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这一轮国家集采中,62种药品采购成功,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
此轮国家集采中,多款中选药品的超低价引发热议。国家医保局多次强调,集采没有降低企业的合理利润,挤压掉的是虚高的价格水分。社会层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低价问题上,比如中选价格为0.22元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有观点认为,低价政策可能影响企业甚至行业的创新能力,甚至可能会导致药品质量问题。
在集采的低价下,企业有利可赚吗?低价下的药品质量是否有保障?集采药品的真实世界数据究竟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日前,在国家医保局主持召开的有关集采的座谈会上,多家企业和医药领域专家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图/视觉中国
低价下,药品质量有保障吗?
此次公布的中选名单中,共有7款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药的价格最低为0.034元,最高也仅为0.048元。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新药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选价格2.06元,规格为每盒60片,每片价格低至0.034元。
降糖药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号称本次集采最“卷”品种,华海药业等30多家企业参与此次集采的竞标。统计数据显示,该产品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20亿元,原研厂家默沙东销售占比超九成,仿制药替代空间较大。此次集采中,最终8家企业的8款产品中选,中选单片药价最低为0.16元,最高也只有0.30元。其中,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鲁制药”)的规格为30片/瓶,1瓶/盒,中选价格为8.8元,每片价格仅0.29元。
对于集采产品低价,京新药业副总裁王军民表示,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研发过程中,从一开始的整体设计就考虑到了仿制药的大规模生产,并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布局。研发阶段,综合考虑了辅料生产、制造成本等因素,轻型包装材料等大多由公司自主生产,这使企业能够从源头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王军民谈到,优化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通过前端升级与全自动化生产线,优化了生产效率,采用大批量单批次生产方式,减少检测和包装成本,与此同时,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60片大包装设计,进一步降低了包装损耗。
低成本下的药品质量是否稳定、可持续、合规?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风险药品的质量监管。每年,国家药监局都会组织各省级药监局对中选企业全覆盖检查,以及对中选品种的全覆盖抽检。例如,前九批国家集采药品共囊括了370多个品种和600余家企业,在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企业时,及时采取了暂停进口、暂停生产、暂停销售等风险控制措施,并依法进行查处。
同时,医保部门也参与了联合惩戒,按照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对违规企业开展失信评级,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针对第十批国家集采的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开展全覆盖检查和抽检,并针对价格过低、高风险的品种,加大检查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检验研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思川表示,2019年以来,公司的集采产品共接受了622次监督检查,接受了包括国家、省、市及县级药监部门在内的各级抽检接近8000次,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未出现质量问题。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表示,国家集采通过一级评估和多轮评价机制,旨在提高成熟药品和耗材支出效率。与自由竞争和政府规制的两种极端方案不同,医药市场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自由竞争市场。客观上,医疗机构占据了医药市场交易的较大份额,因此完全放任自由竞争并不是最优方案。他认为,国家集采是解决药品支付效率问题的可行方案。通过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企业在规则下自由竞争,能有效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这次会议上,不少企业都提到了其集采产品的出口业务。其中,齐鲁制药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对美出口的产品共有17种,其中有16种是国内的集采产品,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石药集团集采中选产品中有11个品种已打入美洲、非洲、亚洲等多个海外市场,出口产品类型包括胶囊、注射剂和片剂。“2025年或是国内集采企业出海的元年。”有医药行业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临床效果的大规模研究正持续进行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才能进入国家组织集采。据了解,截至2024年11月底,国内已有1409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占临床常用药品的2/3。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
座谈会上,有三甲医院的专家,分享了其关于集采产品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结果,即临床上使用集采药品的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兰表示,从2019年以来,她所在的课题组就启动了集采药品真实世界的研究,旨在评价在真实诊疗环境下,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优先考虑最能反映疾病转归情况、国内外公认的客观指标作为直接结局指标。例如,针对瑞格列奈和沙格列汀两种降糖药,研究以治疗三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降幅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疗效评价指标,安全性评价则特别关注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张兰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已涵盖63个药品品种,总样本量超过30万人。结果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张兰表示,其所在课题组目前已启动第六批(胰岛素专项)和第七批国家组织集采的真实世界研究。未来,将继续推进该项研究工作,开展更多中心、多形式的研究,不断提升研究的深度、广度与质量。
除了药品,近年来,高值医用耗材的国家集采也在推进。2021年9月,人工关节高值医用耗材首次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国内人工关节价格从国际较高水平降至国际较低水平。据国家医保局数据,中选结果执行2年间,中选产品使用量超110万套,占所有人工髋膝关节的使用量比例超过90%。
“从2022年上半年首批髋膝关节集采落地执行以来,医生和患者都明显感受到关节的显著降价。”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李志昌表示。首批人工关节集采中,髋臼关节产品的价格从3.5万元降到了7000元,膝关节产品从3.2万降到5000元,平均降幅超过80%。2024年下半年,国家又启动了人工关节集采协议期满的接续采购。与首轮集采结果相比,本次采购中选价格平均下降6%左右。
2023年,李志昌完成了1000多例人工关节植入手术,其中,20%的手术是在基层医院开展。李志昌表示,首批人工关节集采已执行近三年,短期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使用集采的人工关节效果良好。不过,他也提到,在人工关节植入后,期望其能够在患者体内持续使用20年以上,因此中长期效果至关重要。“我们已经建立了登记系统收集真实世界的数据,后续还需要不断完善数据,进一步支持集采项目的推广。”
作者:牛荷
编辑:杜玮
好药买不到或者自费或者只能商业保险 疗效差的药全进了医院[得瑟]
赔钱的生意谁会做吗?底层百姓用不到好药原研药了
其他国家免费医疗
几块一片的有质量保证么?
还用说吗 厂家不赚钱喝西北风啊 怎么降成本 只能动歪心思降…
药价在低,进入医院,价格就高了,医院还要以药养医的,不把这个根除,老百姓还是看不起病的,也得不到实际效果的,医生还可以在别的领域多收费用!.
太低了,厂家不生产。药店不上价,医院不开药,患者买不到,换个包装名字继续卖高价。这种价格只是用来粉饰数据的。
以前小时候的药便宜又好用,现在的药又贵还不管用为啥?
集采价应该再低一些,知道老百姓现在看病有多难吗?
贵了嫌买不起,贱了又嫌会吃出问题
评论区的其他评论是认真的吗?怎么叫喊的这么蠢啊?
所有药出厂价格都很低,只是你买不到。记得疫情放开后买不到药吗?都是说药厂原材料不足实际上是某些人和医药公司勾结造成的,有朋友在药厂上班专门问的,他说他们生产都正常而且还加大生产量出货也正常的价格也没变动,为啥到不了下面让我想。问急了才透漏一点
你知道前几年的“药代理”吗?你知道他们老早就在那些大城市里每一个城市都拥有数栋、数套房子,这些都是他们争的,也就是说赚到的售药款买的,他(她)们单是收房租的钱就能把你吓尿了~~~其实制药行业是暴利,特别西药成分的原材料价格很低,除了刚开始的新药,老配方可以说是一本KW 利~
就怕药物不纯净会起过敏反应
我是行内人,集采药基本是安全但低效,不止这个,手术钢板更吓人,经常尺寸配不全,还缺零件
我没买过几分钱的药,你们买过吗,到老百姓手里的药什么时候有过几分钱啊
请问低价考虑药品质量,前一两年,高价要品就没有质量问题吗?多少药吃了没有效果前一两年怎么不说?作为服药者,高价有质量问题,现在低价也有质量问题?个人观点,高价有质量问题是因为药没效果的舆论压力太大了吧?所以现在出低价,结果低价赚不到钱你们就引导舆论说是低价有质量问题。[笑着哭][笑着哭]资本家赚钱就是厉害啊。
以前感冒吃一粒,现在吃一大把
仿制药的效果那么烂!为什么不把原版药也纳入医保,最终看诊的时候用哪种选择权回归患者!这样仿制药的企业也有压力!不然只管价格,质量不保障最终吃亏的不还是老百姓!!!!
一帮人也不知道啥心态,以前医院以药养医被钻空子,有些医院为了赚钱故意抬高药品进价。现在内外一个价了又嫌诊疗费高,合着想用几十年前的价格享受现在的医疗呗。农村的小时候有几个有条件动手术的,现在呢,基本都会动手术治疗。还有那些怕疗效不好的,自己买药呗,非原研药厂的不买,看病就去私营医院呗,只要钱给到位想用什么药用什么药。另外,国家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不是这个群体的就别吵吵了。那些说国外免费医疗的,你真去过吗?那么好为什么有些在国外的还要飞回来治病?特别是欧美回来的,光机票钱都不便宜
这叫 为人民服务的优惠。中央兼顾到全国平民用到药、健康有保证!还有什么喋喋不休得话题? 是不是药业利率集团药店 又要借题发文章了 雇佣水货说低介药不好?肆意妄为扰乱市场 医药暴利号。
没有任何一个自研药品参与竞价,有些药瓶子比药还贵,输液用的葡萄糖还没有矿泉水贵。。。
检查费贵,大病没保障
媒体倒是担心企业没利润了,企业利润至上,没利润谁干啊,再说谁吃药只吃一片啊。
这叫 为人民服务的优惠。中央兼顾到全国平民用到药、健康有保证!还有什么喋喋不休得话题? 是不是药业利率集团药店 又要借题发文章了 雇佣水货说低介药不好?肆意妄为扰乱市场 博医药暴利。
难道这不是内卷?低药价绝非百姓之福!
关键没买过几分钱的,全是以盒买,以一周一个月算疗程
我们吃不起的不是药,主要是给不起检查费[呲牙笑][汗]
操心的真多,有没有利可赚是你担心的事情么,贵了也不行便宜了也不行,还想咋地
为什么要担心,药是超暴利的商品,别说便宜也不赔钱,就算赔钱药厂敢造假,法律惩处是干什么
猎物给猎人找理由,那是犯贱
在商言商,医者仁心
生产假药的必须判刑
又不是药店降价[doge]
仿制药其实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药效不能保证,看来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不能保证了。
重点是医院开出来多少钱
药效好多人说差了,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我感觉有时候轻微的问题稍微用点药就能压制住
担心个嘚 药物出厂价格本来就低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你担心个啥
现在老百姓看病太难了
我去泰国旅游看病免费
倾销式投标,挂羊头卖狗肉,骗老百姓熟悉手段而已,便宜药要么没有很好效果,或者副作用大,是70-80年代落后没有知识产权的旧药,以最便宜价格来欺骗病人,然后获得其他高额药价竞标权。国内药厂从90年代开始根本没有研究过任何新药,都是印度药,或者把80年代的旧药加点吃不死人的中药,换个名称美其名曰新研究中成药,然后高价出售。老百姓不是吃不起药,而是吃不了好药,都被这帮所谓的中成药坑惨了。
你要是老板,你还得养一帮工人。[笑着哭][笑着哭]
麻醉药,没集采之前一两个小时不用给一次药,集采的五分钟给一次药,你想想吧,政策是好的,但是弄点好药不行吗?
[吃瓜]药百倍千倍的利润,嫌便宜用进口的呗,自费买药,别用医保,压价是为了老百姓,药本身价格就虚高,很多药因为太便宜,几毛钱被打压,换名字卖几块十几块,
那就便宜啊,成本最多五六块钱,让他们炒的太贵了。一群傻子,要便宜了还不不买?
同样的成分,他妈的药效差的一米,医生都让去门口药店买,说医院只能进这种,效果自己看情况,不好说[笑着哭]
药价低了说质量,高了说腐败,真难伺候
只要约厂都愿意还开着就说明有钱赚,你们操心个屁,难道高价药就一定有保证?
信则有不信则无,看命吧
讨厌药多少分钱有什么用,医院才是主要的要降
有些东西可以交给国企。。加大监管力度,惩罚力度。有些钱可以正大光明的挣[呲牙笑]
那些免费医疗的国家怎么没人站出来说会影响行业的创新能力以及药品质量问题???反而在关键时刻能快速的研发出有效药物?
就怕便宜的医院不一定使用啊。
人家可以少生产
该担心个P!只能说明过去上下里外齐手,不知道搞了多少猫腻。现在只不过部分回归正常而已
消费者能买到这么便宜的?
我没觉得药便宜,反而更贵了
把那些屁用不顶的中成药踢出医保,好药适当的涨价保质量,一正一负医保绝对还能省钱!
一群人tmd都是什么心态 贵了嫌贵 便宜了怕没效果 有钱自己去买进口药去🌿
[doge][doge][doge]
没球得事了,你去买几块一片的吃就对了
药品是货真价实的暴利行业,
贵了喷,便宜了还喷,有些人真难伺候
这是一项惠民政策,国家的初衷一定是好的,造福于民,解决大家 买药贵、看病难的民生问题之一。下一步就要看看这项惠民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怎么样。
要有一定利润空间,而不是合理的利润空间。
把治疗性功能障碍ED的药免费,生育率绝对大涨[笑着哭]
比面粉还便宜,吃的好病才怪!
国家监管到位的话,我不担心
这话说的,好像高价药就真似的,那个9介疫苗还不是生理盐水?
担心有用吗
谁会做赔本买卖,光上班不发薪会有人工作吗
看看常用的儿童感冒药,咳嗽药,有便宜过吗?医保都省不了几个钱。放些不是常用药出来几分钱的给你们看看就行了。
吃便宜几分钱的药证明你没啥大问题,吃贵的离谱的药证明你不吃就差不多入土了
都不知道哪里便宜,买个感冒药没20别想
医疗和教育就应该收归国有
药还得看药效
担心什么国家给大家送福利了,难道每片1Oo元就好吗
有些人别有用心带节奏,药价高也喷低也喷。事实上集采谈判低价是经过科学测算,兼顾了药企的合理利润的。
降价不降效不?是不是以前1片药现在要10片药才有效?以前感冒剪开只买2片黑加白搞定,现在买只能1-2盒买。新药开发周期长,风险高,谁愿意投资开发?
药的成本价就是几分
担心别有用心之人煽风点火
不担心药品质量,只是便宜药根本买不到或者医生不给你开
现在是检查费贵得要命啊
一个感冒花我1000多块钱,开的几袋子药,还没好
劣币驱逐良币 药越吃越多,还不一定治病
海曲泊帕贵老百姓能吃起吗?。
担心个屁药品就研发费钱,成本本来就几分钱
一颗布洛芬比面粉价格低![笑着哭]
房地产下去了,医药也快了
药厂不赚钱 看病那么贵 ,钱去哪了?
商家如果没有利润必然导致药效降低。
低不低和普通人有啥关系?出厂价几分钱和几毛钱几块钱毫无区别,以前就学校校医便宜,出社会了药店医院哪里有便宜药?
企业利润低会减少生产批次,利润太低也不好,到时候药买不到
到了医院就不是这个价了
药商别洗
低价药有保障吗?有利可图吗?回忆一下《解热止痛散》,《小儿安》(小儿安改名后畸贵了),看看《强力银翘片》,问问印度药厂。
卖药的不降价
不用担心质量,因为没有厂家生产这药了。[笑着哭]
反正我担心。
更应该担心的是效果更好、副作用更低的进口原研药逐渐退出我国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