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访华,俄媒想象力用错了地方,中国不想结盟,谁拉都没用

东街闲谈 2023-02-16 18:43:37

赵丽蓉老师是著名喜剧演员,曾在舞台上塑造出无数性格迥异、生动鲜活、风趣幽默的人物形象。

那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的顺口溜,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

众多喜剧演员在她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赵丽蓉老师在荧幕前为观众带来快乐和笑声,种种美好的词汇,仿佛伴随着她的一生。

然而,她在事业有所成就的同时,情感生活却格外坎坷。

25岁结婚,32岁丧夫,改嫁小叔子以后再度经历丧女、丧夫。

她本人,也在72岁那年苦苦哀求“安乐死”。

事业和情感上鲜明的对比,喜剧演员赵丽蓉的背后,到底过得有多艰辛?

1928年3月,赵丽蓉出生在天津。

她是家中第八个孩子,又因为生来白白胖胖,深受家里人的喜爱。

再加上“老来得女”,母亲孟云德便为她取名为“老爱”。

1岁那年,她被抱上舞台当做“彩娃子”,从此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赵丽蓉本该在家人的关心和爱戴下茁壮成长,然而现实却和她背道而驰。

父亲赵秉忠做生意失败后负债累累,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感觉到喘不过气。

身后是一家老小,陷入绝境的时候,父亲错将“赌博”视为扭转局面的方式。

他本以为能迅速回本,却不曾想越陷越深,还将家中值钱的物件输了个精光。

母亲为养活一家老小,只能强行让“老爱”进行断奶,然后外出打零工来补贴家用。

赵丽蓉从小是喝豆浆长大的,哥哥姐姐轮流照顾着她的饮食起居。

而后,父亲也从落寞的境况中走出,转身进入一家戏班子,帮演员们梳头、化妆等。

当红花旦“芙蓉花”觉得他的手艺高超,对他十分欣赏。

赵丽蓉小时候,经常跟在父亲的后面,来到剧院看父亲给其他演员化妆梳头。

久而久之,剧院每个工作人员都和她相处的非常愉快,无一不待见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在她的记忆中,有天父亲正在为芙蓉花化妆,芙蓉花看着在一旁玩耍的赵丽蓉,不由得感叹:“真是个学戏的好苗子,您让老爱去学戏吧,以后肯定能成角儿。”

之后,赵丽蓉便开始在戏班子学戏。

6岁那年,她登台饰演“童儿”,整个表演过程没有丝毫怯场。

直到12岁那年,芙蓉花为她改名为“丽蓉”,并给她介绍了马金贵,作为她的戏曲师傅。

从此,赵丽蓉便开始跟随师傅马金贵,正式开始学戏曲。

据她本人回忆说,那时候天还未亮就要起床练功,喊嗓子。

夏天跟着露水练,冬天哪儿有冰窟窿就去哪儿练,因为听说挨着水的地方,吊嗓子可以练出水音来。

由于天资聪颖,她比其他学徒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因此也学得更快。

在戏班子里,她的能力十分出众,成为了师傅的的得意门生。

1963年,15岁的赵丽蓉在张家口庆丰戏院,首次以“主演”的身份登场。

那几年,她先后在门头沟“青年剧社”,以及华北、广和等剧场进行演出。

《白毛女》、《血泪仇》、《兄妹开荒》等多部作品,成为了她的代表作。

那段时期,她和小白玉霜等名角合作,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角儿。

新中国成立后,她进入总政解放实验评剧团,和新凤霞成为了搭档。

当时,年轻貌美、嗓音独特的赵丽蓉,在剧团的表现十分出色。

因此领导建议她和新凤霞可以轮流担任“花旦”,但这个提议却被赵丽蓉一口回绝。

“她的嗓子和扮相,都比我好很多,我不能和她演一样的。”

成为“花旦”,是剧团里多少演员的梦想,有些人从风华正茂等到了年老色衰。

她却一口回绝,宁愿给新凤霞做配角,不愿意去做“花旦”。

赵丽蓉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更好的呈现作品。

1953年,她正式进入中国评剧院工作。

凭借着之前打下的名气,她很快适应了新环境的生活,并逐渐担任一些重要的角色。

也就是在这里,她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段幸福。

对方叫做盛强,也是一名文艺爱好者。

和她不同的是,盛强从事的是幕后工作。

两人在工作过程中互生情愫,后又在好友新凤霞的牵线搭桥下,顺利走到了一起。

剧团里的每个同事,都非常看好这段关系。

然而,赵丽蓉和盛强的感情,却遭到了赵母的强烈反对。

盛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优越,而他本人也是当地十分罕见的大学生。

赵母认为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自己家的条件太过普通,且闺女目不识丁,怕她嫁过去会被婆家看不起。

深陷爱情海的赵丽蓉并不赞同母亲的想法,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家庭以及文化条件都是次要的,盛强也这么认为。

赵母眼见无法劝说女儿,便放出狠话:“你要是嫁给他,以后就没有我这个母亲!”

真正的爱情来临,无论如何都是抵挡不住的。

1953年,25岁的赵丽蓉不顾母亲的反对,最终还是嫁给了盛强。

两人婚后虽然并没有过着大富大贵的生活,但夫妻恩爱有加,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眼看女儿过得幸福,母亲也终于放下和女儿之间的心结,默认了这段婚事。

结婚4年期间,赵丽蓉相继生下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盛福春和盛大鸣。

一家四口的生活其乐融融,她为了家庭,心甘情愿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丈夫盛强也一路高升,从最初在剧院幕后的工作人员,升职成为中国评剧院的秘书。

在外人眼中,他们就是“幸福”的代名词,但这段婚姻却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一场意外的来临,将所有幸福全部“扼杀”在摇篮里。

1960年,盛强前往农场进行劳作后,迟迟没有消息。

赵丽蓉心急如焚,便立马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丈夫劳作的城市,寻找丈夫的消息。

到了以后才知道,丈夫盛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幸离世。

那年,赵丽蓉才32岁。

她每日以泪洗面,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深知不能因此倒下。

随后,她回到评剧院工作,发誓要用瘦弱的肩膀为两个孩子撑起一个家。

她一边工作,一边又要照顾两个孩子,经常忙到晕头转向。

好在亡夫的弟弟盛弘在身边帮忙照料着,这才让她有时间松口气。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赵丽蓉居然和“小叔子”盛弘在长期的相处下,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64年,盛弘鼓起勇气向赵丽蓉表白,赵丽蓉也不畏世俗的眼光,答应嫁给对方。

二哥赵连喜认为妹妹的婚事太过于“荒谬”,简直是在“败坏门风”,为此和她大吵一架。

然而赵丽蓉的心意已决,他也只好作罢,但从此没有再和妹妹有过交集。

亡夫盛强去世4年后,赵丽蓉带着两个儿子,改嫁给小叔子盛弘。

两人的婚姻虽然饱受争议,但日子过的好坏,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婚后,赵丽蓉生下儿子盛谦。

一家五口就这么搭伙过日子,赵丽蓉为了家庭,再次将事业搁置到一旁。

平时专心在家照顾几个孩子和丈夫的饮食起居,丈夫则外出工作来养活一家人。

1970年,42岁的“高龄产妇”赵丽蓉,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小女儿,但小女儿天生患有疾病,属于“脑瘫儿”。

因此,夫妻二人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但以那时候的医疗条件,治愈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这段母女情仅仅维持了7年,小女儿于1977年离世,让母亲赵丽蓉陷入深深的痛苦当中。

她每一天都在思念女儿,抱着女儿仅有的照片掩面哭泣。

1979年,二哥赵连喜也因病离世。

一向保守的二哥,生前对妹妹赵丽蓉改嫁小叔子的事情耿耿于怀,甚至常年和妹妹断了联系。

直至临终前,也未能和妹妹打开心结,这也成为了赵丽蓉心中永远的遗憾。

屋漏偏逢连夜雨,

1984年,丈夫盛弘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后离开了人世。

赵丽蓉那一年56岁,再次守寡。

丧女又丧夫的她,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种“人间悲剧”,长期陷入郁郁寡欢的悲伤难以自拔。

好在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时常陪伴在她的身边,带她走出接连丧亲的阴影当中。

生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她决定将情感全都寄托到演艺事业上,于是她重新回到演艺圈。

当时,她因为息影的时间太久,名气已然是大不如前,但她并不在意。

晚年已经无欲无求的她,只想要情感有个寄托和依靠。

1986年,赵丽蓉在杨洁导演的《西游记》中,客串饰演“车迟国王后”。

随后,她又接连出演《田野又是青纱帐》等多部作品。

1988年,对她来讲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她首次和游本昌、王丽云以及薛培培合作,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表演小品《急诊》。

赵丽蓉扮演一位“值班大妈”,演技在寒冬腊月的北京,仍充满着随处可见的温暖。

1989年,她和相声演员侯耀文合作,在央视春晚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节目中“英雄母亲”这一角色,原定演员并不是赵丽蓉,而是另外一名资深的电影演员。

然而无论怎么排练,都达不到导演心中满意的效果。

因此,导演顶着巨大压力,撤下那位资深演员,换成赵丽蓉来饰演。

没想到的是,呈现在眼前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节目播出后,赵丽蓉在舞台上诙谐幽默的表演,深受观众们的青睐。

正因如此,她正式完成从评剧演员过渡到小品演员的转型。

那种由内而外的淳朴以及特有的说话气息,都成为了她身上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从此,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就多了一颗会说唐山话、可爱幽默的“常青树”。

赵丽蓉凭借《英雄母亲的一天》一举成名,短时间内火遍大街小巷,成为人尽皆知的演员。

同时,在演艺圈崭露头角的赵本山,也慕名来到赵丽蓉住所,想要谈一谈合作。

他想要对方和他成为搭档,一起在春晚上合作演出。

为了得到这个机会,赵本山软磨硬泡长达4个多小时。

赵丽蓉抬手准备抽烟时,他就手疾眼快的凑到一边点火,还不忘把烟灰缸递到身边。

然而,直到烟抽完了,赵丽蓉也没有松口。

最后,赵本山只得失落离开。

虽然被拒绝,但赵本山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转而去寻找真正合适的搭档。

后来他找到黄晓娟,两人合作出演的《相亲》《我想有个家》等小品,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几年后,当有人再问起赵丽蓉为何不与赵本山合作时,她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能帮忙的,我肯定尽量都会去帮,但我和他的路子不对,他也不需要我去帮。”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虽然两人并没有合作,但也没产生任何恩怨。

1992年,赵丽蓉首次和巩汉林合作,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小品《妈妈的今天》。

当她接到这个剧本时,对结尾部分始终不太满意,于是便喊上巩汉林和导演一起想。

那时候,巩汉林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在小品里面和赵老师扮演“一对母子”。

他清清楚楚的记得,赵丽蓉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对他讲述的第一个道理:

“演员人缘再好,节目不好也不行,别等着别人毙咱们,咱们先自己毙了吧,要不想不出来好主意。”

巩汉林只得将以前的思路全部摒弃,然后重新寻找新的思路。

他走着想、躺着想,甚至想到几乎走火入魔。

有次偶然听到一首探戈舞曲,才终于有了灵感。

“探戈就是躺着躺着走,三步一蹿两步一回头。”

这句台词成为了小品最经典的片段,也让赵丽蓉和巩汉林的组合一举成名。

紧接着,凭借着在剧中深厚的“母子情分”,赵丽蓉决定认巩汉林做干儿子。

1995年,赵丽蓉和巩汉林带着作品《如此包装》,再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麻辣鸡丝”等词汇,如今已经成为刻进观众DNA里的热词。

小品进行到末尾时,赵丽蓉台上一个动作,踉踉跄跄的跪在了地上,结果造成了意外出彩的效果。

台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纷纷叫好,以为这是设计好的环节,只有巩汉林的脸上惊现出一丝恐惧。

其实从1992年开始,赵丽蓉年轻时在戏班子落下的腿伤,便开始时常复发。

春晚最后那一个镜头,并不是设计好的,而是她的腿伤发作,意外摔倒。

节目结束后,她便被立马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巩汉林也曾回忆起那一刻:“我的心都在滴血。”

然而,当春晚再次邀请赵丽蓉上春晚时,她还是忍着病痛答应了。

1996年,她再次和巩汉林登上鼠年春晚的舞台,表演小品《打工奇遇》。

小品排练的过程中,她的左膝关节已经疼痛难忍,每一次站在地上都如坐针毡。

检查过后,她被诊断为腿部膝盖骨夹缝骨裂,需要住院进行手术。

但是,赵丽蓉为了节目能够正常进行,选择继续坚持排练。

那年春晚,她强忍疼痛,呈现给观众们的永远是最阳光的一面。

那句经典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便是出自这部小品。

1999年,赵丽蓉最后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和巩汉林出演小品《老将出马》。

这成为了她的绝唱,那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将是她最后一次亮相大荧幕。

其实早在出演《打工奇遇》时,赵丽蓉已经被诊断出肺癌。

她想要将人生最后的时光,奉献给多年以来热爱的演艺事业,奉献给她所追求一生的舞台。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在因为病痛的折磨而痛苦呻吟。

曾经那样硬朗的身体,被折磨到体重仅剩70斤。

她不止一次向医生请求:“我太疼了,医生我求您,让我安乐的走吧!”

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老师因癌症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2岁。

葬礼现场,除了她的亲朋好友之外,还聚集了许多粉丝和观众,想要来送这位老艺术家最后一程。

从1988年到1999年,她连续创造出多个经典作品。

她的作品,哪怕是二十几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是百看不厌的存在。

“喜剧演员”赵丽蓉老师,一生的时间都在苦中作乐。

她早年丧夫,改嫁后再次经历丧夫又丧女的苦楚,而后在病痛中度过晚年。

尽管如此,她还是展现给观众们最好的状态,称得上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