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君臣流亡缅甸带来的恶果:散处各地的明军纷纷选择向清军投降

历史系的一个小学生 2023-04-06 09:47:04

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76

这个时候的朱由榔大概还在庆幸自己能够死里逃生,他根本没有想过,决定流亡缅甸,简直是下策中的下策。

首先,在缅甸暂时是安全的,可如果有一天清军大兵压境呢?缅甸国王会为了他与清军死磕吗?就算会死磕,能磕赢吗?

其次,你永历政权既然号称是明朝正统,就应该主动承担起复兴大明的重任,与清朝不死不休,这样才配得上所有抗清势力对你的拥护与支持。现在你跑到异国他乡躲起来了,从所有抗清武装和全国人民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还会认你是正统吗?你在,大家好歹还有个念想,你不在,大家坚持继续抗清的意义何在呢?

事态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自从永历君臣在缅甸安顿下来以后,散处在各地的明军便陆陆续续地选择了向清军投降。

最先投降的,是德安伯狄三品。

前面说过,永历朝廷本来的决策是要撤往四川建昌的,冯双礼和狄三品等人先行出发,就是去给朝廷的大部队开路的。

结果刚离开昆明,朝廷就改变了主意,由北上改成了西撤。冯双礼等人虽然顺利到达了建昌,却由于手里的兵力太少,已经很难有太大的作为了。

原本朝廷希望冯双礼等人能与夔东十三家的部队会合,开创抗清的新局面。夔东十三家的部队也按照原定的计划,联合对川东重镇重庆发起了反攻。没想到关键时刻内部出现了叛徒,仁寿侯谭诣刺杀了涪侯谭文,与新津侯谭弘一起投降了清军,导致这一反攻重庆的计划宣告失败。

夔东十三家反攻重庆失败以后,身在建昌的明军处境就更加尴尬了:打,打不过,守,守不住,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了。

带兵返回昆明的吴三桂看出了这支明军的窘境,再三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去招降。

虽然看不到坚持抵抗的任何意义,冯双礼仍然选择了严词拒绝,体现了自己的气节和尊严。

只可惜,冯双礼意志坚定,其他人就未必了。德安伯狄三品此前因为死心塌地效忠孙可望,被永历皇帝从侯爵降成了伯爵,心里大概一直愤愤不平,此时更是心灰意冷,对抗清前景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四月,他暗中与吴三桂联络,协商投降事宜,之后又精心设计了一个大大的阴谋,把冯双礼活捉,不远千里从建昌赶赴昆明,投降了吴三桂。

与狄三品一起降清的,还有以定北将军艾能奇的长子艾承业为首的两千多名将士。

很快,清廷的恩赏就下来了,狄三品因擒获冯双礼有功,被顺治皇帝封为抒诚侯。

这正是清廷邀买人心的一贯策略,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瓦解西南残余明军的斗志,以便能够迅速完成统一西南的任务。

降清风潮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四月十一日,在抢劫完忠心耿耿追随永历皇帝的大臣们以后,孙崇雅带着两千多名士兵投降了吴三桂。

五月十六日,叙国公马惟兴、淮国公马宝、将军马自德(已经病故的汉阳王马进忠之子),带着4337名士兵、1471匹战马降清。

五月二十八日,公安伯李如碧、宜川伯高启隆带着两千多人、三千匹马降清。

不久以后,怀仁侯吴子圣、岐山伯王会带兵4115名,扬武伯廖鱼带兵600名,征蛮后将军杨武带兵三千余名,咸阳侯祁三升带兵七千九百多名、马一千三百多匹、象三只先后向吴三桂投降。

至此,从云南各个边境地区陆续向清军投降的明军将士已经超过了三万人。经过清廷批准,吴三桂把投降的明军士兵编成了十个营,任命马宝等十位南明降将担任各营总兵,负责协助清军镇守地方、稳定局势。

选择降清的除了带兵的武将,还有一大批此前在撤离昆明的过程中选择自行脱离朝廷大部队的文臣,包括东阁大学士张佐宸、户部尚书龚彝、兵部尚书孙顺、兵部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给事中胡显等等。

这些大臣在离开朝廷的大部队以后,纷纷改名换姓躲进了山里,并没有选择立即向清廷投降,算是短暂保持了自己的气节。

随着永历皇帝流亡缅甸、散处各地的将领们陆续选择降清,这些大臣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丝大明复兴的希望了,于是也相继走上了降清之路。

对于这些长期接受儒家纲常名教教育并一直坚持到现在的读书人而言,做出投降的选择其实并不容易。我想,他们每一个人或许都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的内心挣扎吧。

说真的,能够坚持到这个份上,我们真的不能再苛责他们更多了。

4 阅读:498
评论列表
  • 2023-04-20 09:12

    满清得天下不容易,没有发生传檄平天下这样的事,汉人抵抗到习惯新发型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