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七千大破三十万的萧梁战神,如何从寒门仆役崛起为一代名将

船长趣谈 2023-01-22 14:47:26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大通三年(529年),梁将陈庆之带兵攻入北魏都城洛阳,成为南朝唯一带兵北伐收复洛阳的将领。而陈庆之出身寒门,在南朝世家大族把持政局的朝堂是很难出头的。那他是如何从寒门仆役逆袭成一代战神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跟随萧衍

梁世寒门达者唯庆之与俞药……(南史·陈庆之传)

陈庆之是义兴郡国山县人,出身寒门,在南朝时世家大族垄断政治资源的情况下是很难出头的。然而他少时遇到了一位贵人萧衍,成为他以后发迹崛起的关键。

萧衍家族是萧齐皇室血缘关系很近的远房本家,又在萧齐建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所以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而萧衍的家乡南兰陵郡与义兴郡相隔不远,所以少时的陈庆之就到萧家当了仆人,成为萧衍的亲随。

当时萧衍嗜好下棋,经常下个通宵达旦,而在身边伺候的仆人大都早已入睡而十分困倦。只有陈庆之不睡觉,随时等待萧衍的吩咐而入内伺候,所以很得萧衍的赏识与信任。

永远三年(501年),雍州刺史萧衍因受皇帝萧宝卷猜忌而起兵反抗,随后带兵攻克建康,篡齐建梁。陈庆之便随萧衍起兵而步入仕途,因功升任主书,还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由此更受梁武帝信任,被授予觐见天子的特权。

二,对抗北魏

普通六年(525年),武威将军陈庆之先带兵北上接应降梁的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接着又护送皇子豫章王萧综前往徐州。随后魏将丘大千攻打徐州,但被陈庆之击退。

然而萧综早就知道自己是萧宝卷的遗腹子而非萧衍之子,于是趁机北逃降魏。主帅弃军而逃,使得梁军军心大乱,士兵纷纷临阵脱逃。幸好陈庆之临危不乱,趁夜砍断门锁指挥撤退,这才使大军全身而退。

普通七年(526年),陈庆之随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魏将李宪于是在城外修筑两座堡垒抵御。然后梁军就在陈庆之的带领下发动猛攻,打得魏军没有招架之力,迫使李宪献城投降。梁武帝对此大为高兴,于是封陈庆之为关中侯。

三,涡阳扬名

大通元年(527年),陈庆之随领军曹仲宗攻打涡(guo)阳,魏将元昭于是带领十五万大军前来救援,而其前锋已抵达距涡阳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想要带兵出击,但遭到明威将军韦放的反对。

韦放认为魏军前锋必是精锐,主动出击胜算不大,不如以逸待劳,静待敌军前来。陈庆之反驳说:“魏军前锋是远道而来,必然疲惫,又距涡阳较远,防备必然不严。况且魏军主力还未前来,正应趁此挫败其前锋的锐气。只要我军出其不意,一定会取胜。”

然后陈庆之为了打消众将的疑虑,于是率二百骑兵主动出击,打得魏军猝不及防,军心震动。然后梁军主力乘胜进攻,一举拿下涡阳。随后梁魏两军在涡阳长期对峙,交战上百次,一直未能分出胜负。可北魏朝廷不甘心丢失涡阳,于是又派大军前去增援,想要从后夹击梁军。

曹仲宗等人见师老兵疲,又担心魏军从后偷袭,便想要放弃涡阳退军。陈庆之于是手持符节站在大营门前说:“我军苦战一年,消耗钱粮不计其数。要是无功而返,如何对得起朝廷。况且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必须等到敌军主力集结,才能与之交战。’况且我手上有皇帝密令,今天谁要是敢走,一律以违诏严惩。”

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所馀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万馀口。(梁书·陈庆之传)

曹仲宗等人听了,这才打消退兵的念头,准备决一死战。当时魏军修筑了十三座堡垒,以成犄角之势。陈庆之于是趁夜发动突袭,一下就攻克四座营垒。然而其余九座营垒的魏军依然众多,陈庆之便故意把所俘杀魏军士卒的左耳在阵前展示以震慑敌军。

然后陈庆之擂鼓助威,带领大军发起猛攻。魏军本就被梁军的展示吓得军心不稳,又遭到梁军猛攻,顿时军心大乱,四散而逃。梁武帝得知后大为高兴,称赞陈庆之是扬名四海的大丈夫。

四,攻入洛阳

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北海王元颢不满权臣尔朱荣专权滥杀,于是投降萧梁,请求梁武帝立他为帝。梁武帝想要趁北魏内乱之际乱中取利,便答应元颢所请,派陈庆之护他北归争夺皇位。然而萧梁因为梁武帝过于崇佛而导致实力日衰,只能派出七千兵力北伐。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梁书·陈庆之传)

虽然梁军只有七千,但陈庆之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七千梁军在他的领导下发挥出极大战力,历经四十七战而破三十二城,直入北魏都城洛阳。但元颢入主洛阳后沉迷酒色,不理政务,猜忌陈庆之而轻视尔朱荣,导致自身迅速败亡。陈庆之北伐也由此失利,梁军更是全军覆没,只有他一人孤身逃回萧梁。

五,抵御侯景

梁武帝对陈庆之孤军深入而取得洛阳的战果大为赞叹,便没有追究他兵败的责任,而封他为右卫将军、永兴县侯。随后陈庆之担任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出镇江淮。不久北徐州发生叛乱,声势浩大,陈庆之于是前往征讨,迅速将其平定。

中大通二年(530年),陈庆之出任南、北司二州刺史,屡次击败来犯魏军。大同二年(536年),东魏大将侯景带七万大军南侵,攻破楚州,杀刺史桓和。接着侯景挟得胜之威南侵,派人劝陈庆之投降。但陈庆之丝毫不惧,还打得侯景落荒而逃。大同五年(539年),陈庆之病逝。

2 阅读: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