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4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繁华落尽啊 2025-01-19 17:09:39

【前言】

韩信,这名字在咱中国人心里那可是响当当的。他是西汉建国初期有名的军事家,帮着刘邦把汉朝给建立起来了,功劳那是相当大。可让人惋惜的是,他最后竟然在朝堂上丢了性命,着实是命运悲惨啊。

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功过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痕迹。那功成名就之后的韩信,究竟遭遇了何种纷争,面临了怎样的抉择呢?他又为何会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呢?这段历史到现在依旧存在诸多争议,也给后人带来了极为深刻的警醒。

【一、韩信的奋起历程:从落魄到拜将】

韩信年轻时家里穷得叮当响,只得四处蹭饭才能勉强活下去。他心高气傲,不甘心就这么过下去,暗暗使劲儿,盼着能凭自己的努力让命运来个大转弯。有一天,韩信在大街上被一个屠户给羞辱了,被逼着从人家胯下钻过去。那屠户手里还拿着把大刀,放狠话说要砍掉韩信的脑袋。这一段受辱的经历,成了韩信这辈子的污点,可也让他下定了要改变命运的决心。

韩信打小就心怀仕途志向,在参加县试的时候,那是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崭露头角,然而遗憾的是,最终还是在第三轮选拔中落榜了。韩信压根儿没法接受这失败的结局,他冲着天空起誓道:“我非得混出个名堂来,让那些瞧不上我的人都服气!”打那以后,韩信便开启了自己追逐理想的征程。

他投身军旅加入项羽麾下,满心期望能在沙场上尽显自己的过人才能。然而,他的诸多建议都被项羽毫不留情地搁置一旁,项羽仅仅把他当作一个普通小兵,完全不给他任何发挥才能的契机。韩信屡次进言献策,却都被项羽恼怒地加以拒绝。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韩信心中深感失落。

后来,韩信来到了刘邦的麾下。那时,刘邦刚被封为汉王,正领着军队向巴蜀之地行进。一路上,山高路远,还有那接连不断的蜀道挡着,军队的士气极为低落。士兵们个个满脸疲惫,都在纷纷说着要逃跑的事儿。就连韩信,也有了逃走的想法。

这会儿,刘邦的幕僚长萧何发现了韩信的行踪。萧何那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就认定韩信绝非等闲之辈。他赶忙上前跟韩信交谈,对韩信的才能和志向赞不绝口,还说只要韩信肯留下,肯定能够大显身手,成就一番事业。萧何使尽了各种办法,软的硬的都用上了,总算把韩信给劝留下了。

萧何使劲儿向刘邦举荐韩信,说韩信肯定能立下大功劳。刘邦也明白自己当下特别需要人才,这才打定主意启用韩信。跟韩信深入交谈之后,刘邦夸赞他有长远的眼光,紧接着就正式让韩信当上了上将军,打这儿起,韩信踏上了成为汉朝开国名将的道路。

【二、楚汉争霸,韩信立下汗马功劳】

楚汉之间的大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韩信向刘邦保证,一定会让他当上王,坐上皇帝的宝座。他精心谋划,打仗特别有一套,给汉王立下了大大的功劳。

他接连扫平三秦、战胜赵国,让汉王的实力得到极大提升。特别是在彭城之战时,韩信依据地形设下埋伏,领着两万敢死队员突袭楚军营地。彭城的夜晚狂风大作,楚军毫无察觉,顿时乱作一团。韩信瞅准时机,指挥中军冲进楚军核心地带,楚军虽然人多,可还没站稳脚跟,竟然就全线崩溃了。

这一仗打完,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各路诸侯纷纷前来归降,对汉王表示支持。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万分,当即就封韩信为左丞相,并命他带领军队攻打齐国。韩信又一次施展他的智慧谋略,派孙臏带领士兵渡过河去,暗中设下埋伏。齐军不小心着了道,中了计,汉军一下子就攻占了齐国的国都临淄。

这般接二连三地取胜,使得刘邦信心满满。最终,在垓下一役中,刘邦调集四十万大军,把项羽困于垓下,经过长达四十七天的激烈战斗。韩信在战场上奋勇当先,一马当先,多次成功化解楚军的反攻。项羽军队粮草耗尽,汉军最终赢得胜利。天下就此实现统一,汉王刘邦正式创立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稳固的封建王朝。

在这关乎天下归属的战争里,韩信那可是功劳卓著啊!要是没他的军事谋略以及英勇无畏的作战表现,刘邦想取得最终的胜利,那可太难了。韩信对刘邦成就帝业的贡献极大,然而刘邦这人呐,得了好处就翻脸,实在是忘恩负义。也正是这场无比辉煌的胜利,使得刘邦对韩信越发猜疑,最终致使韩信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三、汉朝建立后,刘邦猜忌韩信】

汉王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对功绩卓著、权势过大的韩信起了猜疑之心。韩信手握三十万重兵,并且颇得民众的拥护。刘邦害怕韩信会如同自己昔日推翻西楚霸王项羽那般,将他的统治也给颠覆了。

他先是对韩信的势力加以削弱,把身为左丞相的韩信从重要职位上调走,仅仅赐予他一个郡王的封号。韩信心中颇为不满,对部下言道:“大王何须如此忧虑,我韩信绝无反叛之意。我只盼着能功成之后隐退,回到家乡去。”其后,刘邦更是径直夺走韩信的兵权,仅封他为有名无实的淮阴侯,将他软禁于长安。

韩信遭此对待,心里那是又痛苦又恼怒。他跟亲信发牢骚道:“我往昔为国家效力,功劳着实不少。哪能想到明君竟这般不讲恩情、没点儿道义,还心怀鬼胎呢!”韩信的亲信劝他别再去招惹刘邦,可韩信性子直,话里满是对刘邦的轻视和不满。这些话没多会儿就被刘邦知晓了,这使得刘邦愈发觉得韩信有背叛之意。

后来,有奸人趁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为此大发雷霆。吕后觉得时机已到,便在长乐宫布下了一个缜密的陷阱,打算一次性除掉韩信这个让她极为忧心的大麻烦。

【四、萧何杀韩信后,被后人诟病】

萧何领命去哄骗韩信进宫,他跟韩信讲天子有要紧事要商量,让韩信赶紧来见驾。韩信对萧何十分信任,没作任何防备就去了。谁知刚进宫门,就被埋伏的兵士给捉住了,只能任人摆布。最终,韩信在钟室里被萧何亲手给杀了。

萧何将韩信斩杀后,面不改色地言道:“为国家铲除奸佞。”他看上去对亲手杀死曾经的战友丝毫没有愧疚之感,满心只想着如何取悦君王,以求得恩宠与信任。他替刘邦消除了一个极大的心头之患,心底不禁暗暗窃喜。

然而他怎会知晓,他那冷酷无情的行径遭后人唾弃。后来的人对此深感痛心疾首。在他们看来,韩信一心为国,为建立汉朝立下了卓著功勋。可刘邦和萧何却这般恩将仇报,着实让人恶心。所谓的“为国除奸”,不过是萧何的托词罢了,他全然不顾人情道义,一味地去迎合君王,实在是可恨至极。

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没曾想转眼间就变成了重大的政治隐患,必须得除掉。刘邦与萧何的行径,着实让人感到胆寒。就像韩信的悲惨结局,功劳太大、威望过高,往往难以避开灾祸。可悲的是,萧何未能领悟人世的真正道理,竟然沦为刘邦手中毫无仁慈之心的杀人工具。

【结语】

韩信的一生充满波折,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他的悲剧彰显出汉朝初年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也让人们意识到功高盖主存在的巨大风险。当功成名就之时,必须保持警惕,谨慎处理君王的猜疑,这样才有可能得以保全自身。韩信的死给后人带来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不过,他那灿烂辉煌的一生,仍然值得人们去铭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萧何这类为了权力而沦为工具的悲剧进行审视。也许,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