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整劲”的内涵实意

功夫油子 2024-08-18 17:11:30

在武术修炼的探索中,一个显著且亟待克服的弊端,便是过度依赖肩颈部位的拙力。武术,其本质核心乃格斗技艺,格斗过程中力量的运用自是不可或缺。然而,内家拳法所崇尚的,乃是摒弃粗笨之力,追求更为精妙的力量运用之道。两者共通之处在于均依赖肌肉力量,但其分野则鲜明地体现在力量的运用方式与发力部位上。

一般而言,普通人习拳往往倾向于以双臂之力为主,即所谓“两膀子力气”,这种发力模式主要依赖大臂与小臂肌肉的收缩,同时需颈、肩、胸背等部位的肌肉紧张收缩,隔膜上提,胸腔憋气,以此作为上肢发力的力学支撑点。此方式下,下半身的力量难以有效整合与释放,形成了末梢带动根部的发力模式,导致内压积聚于胸部,自我感受常为胸部前挺、紧绷,颈部僵硬,行拳时腰部虽挺然却缺乏弹性与支撑力,长此以往,极易诱发多种健康问题。

若在此基础上强求力量对抗,实则仅是大臂与胸背部肌肉的僵硬对抗与撕扯,全身肌肉紧绷以支撑上肢动作,犹如老式坦克需静止方能发射炮弹,练习者虽自觉力量充沛,上半身感受强烈,然一旦实战应用,则发现力量难以有效释放,缺乏穿透力与杀伤力,对手仅感轻微推搡之力,此即所谓“力气捆身”。此外,此种发力方式还易导致中节(丹田区域)空虚,上下身动作脱节,身体缺乏主动协调性,移动多依赖腿部拖拽,单独出拳时需刻意借助踏地、跺脚等动作以求整体协调,实战中一旦遭遇截腿等技法,即感不适,更难以展现出如鬼魅般灵动、野兽般协调的身法。

反观真正的内家发力,其核心在于将内压集中于腹部,通过髋关节(引领下半身)与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协调运动,驱动全身力量的整合与释放。此中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即腰腹肌的均衡收紧,内压增强,为腰椎的微妙运动提供坚实的内在支撑;以及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旋转基点,脊椎为动力轴线,腰、腹、股部肌肉协同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节节贯通,最终传递至双手。如此,方能实现力量的高效整合与释放,展现出内家拳法独有的力量美学与实战效能。在探讨武术精髓时,我们常能感受到一股源自尾闾(或称丹田深处)的磅礴力量,犹如龙卷风般汹涌而起,瞬间绷紧双腿之筋脉,迫使双脚紧抓地面,以免被这股内在力量凌空拔起。此等修炼,旨在不断增强,直至十趾难以遏制这股磅礴之力,方显形意拳“无腿胜有腿”、“暗腿隐现”、“步出即腿用”之真谛,实则是腰部作为力量源泉的极致展现。

前辈高人之所以能手足技法自如转换,实则是基于对身体综合素质的极高要求。这要求全身筋膜(涵盖胸背腰腹至裆胯)需具备非凡的伸展性,同时骨节间关节囊亦需具备足够的韧性与强度,以实现内在骨架的浑然一体。在此过程中,隔膜下沉、裆胯上提、腰椎后倚并适度拉开,共同构筑了丹田区域的中空而内实之态,仿佛两胯间夹持一充气饱满之巨球,此球又紧密环绕肋骨,为髋关节与腰椎的灵活运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力量能够顺畅上传至肩背,直至四肢末梢,从而赋予身法以浑厚之劲力。

整劲,作为武术中区别于外家拳局部力量的概念,强调的是整体协调与力量的统一。在心意拳的修炼中,整劲的形成离不开对身体的对挣拔长训练。行功走架时,需以意念引导身体达到极致的舒展与放大,日积月累之下,自然能达成抻筋拔骨之效。习练者需将拳架打得圆满无缺,动作与意念均需精益求精,方能观察到其腋下与膝后大筋异于常人的显著拉伸。因此,整劲之修炼,核心在于抻筋拔骨与长筋腾膜的不懈努力。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习惯使然,形成诸多不利于养生与技击的肌肉收缩与胸部用力模式(如横膈肌紧张),此等现象虽在生产活动中或有所益,却与武术修炼及养生之道背道而驰。为纠正此弊,站桩成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站桩之初,重在精神之松静集中,以达形体之自然放松,同时构建合理的身体间架,此即“敛神听微雨”之境,强调松静自然之要义。通过似坐非坐、似展非展等意念诱导,促进胸腹部之放松,其余意念则旨在消除拙力,进一步促进形体的全面放松。在深入探讨站桩时,我们需明确一个核心原则:唯有深刻理解其要义,方能避免盲目固守形式。

不过如果单纯追求放松,很容易陷入到“懈”中。

1 阅读:17

功夫油子

简介:拳油子一枚,要通过传统健身方式让百万人站桩练拳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