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征:红四方面军从离开川陕,到与中央红军会师前,在干啥?

高升评历史 2024-10-04 09:32:34

揭秘长征:红四方面军从离开川陕,到与中央红军会师前,在干啥?

1935年6月,川西北的群山中,两支红军主力即将胜利会师。然而,就在这历史性时刻的前夕,一场惨烈的战斗在达维镇附近爆发。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三营的60多名将士,为了扫清道路,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两军会师的胜利,却永远失去了与战友相聚的机会。这些无名英雄的牺牲,成为红军长征史上最令人心痛的一幕。

【历史性的会师时刻】

1935年6月12日,夹金山下的达维镇沸腾了。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终于翻越了这座终年积雪的高山,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镇。在木城沟,他们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战友——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的将士们。

两支英雄部队胜利会师的消息,如一股暖流迅速传遍了整个红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这欢欣鼓舞的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生死攸关的冲刺】

要说这个故事,得从几天前说起。那会儿,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正在向懋功方向急行军。蒋介石早就得到了风声,吓得魂不附体。他火急火燎地调兵遣将,下令邓锡侯等部“兼程前进”,务必抢在红军前头占领懋功。

可咱们的红军将士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一路且战且进,打得那些来阻击的敌人屁滚尿流。6月8日,他们终于攻下了懋功县城。这可把敌人给急坏了,连夜又调来了一批生力军。

就在两军即将会师的前夕,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三营在巴朗一带遭遇了敌人的伏击。营长陈玉清二话不说,一声令下,全营将士如猛虎下山,向敌人发起了冲锋。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可咱们的红军小伙子们硬是顶着枪林弹雨往前冲。有的负了伤还坚持战斗,有的背着受伤的战友继续冲锋。最后,陈玉清营长和6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为两军会师扫清了道路。

【红军的动人时刻】

要说红军准备迎接中央红军的情景,那真是感人至深。从总部到基层连队,从前线到后方,到处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

战士们自发组织起来,有的上山采石头熬盐,有的剪制皮衣,有的编织毛衣毛袜。徐向前后来回忆说:“每件慰问品都渗透着对一方面军的兄弟情谊。”这话说得一点不假。

你别看这些红军小伙子们平时打起仗来威风凛凛,可一说到要迎接中央红军的兄弟,一个个都跟过年似的兴奋。有的战士连续几天不睡觉,就为了多做几双草鞋;有的把自己仅有的一件棉衣拆了,给中央红军的同志们做背心。

老百姓们也不甘落后。他们纷纷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有的送粮食,有的送布匹,有的甚至把自家的年猪都牵来了。一时间,整个川西北地区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一场惊心动魄的西进之战】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红军是怎么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一路杀到川西北的呢?这里头可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故事。

打个比方吧,那阵子的红四方面军,就像是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蒋介石调集了大批人马,企图在涪江一带把红军围得死死的。可张国焘、徐向前这些红军的老狐狸们可不是好捉弄的。他们一合计,决定实施“松理茂计划”,就是要向松潘、理县、茂县等地进军,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计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红军面前横亘着险峻的北川河谷,那地方就跟一道天然屏障似的,敌人在那儿布下了天罗地网。更别提那土门要塞了,那可是川西北的咽喉要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红军的将领们可没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个妙计。先是佯攻伏泉山、千佛山等制高点,装模作样要打成都,把敌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然后趁敌人不备,突然转向,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土门要塞。

5月15日那天,红军发起总攻。那场面,啧啧,真是惊天动地。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不要命地往上冲。有个小战士,才15岁,爬到半山腰就累得喘不过气来。旁边一个高个子二话不说,把他往背上一背,继续冲。还有个营长,腿上中了弹,愣是趴在石头上继续指挥战斗。

就这么拼命三郎似的打法,红军终于在当天攻下了这个“川西北的咽喉”。这一仗打下来,可把敌人吓得不轻,连夜撤退,给红军打开了向西进军的大门。

1935年6月12日,两支英雄的红军终于在达维镇胜利会师,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有人说,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革命意志的胜利。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这条道路,就像是一条通向胜利的红色丝带,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1 阅读:134

高升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