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一号,疫情封闭的第五天。
刚开始说是封闭三天,但是,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这五天的日子过得平淡,吃得清淡。
每天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闹钟因没电而停止了摆动,我也没着急给它充电,反正这几天也用不着它,只要做核酸的人们来之前做好准备就行了。做核酸的时间也不确定,昨天下午一点多才来人。当时,我正准备睡午觉,突然,听到急促而又震天响的敲门声。吓得我心脏病差点儿犯了。我以为外面天塌下来了。一边气急败坏地开门,一边埋怨心脏都从嘴里跳出来了。
说到犯病,这几天最怕的就是,一些慢性病急性发作。一个人在家第一出不去,第二没人送医院。就像前段时间犯胆囊炎那样疼的话,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这几天万事都是小心翼翼的。把一些常用的应急药品,都拿出来放在了明处。尤其是吃饭的问题上绝对不敢马虎。平常我的饮食也是很清淡的,一不吃肉,二不吃鸡蛋。尤其是这几天,第一食材不多,第二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所以,吃得更是相当清淡了。主食就两种,一米饭,二家常饼。一天三顿饭,这两种食物轮番上。菜就是土豆白菜、木耳、白萝卜轮番上阵。木耳炒土豆片,清炒土豆丝,酸茄子炒土豆丝,油煎土豆条,干炒木耳,白萝卜汤,炖白菜等。还有自己腌的三种咸菜。我所做的所有菜里,调料只有两种,一清油,二盐。别人看了就是清汤寡水,而我吃得特别香。
今天做炖白菜里又吃出了童年的味道,心里很高兴。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虽然没有吃过什么山珍海味,但是,东西南北的美食也吃过一些,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那清汤寡水的菜。就拿咸菜来说,这些年我从网上和其他地区的朋友那里也学了不少花样,放各种调料腌,但是,不仅没有小时候妈妈腌的好吃,而且很多时候几天就坏了。小时候的咸菜吃大半年也从没有坏过。也没放过什么防腐剂。
小时候我们家的咸菜种类还算丰富。所有的咸菜里只放一种东西——盐。
一过立秋,我奶奶和我妈就忙着腌咸菜。刚开始是韭菜花,辣椒沫子,两种茄子,一种是把茄子煮的软一些,晾凉后怼碎了,放上香菜碎,蒜泥,葱花,青红辣椒,还有煮熟的南瓜块和煮南瓜的水一起放进去,几天就变得黄灿灿的了,味道咸中带酸,非常好吃,我们叫腊菜。还有一种就是把茄子煮的稍微硬点儿,晾凉后在每一个茄子里放进一瓣蒜,在缸里摆一层茄子撒一层盐,也是非常好吃的,我们叫整茄子咸菜。这两种咸菜我现在也腌,酸茄子基本全盘继承了我妈的腌制方法,味道也和我妈腌的差不多。第二种,我略略改革了一下,就是把茄子蒸熟后,切成两半,中间夹蒜泥香菜和青红辣椒做成的馅儿。味道比我妈做的口味重些。
此外,园子里的菜快罢园的时候,我妈就着急腌一缸大杂烩,刚开始的时候,会切点儿圆白菜、胡萝卜、芹菜、葱等拌起来腌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从园子里不管捡到什么菜洗完都扔进咸菜缸里,有整根黄瓜、豆角、整块的胡萝卜、辣椒、成捆的韭菜、留种的老西葫芦等等,就连做菜剩的圆白菜根儿都有,还有起完土豆后,挑出一些小土豆煮熟了也放进去。其中我最爱吃是土豆和韭菜。
深秋时节,芥菜下来后,还要单独腌一缸芥菜和芥菜叶子。芥菜叶子咸菜冬天跟黄豆一起炒了,当饸络面的卤子非常好吃。
有了这么多咸菜后,我们家冬天的早饭就很少做菜,最多熬个黄豆汤。
我上高中的时候住学校,条件很艰苦,一周的菜基本上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咸菜。我们周六日回家的最大目的就是吃两顿有菜的饭,然后,装点儿够吃一周的咸菜酱。家长们对我们这些在外的孩子也会偏向一些,每周都给炸点酱,炒点儿好吃的咸菜。拿到学校后,大家交换着吃,谁带的咸菜酱好吃,谁的就最先吃完。那时,可谓是尝遍各种咸菜酱啊!印象最深的是刘龙棠家白菜胡萝卜丝咸菜,那切得堪比发丝,真叫丝,味道也是好极了。还有就是王莲花和我家的酱,在上下届几个女生宿舍里也是传扬美名的。还有白玉娥家的芥菜干咸菜,好吃到可以当零食啃。
这几天的隔离生活,有限的食材让我的饮食回到了青春时代。一个多月前腌制的两种茄子咸菜,还有一盆白菜为主的大杂烩咸菜,让我回想起来很多过去的时光。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下午订的白菜芹菜等都给送来了,本来已经躺下写文章的人,又起来腌了一盆咸菜。我算了一下,就算没有其他菜,这些咸菜也足够我度过难关了。
简单的生活为别人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没有制造太多的垃圾,五天以来,只让人倒过一次垃圾,而且只有小半袋子,里面只是几个牛奶袋子和一点儿土豆皮。
所以,还是那句话,过极简生活,给自己给他人少制造麻烦。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