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静好
我叫李秀芝,今年六十五岁。在社区门口的小店里,我总能遇到那些和我年纪相仿的老姐妹们。她们大多数都像我一样,一辈子在工厂里做工,现在靠着养老金过日子。
那天下午,我刚从社保局办完手续回来,在小店门口遇到了王大姐。她手里提着一袋青菜,见到我就问:"秀芝啊,你这是去哪儿了?"
我笑了笑,从包里掏出那张补缴医保的收据:"刚补缴了八十七个月的医保,花了九千多块钱。"
王大姐愣了一下,仔细打量着我手中的收据:"这么多钱?值得吗?"
我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投向远处:"值得。我在纺织厂干了二十九年,现在每月能领一千九百八十九块养老金。补上这医保,每个月能返还七十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起码给自己留了个保障。"
王大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中间,医保就像是一道看不见的分界线,把人群划分成了两个世界。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去年生病住院的经历。没有医保的日子,每次看到医药费清单,都像是在看一份无法承受的重负。那种无助感,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家里的电视还放着新闻,播报员正在讲述着养老金上调的消息。我望着屋子角落里那个老旧的药箱,里面装满了平日里攒下的各种药物。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省吃俭用,就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坐在沙发上,我拿出手机,给儿子发了条信息:"妈妈今天把医保的事情都办好了,你不用再操心了。"
很快,手机震动了一下。儿子回复:"妈,做得对。您健康最重要,钱的事情不用担心。"
我的眼眶突然有些湿润。这些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儿子的懂事。虽然他的工资也不高,可每次问起我的情况,总是把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看着那张医保卡。九千多块钱,对我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这差不多是我五个月的养老金。但想到以后看病有了保障,心里就踏实多了。
第二天一早,我又去了趟菜市场。菜价又涨了,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精打细算地挑选着最实惠的菜。付钱的时候,摊主老李跟我闲聊:"大姐,你这养老金够用吗?"
我笑着回答:"够用,慢慢过呗。能有这么点保障,已经很知足了。"
走出菜市场,早晨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远处,有几个老人正在广场上跳着舞。我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突然觉得心里无比平静。
是啊,虽然养老金不多,虽然补缴医保花了不少钱,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能够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用因为生病而惶恐,不用事事都去麻烦子女,这就是我想要的晚年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小区里的张奶奶。她正在遛弯,见到我就热情地打招呼:"秀芝,听说你把医保的事情都办好了?"
我点点头:"是啊,虽然花了些钱,但心里踏实。"
张奶奶拉着我的手:"对,咱们这把年纪了,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有了保障,日子才好过。"
夕阳下,我们两个老太太慢慢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说着各自的工作经历,说着子女的近况,说着那些年的酸甜苦辣。我忽然明白,人这一生,不就是在寻找一个安稳的归宿吗?
现在的我,虽然养老金不多,每月返款也只有七十一块钱,但我依然感到满足。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用自己的双手换来的尊严,是我给自己的一份保障,更是我对生活的一种负责。
夜幕降临,我坐在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
这,就是我的晚年生活。简单,却充实;平凡,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