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逝水流年平凡人 2025-02-07 01:31:30

当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新一轮较量的大幕。

尽管这一举措早有预兆,但特朗普可能没想到的是,他的传统盟友们并没有立即站队,而中国的部分“铁杆”朋友也仍在观望。

更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中国的,居然是来自东盟的马来西亚。

全球主要国家的反应

关于站队的事,现在对中国来说比较重要的几个国家情况如下:

目前,对中国而言,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国家基本都保持谨慎:

俄罗斯:普京正处于关键的停战决策期,关注点集中在欧洲,暂时不会主动卷入中美对抗。

伊朗:正遭受特朗普的“极限施压”,面对美国可能“全面接管加沙”的威胁,伊朗自身难保,甚至连沙特也陷入迷茫。

印度:莫迪仍在左右权衡,试图找到一个既不完全倒向美国、又能保持独立性的“骑墙”空间。他计划在2月份访美,届时能否保持独立立场仍是未知数。

日本:石破茂对特朗普态度谨慎,显然不愿意步尹锡悦的后尘,成为下一个被美方利用的棋子。

韩国:在尹锡悦的外交政策仍存争议的情况下,特朗普短期内无法依靠韩国来为其贸易战助力。

可以看出,这些国家都在观望,没人愿意贸然站队。然而,马来西亚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马来西亚率先站出来力挺中国

近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明确表态:“我们不会等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发酵,而是会采取积极的措施。”他还特意点名中国,强调要与中国深化贸易合作。

这番表态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安瓦尔的立场无疑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也给了金砖国家一个鲜明的信号——与中国合作是更现实、更有前景的选择。

事实上,马来西亚刚刚在2025年1月1日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在这件事上,中国给予了重要支持。有评论认为,安瓦尔此时力挺中国,是“知恩图报”,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早已洞察局势发展方向。

安瓦尔看透的三个关键点

1.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未来走向

近年来,菲律宾在美国的影响下不断向中国施压,试图借助美军强化自身在南海的存在感。然而,这种对抗性策略并未带来实质性收益,反而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安瓦尔很可能已经意识到,菲律宾若继续选边站队美国,未来可能会面临不利后果。

2. 东盟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马来西亚深知东盟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经济支持。当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马之间的经贸关系更是高度互补。相比之下,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在东盟内部已相对势微。

3. 美国的承诺难以兑现

安瓦尔深知,美国过去几年在全球范围内频繁“画饼”,但很多承诺最终都无法兑现。从对盟友的“收割”到经济利益的倾斜,美国的“承诺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一个更稳定、可持续的经济伙伴无疑是更理性的决定。

中国多方反制,美方或将继续升级

面对特朗普的贸易战攻势,中国并未被动挨打,而是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组合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产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等。同时,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强化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

相比之下,特朗普依然嘴硬,面对媒体提问时,仅表示“没关系”,但不排除美方可能进一步升级贸易战。对此,中国显然已经有所准备,未来的博弈仍将持续。

结语:谁能真正看清局势?

从当前局势来看,中美贸易战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较量,更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洗牌。中国并不寻求搞“对抗性小圈子”,但真正看透局势的国家,自然会站在更具长期利益的一方。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国家跟随马来西亚的步伐?美国是否还会进一步加码?这场博弈的走向,将继续牵动全球经济版图。

0 阅读:25

逝水流年平凡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