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混养日志,每日观察记录,生态循环,这点不能省
地图鱼是一种色彩斑斓且极具观赏价值的淡水鱼。它们体型圆润,身上有着独特的地图状斑纹,颜色丰富多样,有红色、橙色、黄色等,看起来非常漂亮。
先说说地图鱼混养中的一些要点。地图鱼比较有攻击性,在混养的时候可得选好伙伴。我就听说德州一个肉鱼养殖场张经理遇到过这问题。南方湿热地区,鱼病相对更多些,所以混养更要谨慎。他就发现地图鱼和孔雀鱼混养不太行,孔雀鱼太弱小了,经常被地图鱼欺负。
在北方干冷环境里,家养地图鱼要特别注意水温。我朋友在东北,他家养的地图鱼在冬天得用加热棒。要是水温不合适,地图鱼的状态就不佳。而且,地图鱼得养在合适的水质环境里。像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的,他用普通的自来水养地图鱼,没经过除氯处理,鱼很快就生病了。
说到混养,绿植的搭配也很重要。就拿狐尾藻和金鱼藻来说,狐尾藻的茎较为粗壮,适应能力很强,在南方的湿地环境就能生长得很好,北方一些湿度较大的庭院里也可以种植,不过需要注意在过于寒冷的地区,入冬前需要做好防护,避免冻伤。狐尾藻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而且对地图鱼来说比较安全。金鱼藻就比较纤细,对水质要求稍高一些,在南方的鱼缸环境中可以增添水中的溶氧量,但是在北方的室内养殖时,可能生长速度会比南方慢。还有蜈蚣草,这种绿植在南方的散养水域比较常见,在富含有机质的水体中能够生长茂盛,对水中的有害物质有一定的分解能力。而在北方,蜈蚣草需要种植在相对温暖且水流较缓的地方。
我有个朋友在家养殖场养了地图鱼。他刚开始混养的时候特别盲目。他当时就想,鱼多放几种好看呗,就把地图鱼和斗鱼放一起了。才3天,他就发现斗鱼身上有伤了,地图鱼老是追着咬。这就是没考虑地图鱼的攻击性啊。而且他那是在南方的农村,气温比较高,鱼产生的排泄物分解得快,水质很快就变差了。后来他换了一些性格温和又能和地图鱼相处的鱼,像清道夫和地图鱼还可以共处。清道夫会吃地图鱼剩下的食物残渣,对保持水质也有帮助。
在混养的这30天里,他每天都会做观察记录。他发现地图鱼白天比较活跃,晚上就安静很多。而且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很有趣。有一次他看到两条地图鱼互相绕着圈游,像是在跳舞。在水质观测方面,他用简单的试剂测水质的酸碱度。一开始水质偏酸,他就加了一些小苏打,让水质稳定在适宜地图鱼生长的范围。
如果从2个月的角度来看,还会发现很多不同。2个月后,他发现缸里的绿植生长情况对水质影响很大。他种的狐尾藻长得比较茂盛,吸收了不少鱼的排泄物产生的营养,水里就没那么容易长藻了。但有一次他水浇得太多,狐尾藻有点烂根,他的地图鱼就有点不安生,游动得没那么顺畅了。他就赶紧把狐尾藻捞出来处理,换了点水,重新调整了水质。
一年的时间里,天气的变化对地图鱼混养影响明显。在北方干冷的冬天,他得把加热棒一直开着,保持水温在20度以上。而且他要根据温度调整喂食量。温度低的时候,地图鱼食欲不好,他就不敢多喂。而南方湿热地区全年温度相对较高,除了要注意水质的变化,还要预防一些夏季容易爆发的鱼病。有个网友就分享说,他家的地图鱼在夏天感染了一种菌,鱼身上长白点。他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换水降温才这样的。
再从三年的长期养殖来看,生态循环是很关键的。我见过一个南方农场的养殖户,他养地图鱼已经三年了。他构建了一个很巧妙的生态系统。他有浅水区种着菖蒲,深水区养着地图鱼。菖蒲能遮阴,净化水质,地图鱼的排泄物又能给菖蒲提供肥料。而且他还有一些水生昆虫在里面,昆虫吃藻类,地图鱼吃昆虫,形成了一个小生态。
他用的绿植除了前面提到的,还试过苦草。苦草在南方的河道边比较常见,叶子细长,很柔弱,但是在平静的水体里生长得不错。不过在北方,水比较硬的情况下,苦草可能需要更多的光照和营养才能长好。他把苦草种在鱼缸的一个角落,地图鱼不太去打扰它,它却能默默地为水质净化出一份力。
在混养过程中,还有很多小细节。比如在鱼苗阶段,地图鱼比较脆弱,要有单独的小空间保护它们。我家邻居养地图鱼就遇到这个情况,开始把鱼苗和小混养了,鱼苗长得特别慢,后来单独养了一段时间,再混养就正常了。这是在家庭养殖场景里很常见的问题。
在水流方面,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南方的养殖场可能水流比较湍急些,北方相对平缓。水流对地图鱼的活动量有影响。我看到有个西南地区的养殖户,他就根据当地的水流特点调整了鱼缸的过滤设备,让水流既能保证水体清澈,又不会让地图鱼太累。
再谈谈混养鱼的种类选择。除了前面说的清道夫,还有曼龙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曼龙鱼比较有领地意识,但和地图鱼相处时,只要空间足够大,就不会有太多矛盾。我有个云南的朋友,他家有一个大鱼缸,就养了地图鱼和曼龙鱼。他发现曼龙鱼会在水面上活动,地图鱼更多在中下层,它们的空间利用很有秩序。
从另一个角度看,地图鱼的大小也有影响。如果小的地图鱼和大的混养,小地图鱼容易被欺负。我有次在一个朋友的家里看到,他从鱼市买回来的小地图鱼放入有大鱼的水族箱,第二天小地图鱼就不见了。后来他才知道要先把小地图鱼单独养大一些再混养。
在这2500字左右的混养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地图鱼混养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从鱼的品种选择、绿植搭配、地域差异、时间变化到生态循环,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那你觉得在地图鱼混养中,哪个环节是最难把控的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