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论乒乓球运动员等级划分退役世界冠军没球打是国乒永远的痛

巴赫体育 2025-01-11 01:19:47

张继科最近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的乒乓球选手等级划分问题,可能让一些人听了有点不太舒服。

你说他不是冠军,资格不够高谈这事儿也罢,关键是他在细说这些问题时,观点真的很有深度,也很有触动性。

你听说过他提出的“高级、中级、初级”划分标准吗?反正我看完之后,感觉挺有意思的。

张继科的乒乓球等级划分并没有那么单纯,哪儿是什么“大满贯选手就是高级”,别看他曾是大满贯得主,他这回明确说了:我们不能仅仅用“大满贯”来评定一个球员的等级。

他强调的是每个选手的个人价值,能力不单单是靠奖牌来衡量的。

你看,这就很张继科,他从来不只是为了夺奖牌而活的,他说,乒乓球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比赛成绩,还有对运动员的整体价值。

具体来说,张继科把选手分成四个等级——高级是国家队的主力,男、女队的顶尖球员,甚至连二队里排前几的,也都算进来;中级就是国家二队和省队的主力;初级是省队和市队的顶尖选手,入门级就比较简单了,就是那些还没能进入省队的球员。

张继科这一番话其实挺给人启发的,尤其是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才是最值得思考的事。

像张继科、马龙、樊振东这样的顶级选手,退役之后能不能找到继续发挥的机会,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你想,他们从小到大一辈子都在乒乓球桌前奔波,突然之间没人理你,没得比赛打,这心里得多空虚。

退役运动员的生活状况,真不是一个轻松的事儿。

那些顶级运动员一退役,面临的就不仅是没有球可打的问题。

退役后的人生方向岂止那么简单?你看张继科自己,打完比赛转做教练、做代言人,也就算了。

在这里我也得说句心里话,退役运动员的资源浪费,的确是国乒需要深思的地方。

运动员一旦退役,能够转型的机会其实不多,除了去做乒乓球的教练或推广工作,很多时候,运动员的天赋和经验就这么闲置了。

你说,国乒能不能再开放一点,给这些退役运动员更多的机会呢?比如允许他们去国外的联赛打球,比如日本的T联赛、德国的联赛,这些地方机会多、平台大,也许能让这些运动员在退役后找到自己的新天地。

反正我觉得,让退役选手继续保持竞技状态,对他们,对国乒,都是一种双赢。

有网友也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退役后运动员还是应该专心做教练和推广,毕竟“乒乓球的未来,还得靠年轻人”。

这种声音并不少见。

但我倒是觉得,退役球员去国外联赛打球,对他们自身的技术提升和心态调整,肯定是有好处的,特别是有些球员可能因为国乒体系的局限性,无法得到很好的训练平台。

你看,高军的例子就能看出,1997年他去了美国,虽然没能代表美国参赛,但他依然通过外面的舞台,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

“世界冠军禁止出国打球”的规定,真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90年代的“小山智丽事件”让整个中国乒乓球界都开始实行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你看看,这一条规定,到今天还是存在,几乎没有人敢突破。

有网友就表示,这种限制真的有点过时了,像高军、冯天薇这样的球员,都是顶级高手,但因为这个政策,他们很多机会都没法去追求。

我觉得,问题真得在于国乒的管理体系。

要是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放宽对退役球员的政策,不仅能为球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能减少运动员资源的浪费。

中国乒乓球的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一代的崛起,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曾经辉煌过的运动员,他们依然可以为乒乓球事业贡献力量。

有网友也说得挺对的:“退役运动员的名气经济,就是个大宝藏”。

说得没错,像张继科这种明星级的球员,除了代言产品、开设乒乓球课程、搞直播,其实也能赚不少钱。

你看他最近开直播,介绍新代言的品牌,卖的“张继科乒乓球大师课”,才几个小时就赚了二十多万!这笔收入让人眼红不?这条路能走多远呢?名气经济虽然好,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不可能每个退役运动员都能像张继科这样“乐坏了”,短期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说到这个问题还是归结到一个点:如何让退役运动员真正得到合适的职业发展空间。

退役后,他们的选择并不多,若能走得更远,不仅能帮他们自己打开新天地,也能为中国乒乓球争光。

这也是我觉得,未来国乒若真能放宽政策,给这些退役运动员更多的选择,那不仅是他们的好事,也是整个乒乓球界的好事。

国乒的未来既要看年轻球员,也不能忽视退役选手的作用。

给退役选手更多的舞台,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对乒乓球发展有益。

0 阅读:45

巴赫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