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一切‘新’与‘世代’的力量
是打开‘未来’的方式
这样的串起就是一种契机”
——新势力 • 青春风暴语录
▂
陶磊 ,Tao Lei
TAOA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2012年受到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提名
2015荣获亚洲最受关注奖
2017入选AD100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建筑、设计精英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
讲题:并非自然
讲座日期:2018年 4 月 7 日(周六)下午3:00
▂
个人简历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从1997年正式学习建筑开始,便一直参与中国的建筑实践,在实践中一直秉承设计概念应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统一的设计原则,注重建筑本体语言的独特性以及建筑本土文化性的探索,关注建筑人文价值的体现以及建筑在当今城市中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建筑现实的当代性。
2010年开始受到业界及媒体的特别关注,在建筑实践上获得了一系列专业奖项,作品广泛发表于各种媒体及国际专业杂志,并受邀参加各种专业论坛及讲座,以及受邀参加一系列重要的建筑展。
2012年编著由凤凰传媒集团出版发行《里应外合-当代建筑在中国70》建筑图书。
▂
荣誉
2017入选AD100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建筑、设计精英
2016荣获东北最佳建筑设计奖
2015荣获亚洲最受关注奖
悦美术馆 荣获2012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
悦-美术馆 荣获2013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入围奖
全程热恋钻石商场 荣获2011亚太室内大奖优胜奖
保利珠宝展厅荣获2014年中国室内金堂奖
2012年受到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人物奖提名
▂
展览
2017波兰中国建筑展
2017巴西双年展中国建筑展
2016哈佛当代中国建筑展
2015中国建筑1000展
2015 UED10X100建筑展
2014“她”时代艺术展
2013上海西岸建筑艺术双年展
2012“一间宅”建筑展
2012伦敦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
▂
作品发表及出版物
2012年个人专著《里应外合》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出版发行
《A+U》 日本 (2016)
《Arquitectura Viva英文版》 西班牙 MADE IN CHINA 150(2011)
《FRAME英文版》 荷兰 2012年 84期
《MARK中文版》 荷兰 10年12月/11年1月 国际建筑设计N°3
《FRAME中文版》 荷兰 国际中文版04
《居CASE DA ABITARE中文版》 意大利 2012年1月 NO.47
《居CASE DA ABITARE中文版》 意大利 2012年3月 NO.48
《居CASE DA ABITARE中文版》 意大利 2011年1月 NO.37
《area 域 中文版》意大利 2012年4月 16辑
《UED城市环境设计》 中国 2012年 3+4 70期
《UED城市环境设计》 中国 2011年 1+2 50期
《世界建筑》 中国 2012年12月270
《世界建筑》 中国 2010年10月 244
▂
相关案例
Project name: The House of Tao Lei; 自宅
Architect ’s Firm: TAOA 陶磊建筑事务所
Website: http://www.i-taoa.com/
Contact e-mail: s@i-taoa.com
Lead Architects: Tao Lei; 陶磊
Project locatio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China;
中国北京顺义区
Completion Year: May. 2017;2017年5月
Gross Built Area (square meters or square foot): 600 ㎡
Other participants:Chen Zhen, Li JIng, Zhang Jinghong;
陈真,李京,张婧泓
Photo credits: Tao Lei;陶磊
▂
该项目是在原有别墅基础上改建的住宅,原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坐落在被相同房型环抱的社区之中。这是一个独立的住宅,除了一家人的居住,内部还有两间用于创作的工作室。此住宅试图在现代都市中创造出一片独立的世界以获得内心的安定与自由,并通过实木与金属材质的构建表达建筑与自然的真实性。同时,也试图将建筑的功能性与舒适性高度统一起来。
It is an intervention project of a detached house. This house is located in a residential area which is filled with the similar type houses. This house has three floors: underground, ground and first floor. Besides the rooms for living, two studios for architectural and artistic creations are also placed in it. The intention to recreate this house is to isolate it from the other ones and help the owners to generate the stability and liberty for their mental world. In this project, the material application of wood and metal also contributes to c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truthfully.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 unity between architectural functionality and comfortableness is also the design pursuit in this project.
建筑外罩 The Enclosure I
设计的策略是将一个巨大的“建筑外罩”将整个基地连同原有建筑全部罩在了一起。
Covering the site and the original building with a gigantic enclosure is another design strategy.
独立的世界 The Independent World I
在这个独立的世界里,空间充分自由伸展,如同抽象的山水。用几何空间表达的山水意境从下至上、从左至右,可以自由的游走,不同的情境之间亦随之转换。
Space is free to stretch as an abstracted landscape in this independent world.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Chinese landscape are interpreted by geometric space, from bottom to top, from left to right, free to wander, even being converted among different situations.
内与外的统一性 Uni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I
建筑并非单纯营造内部空间,也不是一味地构筑外部结构,而是在内部与外部之间营造内涵丰富的场所。
Constructing is neither simply creating an internal space, nor blindly building an external structure, but creating a place which is rich of essence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探求尺寸的边界 Explore the Size of Border I
这里所谓的边界是指对空间感受上舒适性的贴切度。在整座建筑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2.3米、2.2米甚至2.1米的空间高度,同时也有0.7米的行走宽度。这些尺度几乎是空间压迫感的边界,但却能给人带来对建筑最大的感知,建筑几乎触手可及,最大限度让建筑贴合身体而存在,像追求更合体的衣服一样,给人带来特殊的亲切感,让人可以安静而轻松自在。
The so called boundary here refers to the level of space comfortableness. In the whole building, there exist a series of heights,such as 2.3, 2.2 or even 2.1 meters, but also walking width of 0.7 meters. These dimensions are almost the boundaries of space oppression, but bring the greatest perception of the building;the building is almost accessible at your fingertips and maximally fit the body and exist. Just like the way of pursuing better-fitting clothes brings you a specific intimacy, so that you can be peaceful and relaxed. Architecture within reach can make people feel the realism of the material world, and this perception can make people trust the building’s care for people is real.
小中见大 Big in Small I
模糊开始和结束的概念,创造无限感的连续空间,在有限的区域创造无限的可能。这种类似传统园林的设计方法,却总是因建筑不可分割的空间体而无法分清建筑与景观的界线。
Blur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create the infinite sense of continuous space, produc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in a limited area. These design methods,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garden making, are always unable to distinguish the boundaries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because of the inseparable space.
境界的连续和转换 Continuity and Conversion of Realm I
自宅内部因为场地和功能的需要被设计成大小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虽然有自身的独立性,它们之间并非孤立的。
Because of the needs of the site and the function, the house is designed into various spaces of different sizes. Although these spaces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ce, they are not isolated.
材料的真实性 Authenticity of Material I
建筑体的基本材料是实木和铝板,像一件衣服的外套,外层是铝板,内层是红雪松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耐腐的铝板作为建筑的基本防护,而雪松木作为内层材料,更像是衣服的内衬,更温和更舒适。
The basic materials of the building are solid wood and aluminum panels. The outer layer is corrosion-resistant aluminum panels, as the basic protection of the building,like an outwear; the inner layer is red cedar wood, more like a lining of clothes, more moderate and more comfortable.
建筑的日常性 Ordinariness of Architecture I
生活是多变而复杂的,建筑的功能也随之多变而复杂,甚至是模糊不清的,功能性和情感之间也是模糊不清的,情感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到吃饭睡觉和工作,小到闲呆发愣,无不需要营造更好的氛围,很难区分哪些是功能的需求哪些是情感的需要,因此“舒适”成了建筑最大的诉求。
Life is changing and complex, and the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is also changing and complex accordingly, and even obsc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 and emotion is also obscure. The need for emotion exists everywhere, from eating,sleeping and working to relaxing and dazing. They all require better atmosphere.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functional needs from emotional needs, so "comfort" has become the largest appeal of architecture.
▂
讲座介绍
对于热爱或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总是希望能贴近知名建筑师、聆听与读懂他们描绘建筑的理想、作品的解析,甚至可以在建筑师的丝丝话语中,醍醐灌顶,理解一些真理,窥视壮丽多彩的设计世界,并留下强烈回响,既饱满知库,又可提升力量;而讲座则是建筑师作为“讲者”与听众作为“他者”的最直接也最接地气的“碰触”平台,它能够给予“他者”与“他者之外”聆听的契机,也能够塑造“讲者”与“他者”的交流氛围,言不探究底、听不尽深刻,这样学习与透视,最事半功倍了。
因此,由筑龙学社主办的«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就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诞生了,这会是一个常态、固定的讲座性质栏目,也将是“讲者”(建筑师)与“他者”(现场听众)一个最直接的知识“碰触”平台,更会是“讲者”(建筑师)与“他者之外”(直播观众)的一个最直面的信息“传递”平台,“讲者”会作一场毫无保留的诉说,“他者”与“他者之外”将得到一场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次栏目还邀请到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黄元炤先生担任本次系列讲座栏目的筹划与学术召集以及每期讲座的学术主持与对谈。
«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第一季以邀请知名青年建筑师、青年建筑教师为主,于2018年4月初开始启动,每周一期,在每周的周六下午3:00进行分享与交流,讲座时间为1到1个小时半,以及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的更重要的是每期讲座将采取“双向”的知识与信息的“碰触”与“传递”,有现场全程直播方式以及开放听众自由入场聆听。
«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的目标很纯粹,是希望本栏目能“更具体地聚焦青年建筑师、青年建筑教师,把他(她)们凝聚成的一个小世界”,因他(她)们已进入自我表达、自我陈述的旺盛周期,并以他(她)们为样本、题材的从中窥视他(她)们存在的价值,希望通过他们对各自1到2个(最多不超过3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案例、教学研究案例,以及提出一项包括了心理学、哲学以及艺术理论等方面的设计议题、话题的深度剖析,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与连结,将他(她)们自己的设计思考、理念与观点以及创造性的言论做一个阶段性设计成果的“聚合呈现”的直率陈述的进行充分、多层次的分享及诠释,让大众一窥建筑师风貌,了其一肚子春秋,同时也为建筑界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师注入新的灵感及力量,促进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与挥洒。
▂
讲座信息
学术召集、学术主持:黄元炤
(ADA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
▂
主办单位:筑龙学社
学术支持:ADA研究中心
讲座地点:新新商务楼5楼(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185号)
媒体支持:《城市中国》,《住区》,《城市空间设计》,《中外建筑》,《照明设计》,建筑之外,建筑档案,行走地产,构筑空间文化传媒,专筑网iArch,深圳观筑,设计物语,凡益工作室,网易设计,全球建筑资讯,建筑评话,爬山虎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筑龙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