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彭德怀再访当年大渡河老船工,因何怒道:他们怎么能这样对你

蔡妹子 2024-10-28 15:44:57

66年彭德怀再访当年大渡河老船工,因何怒道:他们怎么能这样对你

1966年春天,年近古稀的彭德怀来到四川石棉矿视察。当得知31年前帮助红军渡过大渡河的老船工帅仕高就在医院治疗,他立即前往探望。这一重逢,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1935年,正是帅仕高和他的父亲不顾生命危险,在敌军的枪林弹雨中,协助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然而31年后的重逢,当彭德怀看到这位革命功臣居然生活困顿、衣着褴褛时,他愤然拍案而起。这次看似平常的探望,不仅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往事,更成为了彭德怀人生暮年的一个缩影。

大渡河畔的生死抉择

1935年的四川大渡河,波涛汹涌,浪花拍打着陡峭的岸壁。红军长征路上,这条大河成为了生死考验的重要关口。

国民党军队在后方穷追不舍,河面上敌人的炮火不断,形势危急万分。红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渡过这条大河,否则就会陷入被围剿的境地。

在这关键时刻,大渡河畔的船工帅仕高和他的父亲站了出来。面对红军的困境,他们作出了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选择。

帅仕高不仅自己参与渡河行动,还发动了村里会划船的年轻人共同协助。在敌军的炮火下,这些勇敢的船工们开始了一次次的渡河行动。

船桨划破浪花的声音,与远处的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帅仕高和其他船工们顶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一批批地将红军战士送到对岸。

渡河行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当最后一批红军战士安全抵达对岸时,国民党军队已经逼近渡口。

帅仕高等船工立即四散逃离。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敌军抓获,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帅仕高侥幸跑到彝区,这才躲过了一劫。

这次渡河行动,成为了红军长征路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没有这些船工的帮助,红军或许就会在大渡河畔遭遇重创。

对红军来说,大渡河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支持。这条大河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时刻。

在此之后,帅仕高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但那段惊心动魄的渡河经历,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记忆中。31年后,他与当年那位叫"湖南生"的红军指挥官的重逢,揭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石棉矿区一别三十一载

1966年的四川石棉矿区,阳光炙热。彭德怀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徒步向矿山进发。

陪同人员看着彭德怀年近七旬的身影,不断劝说他不要攀爬这么陡峭的山路。彭德怀却大步流星地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向其他人招手示意。

矿山上的高音喇叭突然响起了《毛主席派人来》。矿区的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走出来查看。

人群自发地在过道两旁排列整齐。当看到彭德怀挥手致意的身影,前排的孩子们率先欢快地鼓起掌来,大人们也随之热烈鼓掌。

走进坑道,十几个老工人正在剔除矿石上的石棉。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从部队转业的战士,曾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参加过战斗。

彭德怀主动与每一位工人握手问候。他仔细询问了矿区的采矿方法,对工人们重视安全生产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直到下午五点,彭德怀才准备下山。看到不远处冒着烟的选矿厂,他执意要去看看,婉拒了陪同人员关于戴口罩和用餐时间的建议。

参观完选矿厂后,彭德怀提出想去看看当年红军抢渡大渡河的渡口。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就在这时,一位矿区领导告诉彭德怀,当年的老船工帅仕高正在矿区医院治疗眼疾。彭德怀立刻改变行程,决定前往医院。

走进病房,帅仕高起初并未认出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当彭德怀提起"一老一少两个船工"的往事时,帅仕高瞬间红了眼眶。

陪同人员向帅仕高介绍这位"湖南生"就是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却坚持让帅仕高先坐下,自己站在一旁,代表当年的红军战士向他郑重道谢。

帅仕高讲述了当年渡河后逃亡的经历,彭德怀默默听完。临走前,他留下三盒香烟和三十块钱,叮嘱帅仕高好好治疗眼疾。

这次意外的重逢,让两位并肩作战的老战友重温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但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相见。

这场跨越三十一年的重逢,不仅是两个革命者的私人记忆,更是中国革命历程中一个感人至深的片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为革命献出青春与热血的普通人,永远值得被铭记。

浓情深夜话当年忆英雄

夜幕降临的矿区招待所,院子里传来一阵争吵声。彭德怀正在散步,循声走向大门。

眼前的一幕让他皱起了眉头:几名警卫人员正在将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往外推。那人不住地喊着要见彭老总。

"帅仕高,老朋友!"彭德怀一声呼喊,现场顿时安静下来。警卫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彭德怀快步上前,将帅仕高迎进了这处戒备森严的招待所。一路上,他搀扶着这位老船工,生怕他脚下不稳。

走进房间,彭德怀亲自倒茶、递烟,请帅仕高坐在上首。在灯光下,帅仕高面黄肌瘦的样子更加明显了。

就在白天的会面后,帅仕高向医院请了假,专程前来与彭德怀叙旧。他絮絮地讲述着这些年的生活。

彭德怀仔细打量着老友破旧的衣着,听着他谈及家中的困难。元帅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你是我们革命的功臣啊!"彭德怀的声音中带着愤怒,立即命人去请当地负责优抚工作的领导。

深夜里,地县两级的领导匆匆赶来。彭德怀没有让他们坐下,指着帅仕高的方向严肃地说:"看看,这就是帮助红军渡过大渡河的功臣。"

彭德怀当场下达指示:必须在生活上给予帅仕高照顾,保证他能维持当地中等生活水平。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当官不能先富,要为老百姓办事。"彭德怀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场的领导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落实到位。

帅仕高站起身来,想要说些感谢的话,却被彭德怀轻轻按住了肩膀。这个细节,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位元帅的为民情怀。

夜色已深,彭德怀执意要送帅仕高到大门口。两位老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慢慢移动。

"谢谢了,元帅!"帅仕高紧握着彭德怀的手。彭德怀连忙纠正道:"别这么叫,我们是一家人。"

这场深夜的会面,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叙旧。它见证了一位革命领袖对革命功臣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彭德怀一贯的为民本色。

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故事显得尤为珍贵。

当夜色渐浓,整个矿区重归平静。但这次深夜长谈的故事,却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佳话。

历史铭记英雄情满渡江人

在四川石棉矿区,彭德怀探望老船工的故事迅速传开。当地百姓纷纷传颂这位元帅的为民情怀和对革命功臣的关怀。

这次探望不仅在当地百姓中引起强烈反响,更在革命老区掀起了一股寻访老战友、关爱功臣的热潮。许多基层干部开始重视对革命功臣的生活照顾。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件看似普通的探望却被扭曲成了"罪证"。有人将彭德怀赠送的香烟和三十元钱说成是"收买人心"的证据。

这些指控很快被编入批判材料,在各种会议上被反复提及。一个关于革命情谊的感人故事,竟被歪曲成了"别有用心"的政治事件。

消息传到彭德怀耳中,这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将军终于按捺不住了。他重重地拍着桌子,声音中充满愤怒。

"老船工冒着枪林弹雨帮助红军渡河,连命都不要了!"彭德怀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被他的正气所震撼。

对于这些无端的指责,彭德怀始终保持着一个革命者的坦荡。他不断强调,关心革命功臣是每个革命者应尽的责任。

帅仕高也得知了这些传言,他多次向来访的干部讲述当年的渡河经过。每说到彭德怀的探望,老人总是红了眼眶。

在随后的岁月里,这个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它不仅仅是一段私人情谊,更成为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当地政府后来在大渡河边竖立了纪念碑,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帅仕高和其他船工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了石碑上。

彭德怀虽然遭受不白之冤,但他关爱革命功臣的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成为了见证他为民本色的重要历史片段。

每当有人提起这段往事,帅仕高总会详细讲述那次深夜长谈的细节。他说,彭老总给的不是钱和烟,是一份革命者之间的真情。

如今,大渡河依然奔流不息,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而那段革命岁月里的真情实意,却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画卷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贡献的普通人民。正是千千万万个帅仕高,用自己的勇气和担当,铸就了革命的胜利。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彭德怀探望老船工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情怀,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人民立场。它将永远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传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