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远不如恭亲王,为何最终继位?一场皇权争斗背后的关键人物

星空影视菌 2024-12-18 18:06:56

引言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清朝迎来了历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皇位更替。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这两位在性格、能力上各具特色的皇子,展开了一场隐秘却激烈的较量。最终,奕詝登上皇位,成为咸丰帝,而各方面都占优势的奕訢却只被封为恭亲王。为何咸丰帝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是性格、情感的胜利,还是师承、策略的较量?一切的答案,或许要从道光帝的决策和两位关键人物的暗中推动开始寻找。

储位之争,两位皇子的明暗对决

道光帝晚年的清宫深处,暗潮涌动。一场关于皇位继承的争夺在两个皇子之间悄然展开。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这两位年龄相差仅一岁的兄弟,表面上和睦无争,实则背后暗暗较量,争夺父皇的青睐。这场储位之争既是两人性格和能力的较量,也是清朝皇权更替制度的一次深刻体现。

奕詝和奕訢的性格与能力截然不同,注定了他们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竞争之路。奕詝从小体弱多病,脸上因年幼时患天花留下麻点,再加上曾在狩猎中坠马,导致腿部留下轻微残疾。这样的身体状况,让他显得较为内向,也缺乏弟弟奕訢那般活力四射的形象。而奕訢却被誉为“鬼才”,从小便聪慧过人,文武兼备,不仅在书法、骑射上卓有成就,甚至喜欢发明一些小器械,在宫中被称为“鬼子六”。

两人的较量最早体现在他们与父亲的互动中。道光帝十分重视对皇子的教育,他希望通过各种考察找到一个既仁孝又有才能的继承人。因此,除了学习四书五经、治国理政外,皇子们还要定期参加狩猎、祭天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这两位最具潜力的继承人,狩猎成为了道光用以观察他们性格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有一次,道光帝带着奕詝和奕訢来到南苑围场,亲自监督两人的表现。奕訢一展长处,不仅骑术娴熟,更箭无虚发,不一会儿便捕获了好几只兔子和一头鹿,赢得随从们的阵阵喝彩。然而,奕詝却显得手足无措。他不仅没能射中一只猎物,甚至一箭未发,始终在围场中徘徊不前。道光看到这一幕,起初十分不解,便亲自问他为何如此。奕詝面带愧色,按照师傅杜受田的指点缓缓说道:“时值春季,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

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让道光深感欣慰。他赞扬奕詝:“此真帝者之言!”在他看来,这样的回答展现出仁慈之心和宽厚之德,是一位未来君主应该具备的品性。而奕訢虽然在狩猎中表现出色,却因过于注重结果而被忽略了情感的表达,显得锋芒毕露,未能打动父亲。

除了性格的差异,两人在面对道光的晚年考验时,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道光三十年初,道光帝身体每况愈下,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再次召见两位皇子,进行最后的考察。

这一次的考验更加隐晦而复杂,是对两人政治智慧与情感表达的双重考量。

按照两位皇子的师傅安排,奕訢的老师卓秉恬希望他展示才华,以能力取胜。因此,奕訢在回答道光的问题时侃侃而谈,从朝廷用人到财政改革,从军队训练到边防巩固,每一个问题都对答如流。道光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对奕訢的治国能力深感满意。

相比之下,奕詝的表现显得格外“简单”。杜受田早已意识到,如果奕詝与奕訢正面比拼能力,毫无胜算。因此,他建议奕詝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感情取胜。当道光向奕詝提问时,他并没有像弟弟那样滔滔不绝,而是跪伏在地,双眼噙满泪水,哽咽着说道:“儿臣日夜对上苍祈祷,惟愿皇阿玛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万民之幸,亦儿臣之幸。”

这番话击中了道光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年迈病重的他已不再像早年那样只关注治国才能,反而更看重儿子对自己晚年病痛的关怀。

奕詝的眼泪与孝心,让道光深受感动。尽管他明知奕訢的能力更强,但奕詝的仁孝之德让他更加放心。

在清朝皇权传承的传统中,“德”往往被放在比“才”更高的位置,特别是在储君之争中,个人品德被视为稳定皇室内部关系的重要因素。道光帝最终下定决心,将皇位传给奕詝,而将奕訢封为恭亲王,寄希望于兄弟之间的合作。

这一决定,为清朝后来的局势埋下了深远的伏笔。奕詝的仁孝赢得了皇位,却未能让清朝的命运得到逆转;而奕訢失去了皇位,却在未来的政坛上扮演了清王朝最后一位改革推动者的角色。这场储位之争,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不平等的竞争,也是仁孝与才能、情感与理智的较量。

母宠加身,钮祜禄氏的无形助力

在奕詝和奕訢的皇位竞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却未曾发声的人物,那就是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尽管她英年早逝,未能亲眼见证儿子的登基,但她在世时赢得的恩宠以及留下的深刻影响,成为奕詝在储位之争中不可忽视的“隐形助力”。

钮祜禄氏出生于满洲镶黄旗,这一身份让她在清宫选秀中具备天然优势。然而,她的特殊之处远不止出身高贵。钮祜禄氏自幼随父亲在苏州生活多年,成长于江南水乡的柔美环境,使她的气质和谈吐与普通满洲女子有所不同。她举止优雅、聪慧过人,不仅深得江南文化的熏陶,还培养出一副温柔敦厚的性情。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她在道光二年(1822年)入宫后迅速脱颖而出。

钮祜禄氏初入宫廷便受到道光帝的格外青睐。她不仅容貌出众,更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体贴入微的性格深得道光的心意。在两年内,她从普通的嫔妃晋升为全贵妃,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存在。她的上升速度之快,让人不禁联想到道光帝对她的宠爱之深。钮祜禄氏并未因宠爱而恃宠自傲,她对道光帝始终恭敬有加,表现出非凡的聪慧和情商。这种得体的行为,让她逐渐在后宫中赢得了“全妃贤德”的美誉。

道光十三年(1833年),钮祜禄氏更进一步,被册封为皇贵妃并开始“摄六宫事”,掌管整个后宫。她以优雅大方的管理风格深得人心,不仅赢得了妃嫔们的尊敬,也让道光帝对她更加信任。次年,她正式被册封为皇后,成为道光帝的正妻和后宫之主。然而,这段幸福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仅33岁的钮祜禄氏因病去世,给道光帝和年幼的奕詝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钮祜禄氏的早逝,成了道光帝内心难以弥补的创伤。据记载,她去世后,道光帝每天都亲自到她的梓宫前奠酒,悲伤之情溢于言表。清朝历代皇帝对亡后上谥号时大多遵循祖制,但道光帝却一反常规,亲自为钮祜禄氏上谥号“孝全成皇后”,并亲自解释道:“惟孝全二字之徽称,赅皇后一生之懿范。”这样的破例,不仅是对钮祜禄氏的最高肯定,更是对她一生温柔贤德的追忆。

母亲的早逝对年幼的奕詝来说,不仅是情感上的巨大打击,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他未来的命运。

对于道光帝而言,奕詝不仅是儿子,更是他对钮祜禄氏一片深情的延续。每当看到奕詝,道光便会想起钮祜禄氏,这种爱屋及乌的情感,让奕詝在兄弟之间占据了情感上的优势。

奕詝虽未表现出弟弟奕訢那般过人的才华,但他的仁孝与温顺,正契合道光对钮祜禄氏的记忆。母亲生前的贤德在道光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而奕詝的性情则成为这种烙印的延续。道光帝对奕詝的偏爱,某种程度上并不仅仅是对奕詝的认可,更是对钮祜禄氏一生贤德的怀念与补偿。

这种偏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细微之处,也直接影响了储位之争的最终结果。道光三十年初,奕詝和奕訢的竞争愈发白热化。道光曾反复考察两人的才能与品性,几度陷入犹豫。他知道奕訢聪慧过人,是治理国家的有力人选,但他始终无法舍弃对奕詝的那份特殊情感。在他看来,奕詝虽然能力稍逊,却具有母亲的温柔仁德,或许更适合成为清朝的下一任君主。

最终,道光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他在遗诏中明确将皇位传给奕詝,同时封奕訢为恭亲王,寄希望于兄弟二人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治理清朝。

这一决定,既是道光对奕詝的偏爱,也反映了他对钮祜禄氏的深情。而对于奕訢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隐形的“情感胜利”,奕詝因母宠加身而获胜,而他则因才华过于耀眼,反而失去了父亲的最终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钮祜禄氏虽未参与储位之争,但她的影响无处不在。正是她的宠爱与贤德,成为奕詝在储位竞争中一张无形却关键的王牌。母亲的名字,铭刻在道光帝的心中,也写进了奕詝的命运里。这份深沉的母宠,是奕詝后来登上皇位的隐形助力,也是决定储位归属的最柔软因素之一。

师者高明,杜受田的智慧谋略

在清代皇位继承的历史中,皇子的师傅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作为未来储君的教育者,他们不仅教授学问,更对皇子的成长与性格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咸丰帝奕詝能在储位竞争中战胜各方面都更为突出的弟弟奕訢,背后最大的功臣,正是他的授业恩师杜受田。这位洞悉人性与皇权游戏的智者,以自己的深谋远虑,为奕詝铺平了通向皇位的道路。

杜受田,字香岩,山东滨州人,自幼家学渊源,出身“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的书香世家。他于道光二年(1822年)考中进士,以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仕途。

出色的才学与过人的政务能力,让他步步高升,最终官至工部尚书,成为朝廷中不可或缺的重臣。而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被道光帝钦点为皇四子奕詝的师傅,负责教授这位未来储君学问、品行与为政之道。

杜受田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四书五经,还需让奕詝在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奕詝与奕訢之间的差距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奕詝体弱多病,性格内敛,文武才能均不突出;而奕訢却聪慧异常,年少时便在书法、骑射、治国谋略等方面展露出卓越的天赋。面对这样悬殊的对比,杜受田深知,倘若奕詝与奕訢在能力上硬碰硬,毫无胜算。于是,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策略——以“仁孝”取胜,用情感打动道光帝的心。

杜受田深谙道光帝的性情。作为一位年迈的皇帝,他对皇子的考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能力,更关注皇子是否孝顺、仁爱,是否能让他在晚年感受到亲情的慰藉。杜受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将奕詝塑造成一个充满孝道与仁心的形象。这一策略在多次考验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中一次狩猎事件,成为杜受田教导奕詝策略的经典案例。道光帝带着两位皇子前往南苑围场,以打猎的形式考察他们的能力。对于奕訢来说,这是他一展才华的绝佳机会。

他箭法精准,射猎迅猛,不一会儿便捕获了大量猎物,赢得随行人员的连声称赞。而奕詝却始终没有出手,站在围场中既不射箭,也不追逐猎物。道光对此颇感疑惑,便亲自询问奕詝为何如此。

奕詝按照杜受田的教导,从容回答:“时值春季,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简单的一句话,立刻让道光帝眼中一亮。他不仅为奕詝的“仁心”而感动,更认为这正是帝王应有的宽厚品德。相较之下,尽管奕訢的猎物丰厚,却显得过于锋芒毕露,未能赢得父亲更多的赞赏。杜受田用这样一场精心设计的“藏拙”,让奕詝在竞争中以“仁孝”这一软实力成功加分。

更为关键的一次较量发生在道光三十年。那时,道光帝病情恶化,深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于是再次召见两位皇子,希望做最后的考察。奕訢的师傅卓秉恬叮嘱他,这可能是决定皇位归属的最后机会,一定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治国能力。奕訢因此早早做足了准备,对朝廷用人、财政改革、边防巩固等问题都胸有成竹。相较之下,杜受田给奕詝的建议则截然不同。他提醒奕詝,不必试图与奕訢一较高下,而是以最真挚的情感打动父亲。他教导奕詝:“无论父皇问你什么,只需跪下痛哭,表达对父皇的担忧与祝愿便足矣。”

两位皇子面见道光时,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奕訢侃侃而谈,从国家大事到边疆事务,滔滔不绝,展现了令人折服的治国才能。而奕詝则按照杜受田的指点,跪在父亲床前泣不成声。他哽咽着说道:“儿臣日夜对上苍祈祷,惟愿皇阿玛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万民之福,也是儿臣毕生最大的心愿。”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道光帝泪眼模糊。他抚着奕詝的肩膀说道:“此子仁孝,朕甚为宽慰。”

在这样的情感打动下,道光帝最终下定决心,将皇位传给奕詝,而将奕訢封为恭亲王,寄希望于兄弟二人协力共治。这一选择,虽然引发了不少争议,却充分展现了杜受田的高明谋略。

杜受田的智慧在于,他深刻理解人性与皇权游戏的微妙平衡。他知道,能力强的奕訢在才能上已经占尽优势,而奕詝则需另辟蹊径,以情动人,赢得父亲的信任。这一策略最终帮助奕詝登上皇位,而杜受田也成为奕詝最重要的幕后功臣。咸丰帝继位后,感念老师的辅导之恩,不仅加封杜受田为太子太傅,还在杜受田病逝后亲自为其追封谥号“文正”,赐以人臣最高的荣耀。

杜受田与奕詝的师徒情,既是一段皇子教育的典范,也是一场皇权竞争的成功合作。在清朝皇室的权力棋局中,这位智慧深远的师傅,以巧妙的策略书写了奕詝最终胜出的关键一笔。

道光的纠结与最终选择

道光帝的一生,始终以勤政和节俭为治国理念。他在清朝风雨飘摇的年代,以个人的克己复礼维持着大厦将倾的帝国。然而,到了晚年,皇位继承问题成为困扰他内心的最大难题。奕詝与奕訢,这两位年纪相仿、性格迥异的皇子,让道光在权衡与抉择中无比纠结。一个是仁孝宽厚的长子,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弟弟,道光需要在亲情与才能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道光帝的纠结,源于清朝特有的储位制度。雍正皇帝以来,清廷以秘密立储的方式决定皇位传承。皇帝会将立储遗诏放入“正大光明”匾后密封,直到驾崩后由朝臣当众开启。这样的制度,旨在避免储位之争引发的宫廷内乱。然而,对道光来说,选择继承人的过程并非单纯依照制度可以解决。在清朝内部问题与外部危机交织的背景下,他必须寻找一位既能稳定朝局、又能带领大清渡过危机的储君。

奕詝和奕訢成为道光最可能的储君人选。奕詝是道光的长子(其他三个长子早夭),又是深受宠爱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所生。他的身份和孝道无疑让道光心生偏爱。然而,奕詝自幼身体羸弱,文武才能平平,缺乏帝王应有的威仪与魄力。而奕訢虽年幼一岁,却以聪慧机敏闻名宫中。他才华横溢,治学扎实,甚至在军事、政治事务上也表现出极高的天赋,被朝臣称为“鬼才”。在能力与潜力的对比中,奕訢显然胜过奕詝。

道光对两个儿子的考察异常严格。他先后通过狩猎、政务问答等多种方式了解两人的品性与能力。狩猎场上,奕訢精准的箭术和娴熟的骑术展现了他的非凡能力,而奕詝则以“不忍伤生”的仁心打动了父亲。在政务问答中,奕訢侃侃而谈,从国家财政到军队改革,条理清晰、思路敏捷;而奕詝则伏地痛哭,以对父亲病体的关切赢得了情感上的优势。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逐渐在道光心中堆积成了对两个儿子的不同印象。奕訢的能力无可挑剔,但他锋芒毕露,缺乏一种谦逊与柔和。道光不禁担忧,这样的性格或许在未来难以驾驭群臣,甚至可能引发朝廷内部的不安定。而奕詝虽然能力稍逊,却展现出宽厚仁德的特质,这种性格让道光觉得更加“安全”。对于一位身处晚年的皇帝来说,稳定远比冒险重要。

这种纠结在道光临终前达到了顶点。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已病入膏肓的道光帝召集重臣,紧急开启密封已久的“正大光明”匾。锦匣中有两道圣旨,一道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一道封皇六子奕訢为恭亲王。道光以两道圣旨同时颁布的方式,试图平衡兄弟二人的关系。他在立储中选择了奕詝,但也给予奕訢尊贵的亲王身份,希望两人能够兄弟同心,共同治理大清。

然而,这一决定看似稳妥,却透露出道光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奕訢的才华让他难以割舍,但他知道,越是出众的人,越可能成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奕詝的仁孝让他安心,但他也明白,这样的宽厚未必能撑起一个日益衰弱的帝国。于是,道光在遗诏中写道:“皇四子仁孝,堪承大统;皇六子贤能,可辅以为安。”他希望奕詝即位后,奕訢能够成为贤王辅佐兄长。然而,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兄弟二人日后的关系,注定将随着皇权的更替而逐渐变化。

道光帝的选择不仅是一场家族内部的权力安排,更映射出清朝皇权结构的深层问题。在满清皇室中,德行高于才能的用人观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储君选择上,更加注重性格温厚、顺从的继承人。这种观念在盛世或许能维持皇室的稳定,但在清朝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却显得捉襟见肘。道光的这次选择,既是一位父亲的情感偏向,也是一位皇帝的理性妥协。

咸丰元年,奕詝顺利登基,而奕訢被封为恭亲王。兄弟二人的命运从此分道扬镳。道光帝的两道圣旨本意是为清朝的稳定奠定基础,但他的纠结和妥协却埋下了日后兄弟争权的伏笔。对于道光而言,这一选择既是心安的归宿,也是晚年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矛盾与挣扎。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选择不仅塑造了两位皇子的命运,更深深影响了清王朝后来的历史走向。

兄弟殊途,清王朝的沉浮缩影

道光帝的选择,让奕詝以咸丰帝的身份登上皇位,而他的弟弟奕訢被封为恭亲王,寄望兄弟同心,共同扶持大清度过内忧外患。然而,这份兄弟情谊并未如道光所愿维系太久。咸丰帝的仁孝与恭亲王的才华,逐渐走向两条完全不同的轨迹。一个身处皇权中心,却因软弱与昏庸让王朝衰退加速;一个身居权臣之位,却用智慧与担当努力挽救清朝的颓势。他们的命运轨迹,正是清王朝由中兴走向衰亡的历史缩影。

咸丰帝登基后,面对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清王朝。鸦片战争的失败,已彻底暴露了大清的积弱;国内,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半个中国,成为对清廷统治的致命威胁。此时的咸丰帝,虽然贵为一国之主,却显得束手无策。他的仁孝宽厚,虽深得朝臣爱戴,却与一个乱世之君所需的魄力格格不入。咸丰即位初期,曾依赖杜受田等老臣处理朝政,试图稳住局势。然而,杜受田去世后,咸丰失去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智囊,朝廷内部的矛盾也随之凸显。

咸丰帝本应以亲政和改革挽救大清,但他却显得优柔寡断,甚至在关键决策上屡屡失误。他对太平天国的初期反应过于迟缓,导致这场动乱迅速蔓延。更令人诟病的是,他沉迷于享乐,频繁留恋于圆明园等行宫,与后宫嫔妃一同寻欢作乐,疏于治理国家。大清的衰败,在咸丰一朝已然无可挽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弟弟奕訢。被封为恭亲王的奕訢,虽然未能继承皇位,但他的才华却在咸丰年间逐步展现出来。作为清廷的重要宗室成员,他在太平天国之乱中主动请缨,提出一系列针对地方局势的应对策略。他还积极推动汉族官僚的任用,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皆在奕訢的支持下崭露头角,为后来的“湘军”与“淮军”奠定了基础。

然而,奕訢的才能并未被咸丰帝完全信任。虽然兄弟二人在公开场合保持着表面的和睦,但咸丰始终对奕訢抱有戒心,害怕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弟对皇权构成威胁。因此,即便奕訢屡屡提出治国良策,也常常被咸丰忽视甚至压制。这种内耗,进一步加重了清廷的危机。奕訢虽身为亲王,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哥哥错失解决国家危机的良机。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大清王朝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被焚毁,咸丰帝带着后宫与大臣仓皇逃往热河行宫。这场屈辱的事件,不仅让咸丰的威信跌入谷底,也将清朝的衰落推向深渊。在热河避难的咸丰帝一病不起,于当年驾崩,年仅31岁。他在遗诏中任命奕訢为“赞襄政务王”,负责辅佐年幼的同治皇帝。然而,清廷的真正权力,很快落入咸丰帝遗孀慈禧太后的手中。

咸丰帝去世后,奕訢的人生迎来了又一次重大转折。他在咸丰遗命的基础上,通过与慈禧、慈安两宫太后联手,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了顾命八大臣,重新掌握了大清的实际权力。奕訢的政治智慧和行动力,在这场政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辛酉政变的胜利,并未改变奕訢的地位困境。在慈禧太后的强势压制下,奕訢虽贵为恭亲王,却不得不在权力边缘徘徊。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他致力于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挽救清朝。他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推动了近代工业、军事改革和外交事务的发展,成为晚清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然而,慈禧的猜忌与阻挠,让他的改革始终无法深入。每当奕訢试图进一步推动制度改革时,总会遭遇来自宫廷的干预和排挤。

咸丰帝与奕訢的不同命运,不仅是兄弟间性格与能力差异的写照,也折射出清朝皇权制度的深刻矛盾。咸丰帝因仁孝而得位,却因软弱无为让清朝陷入更深的泥潭;奕訢因才华而失位,却在失去皇权后扛起了挽救大清的重担。然而,无论是咸丰的昏庸,还是奕訢的努力,都无法改变一个帝国衰亡的历史趋势。兄弟二人的殊途,最终成为清朝从中兴走向衰落的注脚。

结语

咸丰帝的选择未能带领清朝走出泥潭,而奕訢的努力,也因复杂的权力结构与顽固的守旧势力而止步不前。他们的命运背后,是一个积重难返的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走向衰亡的历史轨迹。从道光帝的纠结选择,到咸丰帝的软弱无为,再到奕訢的改革受阻,每一个决定与转折,都为清朝的最终命运增添了不可逆转的沉重一笔。

兄弟殊途,同样归于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晚清权力内部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咸丰帝承载着道光帝的情感与期望,却未能担起历史的重任;奕訢虽然失去了皇位,却用一生试图挽救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无论他们的成败如何,历史将铭记他们在那段风云际会的岁月中,留下的努力与遗憾。

这段兄弟间的恩怨情长,留给后人更多的,是深刻的反思与叹息。或许,他们个人的命运早已在清朝皇权的制度框架下被决定,但他们的尝试和失败,却为历史留下了警醒的启示:一个国家的兴衰,靠的不仅是仁德,也不仅是才华,而是制度与变革能否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咸丰与奕訢而言,他们虽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却成为了清王朝走向黄昏时不可或缺的见证者。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