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上,总有一些人与地点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在那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流传千古。冯玉祥和泰山,就是这样一组不可分割的名字。冯玉祥,这位被誉为“布衣将军”的爱国将领,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两次隐居、讲学、以及最终的安息之地,都在这座山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冯玉祥与泰山的缘分始于1930年中原大战后的那段动荡岁月。面对政治的风云变幻,冯玉祥选择隐居,先后两次踏上泰山这片圣地。第一次隐居是在1932年3月至10月,第二次则是从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这两次隐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休憩,更是心灵上的沉淀和力量的积蓄。
在泰山,冯玉祥住在普照寺,并在三阳观、红门关帝庙等处设立办事机构。他带着夫人李德全及子女,还有部分幕僚随员和旧部手枪团,共500余人,一同上山。在泰山的这段日子里,冯玉祥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开始系统学习革命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为他日后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32年6月20日至7月15日,冯玉祥的泰山隐居生活迎来了一段重要的插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达应冯玉祥之邀,来到泰山讲学。这次讲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启蒙。
李达在五贤祠为冯玉祥及夫人李德全,还有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讲学方法多样,包括讲授、自学和讨论。李达还向冯玉祥推荐了当时最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类和哲学类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这些著作,对冯玉祥进行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其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李达的讲学,使冯玉祥对中华民族复兴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他在日记中写道:“李达为我讲授列宁主义,他讲得非常好,每到他讲课时,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这次讲学,无疑在冯玉祥的世界观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受到李达讲学的影响,冯玉祥的民族复兴思想逐渐成熟,他认识到只有信辩证的唯物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于是,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积极投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斗。
1932年10月,冯玉祥受旧部吉鸿昌之邀,赴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总司令。他率部抗日,曾一度收复失地,大振民心。然而,在中央军和日军的内外夹击下,“同盟军”最终瓦解。尽管遭遇了挫折,但冯玉祥的爱国情怀和抗日决心从未动摇。
在泰山隐居期间,冯玉祥还积极营救、掩护抗日志士,出资办义学、慰农户、修石桥、建凉亭、种苹果、凿清泉。他与泰山民众相处甚洽,被当地百姓亲切地呼为“老先生”。这些事迹,无不彰显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本情怀。
冯玉祥与泰山的缘分,不仅在于他的两次隐居和李达的讲学,更在于他最终的安息之地。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在乘船返回国内参加新政协会议途中,不幸在苏联港口敖德萨附近的海域遭遇火灾,与女儿冯晓达一同罹难。消息传来,举国震惊。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从未忘记这位“置身民主,功在国家”的著名将领。经过多方协商和努力,冯玉祥的骨灰最终被安放在泰山西麓的大众桥旁。1953年10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了冯玉祥骨灰安放仪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高悬于墓前,表达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冯玉祥的墓地采用泰山花岗石砌成,远望巍巍似石墙。墓壁正面中央嵌有他的侧面浮雕头像,上书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题写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大字。下方为一块黑色磨光花岗石,刻有冯玉祥自题诗《我》。这座墓地,不仅是对冯玉祥一生的最好纪念,更是他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永恒象征。
冯玉祥与泰山的情缘,是一段充满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传奇故事。在泰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力量的源泉。他的两次隐居、李达的讲学、抗战前线的英勇斗争以及最终的安息之地,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冯玉祥的泰山情怀,不仅仅是对这座山的热爱和敬仰,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当我们站在泰山之巅,俯瞰这片壮丽的山川大地时,不禁会想起那位曾经在这里隐居讲学、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冯玉祥。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流传在泰山之巅,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冯玉祥与泰山的故事,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篇章。在这段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将领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也看到了一个民族英雄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冯玉祥的泰山情怀,不仅仅是对这座山的热爱和敬仰,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