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长期远离国内政治中心,形成了本身独特的文化体系,文化风气相对开放,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在同一片土地上繁荣。都说江浙一带出人才,实际上广东历朝历代也涌现出不少知名人物,近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更是孕育出大批的华侨华人,共同铸造了省区发展的繁荣。
广东境内古建筑保存情况良好,就得益于华侨华人的重视和助力,广东有处古风民间园林,由港澳同胞捐助重建,内藏众多珍贵文物,叫宝墨园,位于广州的番禺区内。宝墨园是清末的古建筑,当时是为了纪念北宋名臣包拯而建,文革时期被毁,后来进行重建,得到了很多港澳同胞和社会友人的帮助。
重建的宝墨园规模不断得到扩展,如今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内部亭台楼阁、假山花园遍布,最终形成了大型岭南山水文化园林,还被评为国家4A景区。宝墨园文革被毁坏之后,曾一度沦为民居民宅,后来受到捐助重建,也是在民居民宅的基础上打造出来,早期纪念包拯也是民众自发修建,因此称之为民间园林。
宝墨园和江南园林不同的是,规模更为宏大,气势更为恢弘,虽没有那般构思精巧小巧玲珑,胜在大气雅致,园林内馆阁众多,收藏了很多珍贵文物。水流的连通,是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宝墨园中主要还水景有宝墨湖、清平湖、荔景湾,而且都是活水,通过河道与河流相连。
园林中单单是小桥就有30多处,木桥、石桥飞跨连接,既能赏景也方便行走,水面宽阔之处甚至能行船。进园建议买50元的全票,这样园中基本可以逛遍,各种阁楼、藏馆、文化馆、植物园等等。
宝墨园属于大型园林古风建筑,内部单个的建筑景点可能有上百处,有的仅仅是一座桥梁,有的则是一座场馆,有大有小,说实话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加入园林最先见到的是仿古牌坊,古代的牌坊建筑都比较高大,各种雕刻、花纹遍布,展示了古代艺术文化的超高水平。
和仿古牌坊紧挨着的就是巨型浮雕和砖雕,雕刻的主题和内容丰富,比较出名的有《清明上河图》、《吐艳和鸣壁》等。进入大门之后就先体验了一把视觉享受,后面的治本堂、宝墨堂、龙图馆、紫竹园、紫洞舫都是主要建筑,治本堂是包公厅,也是最初供奉祭祀包公的地方,堂内建筑精巧,各种字画、匾额、家具装饰清雅,符合包公清廉公正的形象。
像龙图馆、赵泰来藏品馆、孔子文化馆的馆阁内都收藏着很多文物,有名家字画,有笔墨纸砚,有青铜礼器,有佛像雕刻,整座园林的收藏,称得上一座文物博物馆。园林各种花草树木的景观就更不必过多赞美,紫竹园的环境最好,汇聚了不同品种的竹子,形成大片的竹林景观,十分幽静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