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崩牙驹遭香港“封杀”,洪门总会爆雷,多人被骗陷入债务危机

小猫汪汪 2025-03-05 14:42:43

曾经叱咤东南亚的澳门黑帮教父崩牙驹(尹国驹),近期因一则“禁止进入香港”的禁令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务处内部消息证实,自2024年底起,崩牙驹及其关联的“洪门总会”成员已被列入香港“不受欢迎人士”名单。

这一禁令不仅切断了其商业版图的重要支点,更牵扯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的债务纠纷与商业骗局,让这位昔日的江湖大佬深陷“晚节不保”的泥潭。

**从街头混混到黑帮教父:暴力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崩牙驹的崛起堪称传奇。

出生于澳门贫民窟的他,10岁辍学谋生,早年靠倒卖戏票、混迹街头积累第一桶金。

1980年代,他凭借狠辣手段与赌博行业深度绑定,迅速成为澳门黑帮组织“14K”的核心人物。

1997年,其势力达到巅峰——掌控澳门80%的赌场叠码权,年收入超10亿港元,甚至被媒体称为“澳葡末期的地下皇帝”。

然而,暴力终将反噬:1998年,崩牙驹因策划针对澳门警司长白德安的汽车炸弹袭击被捕,警方在其住所搜出火箭炮、装甲车、手榴弹等重型武器清单。

2000年,法院以“领导黑社会、洗钱、非法持械”等罪名判处其15年监禁,最终减刑至13年零10个月。

**出狱后的商业转型:洪门啤酒与虚拟货币的泡沫**

2012年刑满释放后,崩牙驹一改高调作风,试图通过“商业洗白”重塑形象。

他成立“世界洪门历史文化协会”,自封总会长,并推出“洪门啤酒”,宣称要打造“全球华人文化品牌”。

1. 产品硬伤:多位经销商投诉洪门啤酒“口感差、定价混乱、缺乏售后服务”,导致多地滞销,库存积压超50万箱(按每箱60元成本估算,直接损失超3000万元)。

2. 噱头大于实质:洪门总会被指与历史上的“天地会”无实质关联,仅是“借壳营销”。

2024年,该协会被澳门民政部门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其合法性遭到质疑。

3. 虚拟货币骗局:2018年推出的“洪币”曾以“24小时涨幅超比特币300%”为噱头吸引投机者,但次年即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多国金融监管机构调查,市值蒸发逾90%。

**香港禁令背后的深层博弈**

此次“封杀令”的导火索,源于崩牙驹近年频繁利用香港作为“洪门产业”的中转站。

据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披露,其团队通过虚构“洪门文化遗产项目”,向内地及东南亚投资者募集资金超2亿港元,但实际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10%。

更令人咋舌的是,2024年9月,一名浙江商人公开指控崩牙驹“拖欠50万元推广费并失联”,并向澳门法院递交诉讼材料。

这一事件引发连锁反应,超过20名经销商联合向两地警方报案,指控其涉嫌“合同诈骗”与“非法传销”。

**时代洪流下的黑帮末路**

- 法律铁拳:自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三地警方建立“情报共享、联合执法”机制,跨境犯罪打击效率提升40%。

仅2024年,港澳警方就联合捣毁14个涉黑洗钱团伙,冻结资产超15亿港元。

- 商业祛魅:新生代消费者对“江湖文化”的祛魅加速了传统黑帮商业模式的崩塌。

以洪门啤酒为例,其主力消费群体为40岁以上男性,但该群体在啤酒市场的占比已从2010年的68%骤降至2024年的32%。

- 技术围剿:区块链溯源技术的普及,让洪币等“灰色金融产品”无所遁形。

2024年11月,国际反洗钱组织(FATF)将“虚拟货币跨国监管”列为优先议题,直接封堵了崩牙驹的最后一搏。

**江湖已远,正道沧桑**

如今的崩牙驹,更多以“落魄商人”形象出现在澳门街头。

2025年1月,他被拍到独自在茶餐厅就餐,与昔日前呼后拥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名下多处房产已被抵押,国瀛集团的股权也遭司法冻结。

当媒体追问对香港禁令的看法时,他只留下一句“时代变了,我也该退了”,随即匆匆离去。

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江湖梦碎,恰如澳门回归时某位政要的预言:“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规矩’,终将在阳光下灰飞烟灭。”

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崩牙驹的结局更是一记警钟——“黑金帝国”的崩塌,或许正是社会走向法治与理性的明证。

0 阅读:30

小猫汪汪

简介:杨柳讲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