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网红的地位正在超越明星,达到了历史上的峰值。
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商业价值是评判行业地位的最重要标准,这说明网红的商业价值已经超过了明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转型,他们向网红界投石问路学习经验,以前的师傅变成了徒弟,已经进入围城的人又挤破了脑袋想出来。
这一切都印证了一点:时代在改变,明星已不再是过去的明星,网红已不再是过去的网红,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还未形成新的秩序。
网红的商业价值由两点组成,一个是吸金能力,另一个是民间威望。从黑龙江哈尔滨这位女网红的身上,可以看出这一点。
她进入一家麻辣烫饭店吃饭,吃饭过程中被不少路人认了出来,随后店老板也被惊动了。店老板赶紧来到她的身边嘘寒问暖,自然也不肯放过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打算从她身上获得一些东西。
一般人会选择合影留念,店老板另辟蹊径,打算让这位网红题字留念,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网红的影响力宣传店铺,将店铺打造成网红店。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店老板亲自拿来纸笔,并像一个仆人一样伺候着女网红写字,而女网红不紧不慢,像个小学生学写字一样,一笔一画描摹出九个大字——吃麻辣烫禁止看手机。
重点是这九个毛笔字。现场的旁观者看着她认真写字的样子,出于礼貌没有在现场笑出声,场外的网友并没有那么多顾虑,直接送出了最猛烈的嘲讽:咋好意思下笔的?
这九个大字,横七竖八,一点都不紧凑地排列在洁净的白纸上,仿佛九只蜘蛛爬进了唯美的雪景画中,不仅毫无美感可言,就连分辨文字内容都费劲。
毛笔不是现代人的常用工具,写不好毛笔字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九个大字已经不能用不好看来形容了,它就像连文字都不熟悉的小朋友写出来的,不该出自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之手。
换言之,这些字充分暴露了这位女网红的文化水平,以及她很少动笔写字的生活习惯。
也有网友表示,现代人习惯了用手机电脑打字,在纸上写不好字不代表文化水平低,一个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学习工作的教授,也未必能够写好硬笔字,更何况是毛笔字。
这种观点有道理,网红们的平均文化水平低下虽然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这不该成为随时嘲讽他们的理由,文化低有文化低的苦衷,文化低也有文化低的优点,比如说睡眠质量好。草根出头本应是励志的故事,该以正面的案例出现,给予更多草根希望。
问题在于,这种字写出来确实很丢人,拿出来展示更丢人,写字的人不应该接受这样的邀请,更不应该好意思下笔,商家从最开始就不应该想到用如此冒险的方式留念。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写字的人可看字的人都僵持在了原地,只有尴尬的气氛在空气中肆无忌惮地传播开来。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话题,商家看重的不是女网红的字,而是她的商业价值,某些明星粉丝看重的不是明星的字,也是明星的商业价值。
网红为店家题字是一种商业行为,很多明星晚年卖字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不会因为美丑而改变,但是美丑的概念会因为商业行为本身而改变。
一个网红或明星,代表的是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粉丝,他一人的审美价值观会影响一个群体的审美价值观,当商业价值达到一定高度,会完全覆盖审美本身,最终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
贵的就是好的,名人的好恶代表普世的美丑,简单几种风格取代多元化风格,一种价值观取代千万种价值观,一种声音覆盖掉其余所有声音。
美有两种存在, 一种是个体的存在,另一种是群体的存在。
作为前者,这位女网红写的字完全没有问题,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个性,是游荡于浩瀚海洋中的其中一朵浪花;作为后者,是极其丑陋的存在,是价值观错位的表现,人们错将网红当成成功的榜样,以及接受了“一个成功的人的一切都是成功的”这样的错误概念。
如果一定要给美下一个定义,那么一定少不了“去偶像化”这个要素。去偶像化的本质是强调独立的性格,反对模仿、跟风、群氓,而网红或偶像的本质就是后者。
归根结底,网红、偶像、明星也是普通人幻化出来的符号,反对的不是他们,而是制造他们的每一个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