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牡丹之八: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醉爱说诗词 2025-04-19 19:58:38

以诗词抚慰心灵,让心灵栖息诗词!

牡丹唐·薛涛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作者简介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她幼年随父入蜀,父亲去世后,与母亲相依为命。薛涛聪敏善辩,能写诗,知晓声律。她曾入乐籍,后脱离乐籍,出入幕府,与众多文人雅士唱和往来,如元稹、白居易等。暮年移居碧鸡坊,身着女冠服,建吟诗楼,有《锦江集》,但大多散佚,《全唐诗》收录其诗88首。

创作背景

薛涛与元稹相识相知,相别时,薛涛作《牡丹》诗赠元稹归京。诗中以牡丹喻元稹,寄托了她对元稹的深情厚意。

诗句欣赏

首联“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写起,暮春时节牡丹凋零,诗人泪湿红笺,怨恨与牡丹离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亲切感人。

颔联“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运用巫山神女与武陵渔人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与牡丹(恋人)分离的担忧,以及意外重逢的惊喜。

颈联“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写牡丹以馨香传情,诗人与牡丹彼此心灵相通,既体现了牡丹的特点,又照应前文,行文巧妙。

尾联“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将诗人对牡丹的深情推向高潮,想要在花栏边安置枕席,与牡丹在夜深人静时互诉相思,新奇而透彻。

有关故事

薛涛一生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她早年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而沦为乐伎。在韦皋幕府时,因才华受到赏识,常周旋于达官显宦之间。她与元稹的相遇相知,成为其情感生活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据说元稹慕名而来,两人倾心交谈、作诗酬答。然而,这段感情最终未能圆满,薛涛只能将深情寄托于诗中,《牡丹》便是这段情感的见证。薛涛晚年身着女冠服,在吟诗楼中度过孤寂的时光,她的才情和故事却流传千古。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即删!

0 阅读:3

醉爱说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