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的北征:一场保命之战给汉朝带来的结果

跃祥说历史故事 2025-02-01 11:02:4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汉朝史:第八十六篇.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被封为车骑将军,率领大军出击北匈奴,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深刻影响了东汉的历史。

回顾历史,西汉时期匈奴部族内乱,形成了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两大势力。呼韩邪单于选择南下,与汉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为南匈奴。而留在北方的匈奴则成了汉朝的隐患,时不时来犯,令朝廷忧心忡忡。

东汉和帝刚刚继位时,漠北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饥荒肆虐,民众苦不堪言。已经归附汉朝的南匈奴看准机会,向汉帝请兵北伐,企图吞并北匈奴。光武帝刘秀时期,虽然有过消灭北匈奴的计划,但由于国力衰弱,最终未能成行。到了和帝刘肇时期,经过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东汉的国力已经恢复,朝廷要彻底解决北匈奴的干扰。

刘肇:4岁被立为太子,9岁登基,

此时,和帝年仅九岁,朝政大权被太后和外戚窦氏掌控,表面上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涌动。北匈奴虽然是隐患,但他们此时也自顾不暇,北匈奴威胁并不大。于是,朝中关于是否出征的争论愈演愈烈。

在汉章帝去世时,刘氏宗亲前来吊唁,其中一位都乡侯刘畅深得窦太后的欢心。窦宪担心刘畅会与自己争权,派刺客将其杀掉,并嫁祸给刘畅的弟弟。没过多久刺客被抓,供出受窦宪指使,窦太后震怒,将他软禁。

为了保命,将功顶过,窦宪自请出征匈奴,窦太后同意了他的请求。永元元年七月,窦宪被任命为北征主帅,带领四千骑兵与南匈奴部众在涿邪山会师。

窦宪大胜匈奴,从此漠北再无踪影

窦宪与副帅耿秉整合了万余精锐骑兵,兵分三路,在稽落山附近将北匈奴合围,成功击溃敌军,斩杀万余人。单于在混战中逃走,北匈奴的残部纷纷逃命,窦宪追击至今外蒙古的乌布苏诺尔湖一带,最终使得八十一个部落、近二十万人投降归汉。

窦宪:功高卫霍,祸比王莽

窦宪从一个被软禁的权臣,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汉的功臣。他率军袭三千余里,登上北匈奴的腹地燕然山,命班固撰写铭文,记录这次出征的辉煌战绩,这便是后世所称的“燕然勒石”。

东汉窦宪:燕然勒石灭匈奴,功绩比肩霍去病

然而,随着窦宪的封侯进爵,外戚的权力反而成为了王权的最大威胁。窦太后把持朝政,窦宪在朝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根本不把少年天子刘肇放在眼里。最终,刘肇忍无可忍,铲除了窦宪及其党羽。短短三四年,窦宪从人生巅峰跌入谷底,成为了历史上集功臣与罪臣于一身的人物。北击匈奴本是窦宪的保命之计,却意外成就了一段传奇。历史的推进往往是个人野心与欲望的副产品,这场君臣之间的博弈,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