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上共产生了400多位皇帝,他们中不乏建功立业流传千古的皇帝,当然也存在极具争议的皇帝。
那么,中国历史上争议与贡献并存的皇帝都有哪些?谁的争议最大?
第六、秦始皇
说到争议,秦始皇嬴政绝对是佼佼者。论功绩,他一统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乱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这旷古烁今的功绩在历史上是独一份的存在。
但是,伴随着秦始皇建立秦朝伟业的则是无数的负面影响,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以说,秦始皇的成功是踩着无数白骨建立的。
建立秦朝以后,秦始皇修长城、建陵墓、建宫殿,这些工程一个比一个大,比如修长城,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为了修长城征发了数十万民夫,在那个各种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可以说这些工程都是民脂民膏堆出来的。
在文治方面,焚书坑儒更是让他背上了千古骂名,虽然“坑儒”这事儿历史学界还有争议,但“焚书”那可是板上钉钉的。
整体来说,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创帝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伟业,但伴随着秦始皇的争议也是客观存在的,只能说秦始皇是个复杂的皇帝,他的功过,恐怕得留给后人慢慢评说了。
第五、乾隆
乾隆作为一个在历史上出了名的长寿皇帝,不仅在位时间超长,他统治时期清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到了鼎盛状态。
说起乾隆的功绩也确实够硬,灭掉准噶尔,彻底将新疆纳入版图,他还特别注重文化事业,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成为中华文化瑰宝。
但伴随着乾隆的争议同样不小,文字狱这事儿就不用多说了,搞得知识分子人心惶惶。他晚年还宠信和珅等奸臣,导致朝政腐败,另外,他的闭关锁国政策也让中国错失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在乾隆的统治下,中国封建历史达到最后一个顶峰,但也正是他的统治成为坠落的开端。
第四、朱棣
明成祖朱棣从上位开始就伴随着争议,靖难之役就是他最大的“黑历史”,可以说,靖难之役就是一场残酷的家族内战,朱棣花了四年时间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里夺走大明王朝的江山。
掌权后的朱棣还对建文帝的忠臣进行了残酷的处理,另外,他设立东厂等特务机构也搞得朝野人心惶惶。
但不得不说,朱棣确实是个能文能武的皇帝,他靖难之役成功上位后,军事上,他五次亲征蒙古,打击残元势力,占领安南地区,使明朝疆域达到巅峰。
文治上,朱棣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他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是不可多得巨著,他还派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国威和海上实力,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国力昌盛,史称“永乐盛世”。
虽然明成祖的治国才能和雄心壮志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他开创的永乐盛世可是明朝的一个黄金时期,但他靖难之役的黑历史却是怎么也抹除不掉的。
第三、汉武帝
说起汉武帝刘彻, 他可是个公认的狠角色,汉武帝在位期间北击匈奴,打通西域,设立郡县,把汉朝的版图扩大了好几倍,论功绩绝对是够硬。
但话说回来,汉武帝开疆拓土固然是伟业,但也不能忽略这开疆拓土背后的代价。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在位期间军费开支高达数亿钱,与开疆拓土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百姓因此大受影响,怨声载道。
而到了汉武帝晚年,他搞的这出“巫蛊之祸”牵扯了数万人,连太子刘据都自杀了,把整个大汉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开疆拓土、扬大汉国威,这是汉武帝,穷兵黩武、巫蛊之祸,这也是汉武帝,只能说,汉武帝是个有雄心的帝王,他的功很耀眼,他的过也很扎眼。
第二、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他从一个乞丐开始一路逆袭,最后竟然开创了大明王朝当上了皇帝,论传奇程度,这绝对是历史上独一档的存在。
然而,当上皇帝后朱元璋风评开始急转直下,朱元璋是一个痛恨贪官污吏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度喜欢猜忌的人,这就造成了他严苛的驭下风格,虽然有效地震慑了贪官污吏,但也造成了不少冤案。
特别是到了他晚年时期,猜疑心态更是加重,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等,涉案人数多达数十万,导致许多人无辜惨死。
朱元璋确实是个狠人,不然怎么能建立大明王朝?但他维护皇权这一手玩得太过火,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争议。
第一、杨广
隋炀帝杨广,他可是个争议不断的主儿,如果要搞一个“昏君榜”排名,杨广肯定名列前茅,但另一方面,要论谁被误解得最深,杨广还得拿第一。
单论功绩,他主持开凿京杭大运河、完善科举制,这都是功在千秋的伟业,尤其是京杭大运河,对后世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话说回来,隋炀帝的这些功绩,那也是建立在无数百姓的血汗之上的,开凿大运河征发了数百万民夫,巡游江南、修建宫殿、三征高句丽也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最后一次出征高句丽正是因为起义不断而被迫终止。
隋朝大业年间,整个隋朝在册人口有四千六百多万,到唐朝建立时只剩下一千二百多万,全国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战乱和饥荒。
公元618年江都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这也宣告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从建国到灭亡,总共才三十八年,两任皇帝打下的基础太薄弱,而杨广又太心急,他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最终却撑死了自己。
可以说,杨广是个矛盾的人,他有皇帝应该具有的战略眼光与魄力,却唯独缺少了沉稳和耐心,他的急功近利,害苦了自己,也害苦了大隋。
但话说回来,杨广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了削弱关陇集团的实力,他的雄心壮志是值得尊敬的,只可惜,步子迈的太大了。
杨广再进一步就能进入“千古一帝”的讨论行列,可惜一步之差进入了昏君排行榜,从此声名狼藉,说他是争议最大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
杨广实至名归,立科举开运河利民立国,但失败了,被黑的挺惨,李家也是门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