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八原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儿子在升入高三的时候,就成为我们家的宝贝疙瘩。
我和妻子是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唯恐儿子收到打扰。
可高考刚结束的那天,儿子举问我能不能复读。
甚至查分数的那天,直接玩起了失踪!

那一年,儿子小杨进入了高三,整个家变得沉默而紧张。
自从他踏入高三那天起,我和妻子几乎每天都在为他担忧,时刻想着如何为他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任何可能的干扰。
每天早晨,我和妻子都会提前起床,尽量不让儿子感受到太多的压力。

妻子总是比我早起,做着早餐,准备着一切,只为确保小杨能够吃到营养充足的餐食。
我知道,妻子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思,生怕给儿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他的一天学习心情。
高三的学习让他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每天的复习任务堆积如山。

晚上,他通常要学习到很晚,早晨又得很早起床,过度的疲劳让他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
尤其是在考试临近时,他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稍微有点不如意,就会发火。
“你能不能安静点?”那天晚上,我轻声提醒他。

他转过身来,眼睛里满是怒火:“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你们总是在给我压力!”
那一刻,我的心沉了下去。我知道他的压力并非来自我们,而是来自他自己。
高三这一年,他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梦想。

我们从不希望给他施加更多的负担,可是他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总是觉得不能满足我们的期望。
“你这样不行,晚上要早点休息,明天又得早起。”我还是坚持说了一句,心里却知道他说的也许是对的,他也确实做得很努力。
妻子小心翼翼地过来,轻声劝道:“你看看,早餐也准备好了,休息好,才有力气去面对学习。”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吃着饭。整个过程,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和妻子总是尽量避免跟他发生争执,但每次他情绪不好,家庭氛围都会变得异常沉闷。
高三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的状态并没有明显改善。

有时,他会莫名其妙地对我们发火,甚至不想与我们说话。
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是埋头苦读,要么看书,要么做题。
周末也不休息,依旧在复习的路上奔波着。我们不敢打扰,也不敢过多询问,只能默默地看着他。

妻子总是悄悄为他准备各种小点心,放在他书桌旁,但每次他只是匆匆吃几口,然后又沉浸在他的书海里。
有时,我会在夜里站在他的房门前,透过门缝看着他埋头做题,眼神里却透着一丝迷茫和疲惫。
我知道,他已经到了极限,但我不敢对他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叹气。毕竟,高三的压力,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家庭的事。

有一天,晚上吃饭时,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今天学习怎么样?”
他没有看我,只是淡淡地答道:“还行吧。”
“那就好,记得别累坏了。”我心里有些不安,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妻子立即接过话茬:“多喝水,别太累了,晚饭后早点休息。”
“我知道。”他说着,头也不回地吃着饭。
我们并不敢再多问什么。儿子越是沉默,越是安静,我就越觉得不对劲。

可我知道,高三的这一年,已经没有太多空间和时间去改变什么了。
只能尽量支持,尽量让他感受到家里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让他稍微喘口气。
高考的那一天终于来临。我们家全都为儿子忙碌了好久,尽管我们尽力让他放松心情,可是高考带来的紧张感仍然无处不在。

早上,我和妻子都比平时早起了不少。
妻子忙着准备早餐,我则检查了一遍儿子的文具、准考证,生怕出现什么差错。
“早点出发。”妻子一边递给儿子早餐,一边低声叮嘱。
“行,我知道。”小杨没抬头,冷冷地答道。

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眼神却显得特别沉重。
虽然他没有直接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心里并不轻松。
毕竟这一场考试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我们夫妻俩就像在上演一场“全阵以待”的戏码,生怕任何环节出了问题,耽误了考试。
我看着小杨准备出门,心里忍不住开口:“注意安全,别紧张,一切都会好的。”
他轻轻点点头:“知道了。”
妻子在一旁也小心翼翼地叮嘱:“考试的时候,放松点,不要太累,考试结束了我们再聊。”

“好。”小杨的语气依然冷淡,匆匆拿着包出了门。
随着儿子的离开,家里陷入了沉默。我们俩坐在客厅里,等待着他的回音。
直到晚饭时间,我们依旧没有收到他的消息。
心中开始有些不安,毕竟今天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晚餐的时间,我忍不住拨通了他的电话:“考完了,感觉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还行。”
“怎么了?”我忍不住问。
他叹了口气:“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觉得挺累的。”

“别太累了,先吃饭,调整好心态,明天继续。”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轻松一些。
“知道了。”他说完,电话便挂断了。
可没想到,儿子回家后竟然告诉我想要复读,当时我一阵劝说才打消念头。
直到成绩公布的日子,我和妻子像往常一样,在清晨时分准备好了一切。

我们早早坐在客厅里,等待着小杨的成绩出来。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钟都像是一次煎熬。
小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直没有出来。我能听见他在房间里走动的声音,但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兴奋地和我们说话。
他显得格外沉默,好像对成绩的公布并没有任何期待。妻子时不时地看一眼他的房间,然后轻轻叹息。

我知道,他现在内心的纠结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每次提到成绩,他总是避开话题,就像是不想面对现实一样。
“该查分数了。”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对妻子说。

妻子点点头,拿起手机打开了成绩查询页面,紧张地等着数字的显示。
屏幕上迅速闪过了一些数字,接着出现了小杨的成绩。
我和妻子对视了一眼,看到那个分数时,都松了一口气——虽然不是非常理想的高分,但相较于平时成绩,也不算太差。

小杨并没有突破自己的极限,但他的分数基本能保证进入一所不错的大学。
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成绩,虽然没有进入我们心目中的那所名校,但总算是能够上大学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看到分数后,小杨并没有显得高兴或是松口气。

相反他依旧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走出来,也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激动地分享成绩。
妻子一脸的焦虑:“你去看看他,怎么还没出来?”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去敲敲儿子的房门。“成绩出来了,你看看吧。”

我敲了几下门,门没有打开。里面传来了轻微的动静,我又喊了一声:“开门,我们来聊聊。”
还是没有回应。我心里一紧,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我们焦急地翻遍了整个家,甚至跑到邻居家去问,然而无论如何,儿子似乎消失了。

“他去哪了?”妻子开始有些慌了。
“他是不是去朋友家了?”我试着安慰妻子。
但我自己也有些不安,儿子的行为越来越古怪。分数虽然出来了,结果也可以接受,但他为什么突然失联?

我和妻子决定分头去找。妻子开始到附近的朋友家寻找,而我则试着打电话给儿子的同学们。
终于,妻子找到儿子时,我听见她在电话里大声责备:“你去哪了?全家人都在担心你,你怎么能这样不告诉我们!”
当我赶到时,儿子正独自坐在小区花坛里,整个人显得十分颓废。看到我和妻子后,他低声道:“我不想面对你们,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和妻子都被他的情绪震撼到了。我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你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这种情绪中?”
妻子也流下了眼泪:“我们一直在陪着你,你怎么能就这样消失了呢?你不觉得我们都很担心吗?”
儿子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小声说道:“我怕我没能上好学校,怕你们失望。我觉得自己不够好。”

他依旧没有回应,目光依旧低垂,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终于,他轻轻开口:“爸,妈,我是不是考得不好?我怕你们失望。”
妻子急忙走进来,蹲在他面前:“你没考不好,成绩已经很好了,别担心。你已经很努力了,我们很骄傲。”

“我怕我不能上好大学。”小杨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我觉得自己没做到最好。”
妻子试图安慰:“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再想这些了,接下来就是选学校,没必要再纠结了。”
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然而气氛显得格外沉闷。

小杨终于抬起了头,眼睛红肿,显然已经哭过。“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没有做到最好,爸妈也会失望。”
“你已经很棒了。”我握住他的手,“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会支持你,你做得已经足够好了。”
就在这时,妻子突然说:“你想做什么,想选什么学校,我们都会帮你。先把这顿饭吃了,稍后我们一起讨论。”

但儿子依旧没有太多反应,他只是低下头,轻声说:“我不想去面对那些大学,不想去选什么学校。”他那种几乎崩溃的情绪让我感到一阵心痛。
就在我们即将再次劝说的时候,电话铃声响了。
这次是小杨的一位同学打来的:“小杨,成绩出来了,怎么没看到你发个信息过来?你是不是打算上哪个学校了?”

这一句话让小杨的脸色变得更加暗淡。他放下了桌上的成绩单,沉默了几秒钟,终于轻轻说道:“我还是想冷静一下,先不想这些事。”
电话里传来了同学的鼓励声:“你已经很棒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支持你!”
妻子听了,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背:“你看,大家都很支持你,我们也支持你。冷静一下,接下来咱们一起选学校。”

终于,小杨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成绩单:“好吧,我冷静一下。”
我和妻子对视了一眼,终于松了一口气。儿子虽然仍然有些迷茫,但至少他没有继续关在自己的世界里。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