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为何要选择跳楼自杀?

呱呱看国际 2024-01-20 06:26:2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馆长微鉴

编辑丨馆长微鉴

“主席,主席,出大事了!”

1966年3月18日下午,毛主席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他的秘书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主席一听,赶紧放下手中的文件。他知道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秘书是不会这么焦急的:“什么事?”

“罗瑞卿同志,他,他跳楼自杀了!”

即便是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的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吃了一惊。只见秘书脸上也是一脸难以置信的神色,明显搞不懂为什么罗瑞卿会突然寻短见。毛主席赶紧问道:“送医院了吗?人还好吗?”

秘书点点头:“已经第一时间送医了,抢救了几个小时,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

毛主席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人没事就好。”随即吩咐道:“把汪东兴叫来。”

秘书点了点头出去了,毛主席则陷入了对罗瑞卿的回忆之中。听到罗瑞卿试图自杀的消息,毛主席也感到不可思议。他向来看重罗瑞卿,还亲切地称罗瑞卿为“罗长子”。因为罗瑞卿是个大高个,足有一米八二,站在毛主席身边就像是要扛住责任的样子。毛主席还曾打趣道:“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放心了,天塌下来由他顶着!”

那么,罗瑞卿作为首任公安部长和开国大将,怎么就要自杀了呢?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几个小时之前。

3月18日上午,罗瑞卿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照片出神。他沉默良久,最后提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随后往阳台望去。

旁边的书房里则坐着他的妻子郝治平,郝治平同样是一名优秀的干部,她的这个名字是“治国平天下”的意思。这段时间看到丈夫情绪低落,郝治平也很难过。她向丈夫推荐了一部小说,让他看看,希望这部有趣的小说能让丈夫高兴起来。

然而此时的罗瑞卿哪有心情看什么小说呢?他在开了几次会之后深受打击,心中郁结着万千苦闷,不是笑一笑就能缓解的。当年在战火纷飞的时候,罗瑞卿照样能静下心来看书。但此时他心神不宁,脑海中全是自己的名誉问题,已经什么东西都看不下去了。

罗瑞卿想找人倾诉,但会议的许多内容都是机密。出于保密原则,他又不能向家人透露。最后罗瑞卿万念俱灰,感到自己无路可走,还不如自我了断。他将妻子赶到了书房,自己一个人留在了办公室,说是有机密文件要处理。

但实际上,罗瑞卿却是在写自己的遗书:“治平,会议的事情没告诉你,因为我要遵守纪律。现在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不要伤心,好好照顾自己,也照顾好孩子们,告诉他们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永别了!”

写完后,罗瑞卿便推开门,来到了阳台。望着远处绚烂的风景,罗瑞卿感到有些遗憾,但他没有过多留恋便一跃而下。郝治平听到动静,赶紧过来查看,却发现丈夫已经跳楼。

幸运的是,罗瑞卿是在三楼,楼层不高,也没有摔成致命伤,并且被及时发现。大家第一时间就将罗瑞卿送往医院抢救,总算将他救了回来。开国大将自杀可不是小事,众人赶紧向中央报告,接下来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1966年,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跳楼自杀?

罗瑞卿究竟遭受了什么委屈,又为何要自杀呢?

罗瑞卿曾担任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为中国的安全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罗瑞卿当然也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他担任公安部长多年,在工作中还是有过失误,在部分事件中出现了误判。

但要做事就有犯错的可能,更何况罗瑞卿需要处理的事务如此纷繁复杂。这些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并且在当时就已经解释清楚。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曾对罗瑞卿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没有追究他的失误。然而在1965年,风暴前夕,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又把这些事挖了出来,作为攻击罗瑞卿的理由。

当时特殊时期还没有到来,但罗瑞卿已经隐隐约约地预感到,一场风暴正在形成。很不幸的是,罗瑞卿就成为了这场风暴的第一个受害者。罗瑞卿当时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位置极为关键,又深受毛主席的信任,也因此被某些人视为了自己达成目的的障碍。

1965年12月,罗瑞卿当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还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解除了党政军一切职务。他的错误也被人大肆宣扬夸大,甚至有人说他这就是故意为之,还给他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而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1965年12月的那次会议。

这天,罗瑞卿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某人办公室的绝密电报,让他立即赶去上海参与一场紧急会议。罗瑞卿意识到即将有大事发生,便叮嘱郝治平注意言行,不要乱说话,不要让孩子们乱跑,最近可能会有些风波,随后便匆匆离开了。

到了上海后,罗瑞卿才发现这场所谓的紧急会议其实并没有讨论什么重要的问题,只是讨论一些普通的行政事务。他大惑不解,既然没什么紧急的事情,为什么要把他从北京叫过来,还如此急迫?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这个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是不能轻易离开岗位的。

但会场里没有人回答他。罗瑞卿惊讶地发现:与会众人似乎都对他十分冷淡,无论是会上发言的时候还是中场休息的时候,都没几个人愿意理他。罗瑞卿发言也往往无人回应,就好像大家都没听到他说的话一样,让他极为难堪。

罗瑞卿很郁闷,难道此人专门把他叫过来,就是为了羞辱他的?直到有一名干部把他留下来单独说话,他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此人此时野心已经日益膨胀,想要尽可能在各个关键岗位上安插“自己人”。罗瑞卿作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自然受到了此人的重点关注。此人曾试图拉拢他,但罗瑞卿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坚持秉公处理,没有配合此人的行动,这就让此人十分恼火。

见罗瑞卿不肯服从自己,此人便开始对他进行打压。这次会议实际上也是此人对他的一次暗示,警告他不要和自己作对。

得知真相后的罗瑞卿十分气愤,自己并不想卷入这些斗争中去,难道仅仅因为不肯站队,就要遭到打击?在会上,面对众人的“指控”,罗瑞卿据理力争,表示自己从未参与过这些事情:“你们这些指控都是捏造出来的,我无法接受,一定会向中央解释清楚!”

随后,罗瑞卿返回北京,试图向中央说明情况。然而他发现北京的政治气氛也发生了转变,他总是四处碰壁,几次想找毛主席、周总理说明情况,却总是莫名其妙地被人拦截,随后他更是被解除了党政军的所有职务。

此时又出现了许多针对罗瑞卿的谣言,某些心怀不轨之徒趁机中伤罗瑞卿,说他并不忠诚。这种对名誉的侮辱是罗瑞卿所无法忍受的,但他又无法与这些人抗衡。最后,绝望的罗瑞卿选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得知罗瑞卿自杀后,毛主席第一时间喊道:“叫汪东兴来!”

毛主席为什么会找汪东兴来呢?汪东兴又会跟罗瑞卿说什么呢?他能让罗瑞卿重新振作起来吗?

毛主席听工作人员汇报完来龙去脉后感叹道:“长子啊,再困难也不能做傻事啊!”

汪东兴来了后,他又叮嘱汪东兴说:“你去看看罗长子,对他说,我一直是相信他的,让他放心,不要再冲动了。这件事情上,我和中央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的。”

汪东兴领命而去,他是中央办公厅主任,既负责管理秘书工作,又负责管理警卫工作,同时还担任公安部副部长,深受毛主席的信任,此时让他去劝解再合适不过。并且汪东兴和罗瑞卿还有交情,汪东兴担任过公安部副部长,两人也有不少共同话题。

汪东兴赶到医院的时候,发现罗瑞卿形容枯槁,精神状态很差,完全没了当公安部长时的精神。郝治平则在一旁削着苹果,脸上还有泪痕。罗瑞卿见汪东兴进来,艰难地抬起头,似乎是想坐起来,汪东兴赶紧让他躺下。

随后汪东兴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罗瑞卿同志,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看看你,你的身体好些了吗?”

罗瑞卿点点头:“是我一时糊涂,让党中央和毛主席担心了。”

但汪东兴知道,罗瑞卿的心结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开,便向他转达了毛主席的意思:“党中央和毛主席都是信任你的,大家知道,你一直是忠诚的。希望你不要再做傻事,组织一定会还你一个清白的,现在你好好休养身体就好。”

罗瑞卿这才释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眼中也有了光亮:“我明白了!我一定不辜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嘱托!”

汪东兴和罗瑞卿谈话时,郝治平为了避免听到机密,主动出门了,因此她并不知道丈夫和汪东兴究竟谈了什么。不过当她回来时,却发现罗瑞卿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再也不说那些消极的话语了,并且还有了食欲,偶尔还开个玩笑。

于是,罗瑞卿的身体逐渐恢复了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正在养病,罗瑞卿反而躲过了随后的风暴,并在特殊时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同时他也一直牵挂着毛主席,当年罗瑞卿就是长期负责毛主席的保卫工作的,是毛主席最信任的卫士之一。对他而言,毛主席已经不仅仅是他的领导,同时还是他的朋友和精神导师。

1975年,罗瑞卿终于恢复了工作,担任中央军委顾问,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军事岗位上。但仅仅一年后,毛主席就去世了。毛主席去世当天,已经年过七旬的罗瑞卿泪流满面,并一次又一次地用头撞击着墙壁,可见他悲痛到了何种地步。

而在毛主席去世两年后,罗瑞卿腿疾复发,不得不前往联邦德国治疗腿疾。可惜的是,手术后罗瑞卿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他的传奇一生也画上了句号。或许,罗瑞卿是回到了毛主席身边,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了。斯人虽逝,浩气长存。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馆长微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9 阅读:2570

呱呱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