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之前几乎所有的成都老百姓鼻子和耳朵都是残缺的?

夜色独舞影 2025-01-04 14:18:01

为什么成都街头,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鼻子和耳朵都是残缺的?

当时很多人为了遮丑和防止说话漏气,只好用木头做个假鼻子和假耳朵戴上。这事还要从唐朝的南方边患说起。自古中原王朝的边防压力大多来自北方,对南方则是压着打。而唐朝却是唯一一个被南方小国的军事压力压垮的大一统王朝。

《新唐书》作者北宋史学家宋祁就曾经下过结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此处的桂林指的是桂林边防军哗变,史称“庞勋起义”。

庞勋起义爆发时,唐朝和南诏国早已经打了上百年战争,唐朝一直无法搞定这个南方小国。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两次出兵征讨南诏,结果两次都几乎全军覆没,损兵折将十几万。这十几万精锐都是对唐朝忠心耿耿的陕西关中军和四川剑南军。

唐玄宗二征南诏失败后,安禄山很快就反了。无兵可用的唐朝只好从西北调兵平叛。战争初期唐军参战兵力15万,安禄山兵力则有20万。假如当初那十几万唐军精锐没有在南诏战死,唐军完全可以利用绝对优势兵力来迅速平定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也就不会那么早结束了。

安史之乱100多年后的唐懿宗时期,南诏国又攻占了今天的广西南宁和越南河内等地,并大量屠杀交趾汉人,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为后来越南脱离中国埋下了伏笔。

唐懿宗为了加强南方边防,只好四处抓壮丁去广西戍边。其中一批从徐州附近强征的壮丁在出发前,唐军将领许诺给他们只要戍边满三年就可以回家。结果等这些壮丁在桂林戍边满6年之后,兵力紧缺的唐军将领仍然不放他们回家,由此引发兵变。

800名桂林守军一路冲杀,沿途吸收各地起义军,转战近2000公里,打回了徐州老家附近。紧接着几个月之内反唐人数爆增到了20万人。唐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这场起义。

庞勋起义为黄巢起义奠定了基础,堪称黄巢起义的序幕。庞勋战死之后,他的部将们隐匿在各地,十几年后这些人又成了黄巢起义的领袖,而黄巢起义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因此北宋史学家才会说“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成都街头老百姓鼻子和耳朵普遍残缺的景象,就是南诏国入侵造成的。南诏国攻破成都外城后割掉了几乎所有老百姓的耳朵和鼻子。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与唐朝的文化冲突。在南诏人看来:耳朵非常重要,是亡者接受后人祭祀的媒介。人死后尸体可以没有,但一定要保存耳朵用来祭祀。而唐军却有割敌人耳朵统计军功的习惯,在与南诏的战争中,唐军割了大量阵亡南诏士兵的耳朵。这种行为让南诏人无法忍受,出于报复心理,他们在攻破成都外城后就割了外城几乎所有老百姓的耳朵和鼻子。

以至于当时成都流行一句俗语叫做:“西戎尚可,南蛮残我”西戎指的是吐蕃,而南蛮指的则是南诏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