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的苦,谁懂?
远嫁,真的是爱情坟墓吗?
有人说,远嫁的女人,就像断线的风筝,飘在异乡,幸福全靠运气。
这话听着扎心,但现实往往更残酷。
印度姑娘卡纳莎远嫁中国,本以为能和心爱的刘刚过上幸福生活,谁知,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委屈和操劳。
妈宝男,没救了?
刘刚,典型的中国式“妈宝男”。
从小被父母溺爱,事事依赖母亲,即使成了家,也改不了“听妈话”的习惯。
卡纳莎嫁过来后,刘刚更是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她,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更可气的是,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刘刚都以“我妈说了算”为准则,完全不顾及卡纳莎的感受。
这种男人,真的没救了吗?
刘刚的家庭,在中国并不少见。
父亲是工人,母亲是教师,在弟弟出生前,刘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生怕委屈了他。
可自从弟弟降生,家里的重心就转移了,父母的爱,大部分都倾注到了小儿子身上。
刘刚心里不平衡,觉得弟弟抢走了他的爱,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让他对弟弟始终无法完全释怀。
大学毕业后,刘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干脆呆在家里“啃老”。
父母看着他无所事事,心里也着急,但又舍不得责备,只能不断地给他钱,让他出去“闯闯”。
就这样,刘刚带着父母给的钱,来到了印度,投奔朋友。
在印度,刘刚认识了卡纳莎。
卡纳莎是印度高种姓家庭出身,自己也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经济独立,见识广博。
刘刚的风趣幽默,深深吸引了卡纳莎。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在相识一年后,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卡纳莎的父亲陪嫁了大量的钱财和金银首饰,给足了女儿在婆家立足的底气。
可远嫁后的生活,远不如卡纳莎想象的美好。
她需要适应新的文化,学习陌生的语言,还要照顾公婆,操持家务。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家里的一切都要以小叔子为中心,小叔子想要什么,家里人都会竭尽全力满足。
小叔子,真无赖!
卡纳莎的小叔子,简直就是个“熊孩子”。
上学期间不务正业,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无所不为。
卡纳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劝丈夫管管弟弟,可刘刚却说:“小孩子嘛,玩心重,长大就好了,你别太在意。
”
更过分的是,小叔子还经常带着女朋友来卡纳莎的店里挑选衣服,送给她们。
卡纳莎心里不舒服,和丈夫抱怨,刘刚却说:“不就是几件衣服嘛,别那么小气。
” 后来,小叔子更是变本加厉,直接找卡纳莎要钱,每次都狮子大开口。
卡纳莎不给,婆婆就骂她,丈夫也埋怨她。
为了息事宁人,卡纳莎只能忍气吞声,满足小叔子的要求。
刘刚为了让父母省心,竟然把弟弟接到家里住,让卡纳莎负责照顾他的起居。
卡纳莎简直快崩溃了,感觉自己不是嫁了个丈夫,而是养了个儿子。
她把委屈告诉了远在印度的家人,家人也束手无策,只能劝她尽快生个孩子,或许能改变现状。
卡纳莎的弟弟卡克,听到姐姐的遭遇,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到中国看看。
卡克来到中国后,亲眼目睹了姐姐的生活。
每天早上,卡纳莎都要早早起床,做饭、送孩子上学,还要照顾家里、店铺和婆家,忙得像个陀螺。
更让她心寒的是,刘刚对她的付出视而不见,反而和家人一起,把她当成免费保姆使唤。
金首饰,谁偷了?
有一天,卡纳莎准备带着弟弟出去玩,却发现自己陪嫁的金项链和耳环不见了。
她怀疑是小叔子偷的,因为小叔子经常拿她的东西送给同学。
可当她质问小叔子时,小叔子却矢口否认,还哭闹着说卡纳莎冤枉了他。
婆婆心疼孙子,狠狠地斥责了卡纳莎,刘刚也吓得不敢说话。
卡克看到姐姐受了这样的委屈,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带着姐姐离开了婆家。
在吃饭的路上,卡克忍不住对姐姐说:“姐,我看你还是和姐夫离婚吧,你一个人过也比现在强。
”卡纳莎住的房子,都是靠她自己打拼出来的,离婚后,完全可以让刘刚净身出户。
回到家里,卡纳莎得知,原来是小叔子的同学拿走了她的金首饰,同学的母亲发现后,赶紧把东西送了回来。
卡纳莎看着刘刚,心里五味杂陈。
她鼓起勇气,和丈夫坦诚地谈了一次,希望他能多理解她,不要总是偏袒家人。
刘刚听了卡纳莎的话,心里也有些愧疚。
他答应卡纳莎,会尝试着改变,希望她不要逼他太紧。
卡克看着姐姐优柔寡断的样子,知道自己劝不了她,只能无奈地告别,返回了印度。
卡纳莎最终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刚又能否真正地理解妻子?
远嫁的苦,真的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吗?
其实,婚姻需要双方的共同经营,理解和尊重是维系感情的基石。
如果一方总是付出,另一方却视而不见,那么再美好的爱情,也会走向坟墓。
远嫁的姑娘们,希望你们都能找到真正疼爱自己的人,而不是在异乡的委屈中,独自流泪。
记住,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而不是靠运气。
实在不行,离开也是一种选择,别让自己在错误的婚姻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