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独居大妈的感慨:老伴因病去世后,我反而感觉生活自在多了

峻辉看情感 2024-01-06 02:19:06

陈慧芳不顾子女的反对,报了老年旅行团。她不在乎外人的目光,更不怕被他们贴上薄情寡义的标签。老伴在世时,她尽心尽力照顾他。

老伴去世了,她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人死不得复生。就算陈慧芳天天在家以泪洗面,老伴也回不来了。

子女不理解陈慧芳的行为,对她旅行这件事百般阻拦。他们要求陈慧芳在家为父亲守着,至少守一年才能有社交活动。

如果陈慧芳做不到,那就是从心里不尊重他们的父亲。

陈慧芳出发前一天,子女找到她大吵一架,把彼此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妈,爸去世还不到半年,你就走出这段伤痛了吗?你们在一起那么多年,你不能一点人情也不讲啊。家里的存款,有一多半都是我爸赚来的。你现在要拿着我爸的钱出去旅游,实在太没良心了。我们今天把话撂这了,你要执意出去旅游,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妈!”

子女的态度让陈慧芳失望至极。老伴的确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但她为这个家付出的同样不少。

年轻时,陈慧芳既要照顾子女,又要照顾公婆。她围着家长里短的琐事团团转,丝毫没有自己的生活。老伴只想当甩手掌柜,家里的事一点也不想管。

陈慧芳把重心放在家庭上,只能做兼职。赚的钱少了,家庭地位自然低了。

老伴对她吹毛求疵,经常因为一点琐事吵架。公婆偏袒老伴,不为她说一句公道话。

陈慧芳隐忍着这些委屈,咬着牙过日子。要不是因为孩子,她或许在多年前就结束这段婚姻了。

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陈慧芳唱红脸,老伴唱白脸。子女受批评后,老伴总会第一时间送来安慰。

久而久之,子女心中的天平不自觉向老伴这边倾斜。他们愿意站在老伴这边,把他视为这个家的功臣。

陈慧芳为这个家付出了一切,可得到的回报少之又少。好不容易熬到退休,能享受清静安逸的日子了,老伴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陈慧芳寸步不离地照顾他,从早忙碌到晚。老伴一开始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把怨气都撒在陈慧芳身上。

“你看看你做的饭,是想齁死我吗!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做事不动动脑子。你现在看到我这副模样,一定很开心吧?我告诉你,家里的钱都是我赚的。你要是伺候不好我,我一分也不留给你!”

老伴说着就把陈慧芳做的饭菜全部倒掉。陈慧芳把委屈咽在肚子里,任劳任怨地伺候着老伴。

老伴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身上连一块褥疮都没有。子女只是嘴上孝顺,实际行动一点也不愿意付出。他们平时很少回来看望父亲,只有逢年过节才提着礼物过来一趟。

陈慧芳八年如一日,像保姆一样付出。去年年底,老伴因病去世,陈慧芳也获得了解脱。

她对老伴,对这个家,都做到了问心无愧。给老伴办完葬礼以后,陈慧芳就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了。64岁的年纪还不算年迈,可以多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陈慧芳的想法得不到子女的理解。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陈慧芳,不断往她身上泼脏水。

似乎陈慧芳是这个家里的附属品,没有资格追求想要的生活。他们给陈慧芳立下规矩,让她这一年都不要来回走动,好好怀念老伴。

陈慧芳不想再妥协下去,要为自己的生活做主。她不顾子女的反对,按照原计划开始了旅行。子女气急败坏,把陈慧芳移除了家族群。

陈慧芳如释重负,不用再为这段关系战战兢兢了。有了好的开始,陈慧芳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旅行回来,她报名了老年活动团,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老伴去世以后,我反而觉得生活自在了许多。之前,我被家庭琐事羁绊,不敢追求喜欢的生活。现在,我有底气做回我自己。子女们不理解我,我也很无奈。我只知道到了老年,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子女不满陈慧芳的定位,几乎不怎么和她走动了。作为独居老人,陈慧芳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她做到了问心无愧,想起来之前的事也不会有任何触动。倘若瘫痪在床的是她,老伴绝对不会像她那样用心用意地照顾。

老伴习惯享受陈慧芳的付出,不给她提过任何情绪价值。就连子女,也被他洗脑,对陈慧芳有了意见。说到底,陈慧芳才是家里最可怜的样子那个人。子女应该对她多一分心疼,而不是无理的埋怨。

好友问起陈慧芳的养老打算,她瞬间愣住了。子女肯定指望不上,亲戚就更不用说了。她只能依靠自己,把身体养得好一些。到了万不得已时,去养老院也是不错的选择。未来的事情陈慧芳不想考虑太多,她只想过好当下的生活。

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的人,往往缺乏同理心。冷冰冰的指责,就像利剑一样扎在对方心上。亲情中最忌讳这样的行为,也最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

父母其中一方离去,子女应该多关心落单的那个人。而不是不合理的要求,想尽办法刁难他。把事情做绝,这段亲情也向了绝路。真正体会到失去的痛苦,自然也就没有弥补的机会。

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0 阅读:66

峻辉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