晚年移居到了美国,替父亲汪精卫写书洗白。次女汪文彬十分凄惨,由于汪精卫的罪行,她被歹徒绑架受尽了折磨。被大哥汪文婴解救后,只身一人到印度尼西亚当起了修女,再没有回国。小女汪文恂在汪精卫夫妇身边长大,一直替汪伪政府处理文稿工作,因此深深被投降思想所洗脑。在抗战胜利后,执迷不悟的汪文恂逃离大陆,一直妄图洗白父母的罪行。最小的儿子汪文悌同样在汪精卫夫妇身边长大,在抗战胜利时才17岁,因此并没有成为汪精卫夫妇叛国的帮凶。但他还是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判处了一年半的有期徒刑。出狱之后,汪文悌正确认识到父母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很少提起父母,从不为他们进行任何辩解。可毕竟,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汪文悌时常想回到祖国祭拜汪精卫夫妇。2005年,77岁的汪文悌终于决定来到南京祭拜父母。汪精卫的坟墓被扒除后,国民政府曾在原址建起了一座名为“观梅轩”的小亭子。汪文悌来到此处,却看到了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让汪精卫夫妇向孙中山先生及全国人民谢罪,南京民众自发在这里浇筑的汪精卫夫妇的跪像。他的心中百味杂陈: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没齿难忘,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犯下的罪行却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汪文悌,他的父母是可耻的汉奸走狗。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加上自身这些年所受到的牵连,汪文悌说出了:“既然做错了,就该受罚”这样的话。相较贪生怕死、拒不认罪的汪精卫夫妇,敢于直面历史、承认父母犯下的罪行的汪文悌要比他们有骨气得多。而汪精卫在年轻时,曾经也是名满天下的革命英雄,深受民众的追崇。他是如何从有志青年沦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呢?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原名汪兆铭,出生于广东三水,家境较为殷实。在他十三四岁时,他的父母相继见背,导致他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下逐渐养成了懦弱自卑,犹豫不决的性格。长大后他到日本留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追随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为了表明自己革命的决心,他为自己取名汪精卫,有“精忠报国”之意。汪精卫的文笔十分犀利尖锐,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进行“笔战”时可平分秋色,因此深受孙中山赏识。他犀利的文笔和外貌在当时让无数少女为之倾心,陈璧君也是其中之一。为了追求汪精卫,陈璧君加入了同盟会,跟随着汪精卫参加革命活动。此时同盟会已经发动了八次起义,但都被血腥镇压。梁启超便在《新民丛报》上讽刺同盟会领袖们自己躲在安全的国外,却唆使那么多年轻革命者在国内冒死革命。这一言论深深刺激到了年轻气盛的汪精卫,这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点。他决定铤而走险,亲自刺杀大清朝摄政王载沣,以此重振革命派的士气。陈璧君被其精神所打动,又担忧心上人的人身安全,也加入到了刺杀行列中。1910年4月2日晚,汪精卫与陈璧君及同伴将炸药埋在了载沣第二天上朝的必经之路,不料却被一个车夫发现并报案,汪精卫等人的刺杀计划因此彻底失败。次日,汪精卫等人就被逮捕了,陈璧君侥幸成功逃走。此时的汪精卫大有为革命献身的心理,入狱后还写下了著名的绝命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倘若汪精卫真的因此而献身革命,他势必会青史留名,成为人民尊敬的革命先驱。可清廷顾及到汪精卫等人在革命党中的名气,担心杀掉他们会引起更激烈的革命运动,于是就将汪精卫等人长期监禁。在长期监禁生活中,汪精卫的意志被逐渐蚕食,为他日后的倒戈埋下了伏笔。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汪精卫被革命派中手握大权的袁世凯所营救出狱。袁世凯出狱后的汪精卫由于他先前的刺杀行为,收获了当时舆论的极大赞誉,地位飞升。这是他在过去从未想过的,他逐渐迷失在了鲜花与掌声中,变成追逐权名之徒。汪精卫与袁世凯结为至交,暗中帮助袁世凯取代孙中山的领袖地位。而与他一同进行刺杀任务的陈璧君,也在此时向他表明了心意,两人就此结为了夫妇。陈璧君十分强势,而汪精卫生性软弱,在婚后往往大事由陈璧君做主,汪精卫多会遵从她的意愿。此时汪精卫虽贪图名利,但依然没有过多地展露出他的野心,随着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汪精卫的獠牙逐渐展露了出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由于当时汪精卫有着极高的名望,广州国民政府推举汪精卫为国民政府主席。而此时的蒋介石才刚刚崭露头角,地位远低于汪精卫,便拿出金兰谱想与汪精卫结拜,并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赞美汪精卫的信。汪精卫对蒋介石的恭维十分受用,在回信中称呼他为“介弟”,可陈璧君却十分讨厌蒋介石。因此,怕老婆的汪精卫只得将回信撕了重写,但即便如此,两个野心勃勃的人还是组成了“联盟”。1927年,北伐战争在国共合作下取得了胜利,而蒋介石却悍然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与蒋介石同流合污的汪精卫也在7月15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两人联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犯下了种种罪行。此时的汪精卫虽然在资历和名气上都远超蒋介石,但蒋介石靠着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大肆培养了雄厚的个人势力。因此,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靠着手握军权的优势,轻松击败了汪精卫,一跃成为了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者。心高气傲的汪精卫怎肯屈居蒋介石之下,在妻子陈璧君的挑唆之下,汪精卫联合军阀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共同反蒋。但汪精卫在政治能力上和蒋介石的差距太大,空有名望而不懂得培养自己的势力。加上反蒋联盟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军阀各怀鬼胎并不团结,最终以失败告终。1931年9月8日,日军侵占中国东三省。九一八事变后,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汪蒋两人重新联合。但汪精卫由于之前与蒋介石政斗失败,因此在各种方面都低蒋介石一头。蒋介石取代了汪精卫的领袖地位,宋美龄自然也取代了陈璧君的第一夫人地位,这让陈璧君十分嫉恨。丧心病狂的她为了争权,竟然想到了与日本人合作以此打压蒋氏的愚蠢做法,也最终将无辜的民众推向火坑。投敌叛国,遭遇刺杀抗战初期,汪精卫此时虽然不满蒋介石取代了他的地位,经常背地里散步消极抗战的言论,但对日本仍采取“军事上抵抗,外交上交涉”的政策。然而陈璧君却铁了心的要依靠日本人的力量往上爬,即便他们屠戮的都是中国同胞。在陈璧君大肆拉拢国民党人、私下勾结日本人谈判的行为下,汪精卫的军事抵抗政策开始动摇。1932年,汪精卫抵抗日军进攻上海失败,而蒋介石此时正忙着对共产党人进行“围剿”,这让汪精卫产生了消极抗日的倾向,并最终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全国各地抗战的频频失利让软弱的汪精卫觉得日本不可战胜,又加上陈璧君不断挑唆,致使他竟产生了亲日情绪。面对侵略者不采取奋起抵抗,而是企图用摇尾乞怜的方式求得苟且偷生,实为大谬!由于蒋,汪政府的消极抗战、媚外亲日行为,导致东北华北地区相继沦陷,这激起了爱国人士的愤恨。民间义士孙凤鸣为了救国救民,决心对蒋介石展开刺杀行动。刺杀计划安排在1935年11月1日。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了四届六中全会,此时身为行政院长的汪精卫负责主持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台下的记者纷纷凑上前来为其拍照,挤着往前寻找最好的拍照角度。蒋介石见各派系错综复杂,又心烦于合照秩序混乱,临时决定不参加拍照,提前离开了。伪装成记者的孙凤鸣遍寻蒋介石无果,抬眼便看见了正中间的汪精卫。找不到蒋介石,杀了这个卖国贼也是赚的。于是,趁汪精卫等人转身离去之际,孙凤鸣从口袋中掏出左轮手枪追了上去。“严惩卖国贼!”孙凤鸣一边高喊,一边对准汪精卫的背影扣动了扳机。第一枪就命中了汪精卫的“后心”位置,随后孙凤鸣又连开两枪,打中了汪精卫的胳膊和脸颊。义士孙凤鸣随后被赶来的保镖射中胸口昏迷,现场乱作一团。中枪的汪精卫瘫倒在地,对死亡十分恐惧的他竟害怕地哭了起来。还是在陈璧君呵斥之下,才强撑着对蒋介石等人说了几句像样的“遗言”。遗憾的是,由于孙凤鸣采用的子弹弹头威力较小,并没有对汪精卫造成致命伤害。汪精卫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成功取出了两枚子弹,但命中“后心”的那一发子弹嵌入了他的脊椎无法取出。这颗子弹虽然没有让汪精卫一命呜呼,但也让他日夜饱受疼痛折磨。可汪精卫并没有因为这次刺杀而迷途知返,他的亲日思想愈发严重。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国军在正面战场上频频失利,重要城市相继沦陷。整个中国一时间陷入了迷茫悲观的气氛中。许多立场不坚定的人萌生了亡国论以及与日和谈的想法。而汪精卫更是在对英国记者谈话中公然表示:“如日本提出议和条件,不妨碍中国国家之生存,吾人可接受之。”汪精卫的投降言论引起国内一片哗然,就连英国大使对汪精卫的发言都“甚为惊异”。身为国民党副总裁,辛亥革命的元老级人物,在国难当头之际说出这种话语。无疑将自己怯懦软弱,对侵略者摇尾乞怜的奴才模样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汪精卫还厚颜无耻地将这称之为“曲线救国”。1938年11月12日,汪精卫派代表与日方在上海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这一卖国条约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合法性,日本获得了在中国内自由交易、优先开发资源的权利,严重损害国家独立自主的权益。事后,汪精卫潜逃到越南,并在1938年12月29日向蒋介石发出一封震惊国内外的电报,也就是著名的《艳电》。汪精卫将日寇侵占我国领土的行径美化为“租借”,为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涂脂抹粉。这是汪精卫撕破伪装,彻底沦为汉奸的象征。然而妥协苟安永远不能换来和平,只能让侵略者得寸进尺。汪精卫的投降言论并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遭到了国共两党的一致抵制。此时日本侵略者虽然占据了我国的半壁江山,但在国共两党及全国人民的奋起反抗下陷入了持久作战。而资源不足、人力不足的日本在持久战之中是必定失败的。日军同样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便用权利和金钱作为诱饵,拉拢如汪精卫这样的汉奸为其助战。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日军的支持下,在南京成立了汪伪政府。汪精卫通过媒体大肆宣传卖国思想,对日占区的青少年进行奴化思想教育,培养了大批伪军阻挠抗日革命力量。这些伪军虽然战斗力低下,但在抗日战争期间达到了八十余万人的规模,实在令人痛心!他还拉拢那些被俘或不受重视的国军将领,利用他们的恐惧和欲望,诱骗他们倒戈成为汉奸走狗。而日军对重庆展开的“政略轰炸”和“疲劳轰炸”,同样是汪精卫所提出的。“政略轰炸”就是对政治,经济,产业中枢机关进行轰炸,“疲劳轰炸”就是趁居民入睡的傍晚至午夜时间展开空袭。重庆大轰炸至少造成了1万以上的平民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著名轰炸惨案。于是,自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以后,包括国民党军统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汪精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杀行动。虽然这些刺杀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但好在汪精卫很快就迎来了他的报应。1943年,先前留在汪精卫体内那颗弹头上的铅毒随着时间慢慢渗入了他的脊椎骨髓中,最终诱发了脊髓病变。这让汪精卫生不如死,不得不做手术将弹头取出,而他也因为这场手术险些瘫痪。此时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日本身陷中国战场泥潭,在太平洋战场也频频失利。日本战败已成为时间问题,这让附庸于日军的汪精卫十分提心吊胆,为了保命赶忙逃往了日本苟延残喘。自从将弹头取出后,汪精卫的身体就诱发了一系列感染,身体越来也虚弱。为了能延续自己的生命,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接受了手术治疗,但这场手术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1944年11月,大汉奸汪精卫死在了异国他乡,走完了他高开低走、不甚光彩的一生。汪精卫死后,陈璧君依照他的遗嘱,回到了国内将其安葬。陈璧君此人的人品极差,在汪精卫活着的时候经常打骂他的手下,引起了汪伪政府中许多人的不满。汪精卫死后,陈璧君迅速失去了她的地位,被汪伪政府的二号汉奸陈公博等人所排挤。汪伪政府的人本就是一群只为名利的无耻之徒,连自己的祖国都可以背叛,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念及旧情呢?在汪伪政府待不下去的陈璧君只得灰溜溜地逃到了广州。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内严惩汉奸叛徒的呼声中,陈璧君被军统迅速逮捕,在1945年12月以“汉奸罪”的罪名将其关押。面对审判,陈璧君恬不知耻地声称汪精卫与她是为了救国救民,忍辱负重在敌人身边为百姓求福祉,不但无罪还有功劳。但律法会做出正确的抉择,最终陈璧君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在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关押。1949年4月,我军解放苏州后,将陈璧君解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她始终不愿承认犯下的罪行,于1959年6月17日病死在了监狱之中。汪精卫夫妇的卖国行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残害无数革命志士,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们自私自利的行为也让自己的子女备受牵连,始终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无法抬头做人。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做人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去损害国家的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坚定,背叛祖国和人民,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对于汪精卫夫妻卖国求荣的行为及小儿子拜祭时说的话,各位读者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