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旅长叛逃当汉奸,60年后女儿为他“洗白”,一审胜诉

独家故事 2025-04-18 00:00:02

在河北省东南部有一个黄骅市,该市是以抗日烈士黄骅的名字命名的。鲜为人知的是,杀害黄骅的人却是八路军的旅长邢仁甫,他不仅杀害了黄骅等人,还叛逃当了汉奸。更令人没想到是,60年后邢仁甫的女儿竟然要为父“洗白”。

邢仁甫是河北盐山县人,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二中学,早年接受过进步的教育,并在1929年入党了。邢仁甫入党之初被安 排从事兵运工作,后因组织遭到破坏他回到了家乡躲避,于1937年7月投入抗日工作。

在日军全面侵华之后,邢仁甫的家庭遭受灭顶之灾。邢仁甫在7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继母对他很好,可是日寇把他的继母杀害了,还烧毁了他家中的房屋,邢仁甫与日军有着血海深仇。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邢仁甫起初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来参加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创建工作。由于工作出色,邢仁甫担任过救国军特务团的团长等职,冀鲁一带与日军、伪军进行过多次战斗。

当时八路军的主力还没有进入冀鲁地区,邢仁甫率领游击队多次与日军作战,1938年1月,邢仁甫带着游击队围攻盐山县,县城中的100多名日军和500多名伪军都被他消灭了,此战让邢仁甫名声大噪。

1938年5月,八路军的部分队伍抵达了冀鲁地区,邢仁甫所在的队伍经过改编加入了八路军,他被任命为东进抗日挺进队第6支队的司令员,由于工作出色,邢仁甫还担任过津南支队司令员。

1941年,随着第6支队的壮大,该支队被改编为了八路军115师教导旅,邢仁甫担任旅长,黄骅担任副旅长。该旅主要活动在冀鲁边区,期间多次遭遇日军的“扫荡”,斗争环境变得日趋严峻。

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邢仁甫逐渐产生了畏战的悲观情绪,他以建立后方基地为名,在大口河的望子岛上筑起了一个“安乐窝”,邢仁甫带着几个亲信,以及女宣传员宋奎玲一起到了岛上养尊处优。

邢仁甫和女宣传员宋奎玲厮混到了一起,在岛上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逐渐引起了许多同志的不满,他把抗日物资供自己挥霍,此举引起了副旅长黄骅的重视,多次向上面反映邢仁甫的情况。

1943年5月,延安方面发来通知,要求邢仁甫暂停工作,前往延安学习。邢仁甫担心自己的罪行败露,于是他称病拖延不去延安报到,实际上是暗中策划叛变。6月30日,利用开会的机会,邢仁甫杀害了黄骅等8人。

邢仁甫带着宋奎玲和少数心腹先投靠日军当了汉奸,在日本投降之后,邢仁甫转身投靠了国民党,当上了河北第三专属的保安司令。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9年1月,邢仁甫化装潜伏进入了天津。

1950年初,邢仁甫在天津被抓获,9月7日,邢仁甫在天津被公开枪毙。然而在60年后的是2011年,邢仁甫的女儿把一位作家告上了法庭,起因是作家写文章揭露邢仁甫的汉奸嘴脸。

从历史来看,邢仁甫叛变当汉奸是板上钉钉的事,是不容篡改的客观历史。可是在一审中,邢仁甫的女儿竟然胜诉了,邢仁甫被“洗白”一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人们的声讨之中,此事最后不了了之,可见历史自有公论。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