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126亿!中国最大车企“下跪求生”,上任新总裁放弃“灵魂”

渺远的云 2025-02-20 13:15:05

汽车界的老大哥,开始“跪地求生”了?

上汽作为中国龙头车企,销售量常年稳居第一。可从去年开始,上汽的销量却开始急速下降,不仅丢了“第一”的名誉,还丢失了“灵魂”。

为了挽救上汽,新上任的总裁不得不开始裁员,他提出:“要学会跪着做人,才有机会站起来”。

那么上汽到底面临着哪些状况?还有机会挽救回来吗?

上汽集团历史

上汽集团,一家拥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汽车行业巨擘,其起源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德国人创办的宝昌公司。

历经英商接手、孔家掌控,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有企业。它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汽集团曾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在 2004 年,上汽集团凭借自身的实力与规模,成功跻身世界 500 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潜力。

从 2006 年到 2021 年,上汽集团连续 16 年保持国内销量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汽车行业霸主。

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合资合作的机遇,与德国大众合作引进桑塔纳车型,又和美国通用携手推出别克品牌,凭借这些畅销车型,上汽集团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但在2024年,上汽集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销量暴跌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惨淡现状

从利润方面来看,上汽集团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下跌。1 月 24 日,上汽集团发布的 2024 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当年净利润为 15 亿元到 19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122 亿元到 126 亿元,同比减少 87% 到 9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在 - 41 亿元到 - 60 亿元之间,同比减少 141% 到 160%。这样的利润下滑幅度,创下了公司历史上的新纪录。

自 2002 年有可查数据来看,2024 年四季度净利润亏损是其第二次出现单季度亏损,且此次亏损额度远超 16 年前。

而在销量上,上汽集团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2024 年,上汽集团累计批发销量为 401.30 万辆,同比下滑 20.07%。而其长期占据的国内汽车制造商销量榜首的位置,也被比亚迪以 427 万辆的成绩夺走,结束了连续 18 年的领先地位。

燃油车销量受市场需求萎缩和价格战影响严重,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 9.9%,达到了 123.4 万辆,但在整个销量中的比例仅为 30.7%,远低于比亚迪同期超过 80% 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

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大多都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如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滑 56.54%,上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 28.30%。

这次下滑,不只影响了上汽,还影响了上汽的员工。为了降低成本、缓解经营压力,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一夜间裁员千人。

同时还出售多家工厂,试图通过这些 “降本增效” 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运营。但裁员等举措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支,却也可能对企业的士气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那么上汽的销量为什么会下降?

销量下降的原因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凭借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上汽集团虽早在 2016 年就涉足新能源行业,但在核心技术的积累上明显不足。在电池能量密度、电机效率以及电控系统的智能化等关键方面,与行业领先者存在差距,导致其新能源产品在性能、续航里程等方面缺乏竞争力。

同时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自主品牌,如荣威、名爵等,虽然推出了多款车型,但品牌定位和产品特色不够鲜明,未能形成稳定的市场口碑和用户群体。

而且各品牌之间缺乏协同效应,资源分散,难以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也给上汽集团带来了巨大冲击。2024 年 10 月 31 日,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正式实施反补贴税,上汽集团被征收 35.3% 的高额关税。

这使得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的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锐减。

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欧洲市场本是其海外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关税无疑给其出口战略带来了沉重打击。即使是曾经在欧洲市场表现不错的名爵品牌,也不得不在关税压力下提高售价,导致销量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比亚迪等竞争对手被征收的关税较低,在欧洲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相对更强,进一步挤压了上汽集团的市场空间。

上汽集团作为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巨头,思维模式和组织架构带有浓厚的传统车企烙印,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快速变化。

管理层频繁变动,组织架构调整不断,导致内部混乱和不稳定,决策效率低下。各个品牌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存在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无法形成强大的品牌合力。

在创新方面,上汽集团的投入和激励机制相对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导致产品创新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不断变化的需求。

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上汽集团需要尽快更新观念,从战略层面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大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要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各品牌之间的协同合作,整合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上汽集团销量暴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未来发展

上汽集团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诸多值得期待的亮点。

上汽集团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近十年,上汽集团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投入近 1500 亿元,获得了 26000 余项有效专利。

其研发团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 “全栈自研 + 开放共创” 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 L2 - L4 级自动驾驶的完整技术矩阵。

而在创新新能源发展方面,上汽也成果颇丰。在动力技术上,DMH 超级混动技术将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推至 46%。上汽研发的固态电池预计将在 2025 年搭载在 MG 品牌车型上,其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

曾经的上汽集团辉煌无限,虽在发展中遭遇过困境,但如今正展现出积极转型的态势。2025 年 1 月,上汽集团以 35.3 万辆终端交付量强势领跑,新能源车终端交付 8.7 万辆,继续位居行业头部阵营。

期待上汽集团能继续努力奋斗,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上持续发力,成功实现转型,重焕往日活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再添辉煌。

信息来源:

上汽集团的2024年:创新求变,全力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发展

上汽集团的2024:销量被比亚迪反超,18年销冠称要“跪着做人”

金融界2025年2月19日——消息称上汽人事大地震,乘用车板块超60人大规模干部任免

中国经济网2025年2月19日——贾健旭亲自挂帅 上汽乘用车大调超60位干部目标重夺冠军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