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于3月25日签署了一项极具争议的行政命令,要求所有在联邦选举中登记投票的选民必须提供公民身份证明文件,否则将被剥夺投票资格。值得注意的是,出生证明不属于公民身份证明文件,这可能和特朗普前段时间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终结“出生公民权”有关。该命令还规定,各州不得统计选举日后收到的邮寄选票,否则可能面临减少联邦资金预算的危险。白宫宣称此举是为了“防止外国人干预美国选举”,但批评者认为,这可能导致数百万合法选民失去投票权,并引发一场关于选举权、联邦权力与州权的宪政危机。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美国大多数州选举的时候是这样的,要求选民在登记时宣誓自己是美国公民,虚假宣誓则构成重罪,并未强制要求提供书面证明。特朗普的新命令彻底改变了这一规则,要求选民必须提交公民身份证明文件,否则无法登记。这一政策与共和党长期推动的《保障美国选民资格法案》目标一致,特朗普此次选择以行政令方式强行推进,试图绕过国会立法障碍。
然而,这一政策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约9%的美国合格选民(约2130万人)没有“随时可用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低收入群体、少数族裔和已婚女性(因姓名变更问题)可能首当其冲。布伦南司法中心的投票权项目主任肖恩·莫拉莱斯-多伊尔直言:“这项行政命令在法律和宪法上都是非法的。”
特朗普的命令还试图终结“邮戳有效”的邮寄选票规则,要求所有选票必须在选举日当天或之前送达,否则作废。目前,全美18个州及华盛顿特区允许邮戳日期在选举日前的选票在之后几天内送达并计票。加州的计票更是以漫长著称,其选举结果往往需要数周才能最终确定。
加州民主党参议员亚历克斯·帕迪利亚抨击该命令“非法且违宪”,并警告它将“剥夺数百万选民的投票权”。但共和党人坚称,迟到的选票会增加选举舞弊风险。佐治亚州州务卿布拉德·拉芬斯伯格则对命令表示支持,称其为“选举诚信改革的重要一步”。
美国宪法规定,选举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主要由各州决定,联邦政府仅得有限干预。特朗普的命令试图通过联邦资金威胁迫使各州服从,但法律专家普遍质疑其合宪性。洛约拉法学院宪法学者贾斯汀·莱维特指出:“总统几乎没有权力干预联邦选举,这是宪法设计的初衷。”
民主党州已迅速表态将发起诉讼。科罗拉多州州务卿杰娜·格里斯沃尔德称该命令“非法”,并誓言挑战。著名选举律师马克·埃利亚更是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宣战:“我们将会起诉。”如果法院最终裁定特朗普越权,这场行政令可能沦为一场政治表演,而非实质性政策变革。
特朗普长期宣称美国选举存在“大规模舞弊”,尤其是在2020年败选后,他多次指责非公民投票和邮寄选票问题。然而,多项研究显示,非公民投票在美国极为罕见。路透社指出,司法部近年起诉的此类案例屈指可数。布鲁金斯学会2024年的一项分析甚至发现,过去20年全美仅有数十起非公民投票案件,远不足以影响任何重大选举结果。但是只要发现一起,都是落人口实的。
尽管如此,共和党仍将选举安全作为核心议题。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的汉斯·冯·斯帕科夫斯基称赞特朗普的命令“终于让联邦机构协助各州清理选民名单”。但批评者认为,此举的真正目的是压制倾向民主党的选民群体,如少数族裔和年轻选民。
然而,该命令的法律前景并不乐观。联邦法院此前已多次驳回类似尝试,例如2013年最高法院在“亚利桑那州诉跨党派选举委员会案”中裁定,亚利桑那州不能单方面要求联邦选民登记表附加公民身份证明,此次行政令很可能遭遇相同命运。
特朗普的行政令表面上是为“终结选举舞弊”,实则是一场政治权力的博弈。它反映了美国政治极化的加剧——共和党试图通过收紧选举规则巩固优势,而民主党则致力于扩大选民参与。无论法院最终如何裁决,这场争议的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在防范潜在舞弊与保障公民投票权之间,美国能否找到平衡?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如果联邦政府能通过行政命令强行改变各州选举规则,未来任何政党上台都可能效仿,使选举制度沦为政治工具。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斗争注定会重塑美国的民主生态。而特朗普屡次直接用行政命令绕过国会下达各州,这种行为其实完全无视“三权分立”的原则,也终究会被反噬。
文案丨杏花疏影
编辑丨笛天明
图片丨美媒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
特朗普是对的!问题是他的决定违宪了!
该死特二呆
特朗普这么靠谱不是好事!
美国大选身份证明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提供性别证明!
好
只有共和党的人才能投票
精神美国人狂怒
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