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俗:鲁迅笔下的绍兴年,除了社戏和祝福,原来还有这些讲究

寻宝记绍兴菜 2024-01-29 15:12:29

春节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传统民俗里,进入腊月后,就要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在浙江绍兴,每年的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欢聚时刻,还保留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过年风俗,为这座平日里风雅别致的古城增添了欢喜热闹的烟火气息。

▲绍兴传统年货

绍兴传统年货

寻宝记绍兴菜供图

鲁迅笔下的绍兴“祝福”

源自宋元时期的祭祀大典

提到绍兴的年俗,最广为人知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祝福”。他在小时候曾多次在绍兴祖居参加“祝福”典礼,并在小说《祝福》中将其称为“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好运气”的“年终大典”。

在历史上,“祝福”相传起源于宋元时期,起初是为了“谢神祖”,也就是绍兴人俗称的“请大菩萨”或“请祝福菩萨”。后来,经过年深月久的演变,“祝福”祭典相沿成习,成为一年一度的祭典与年俗,至今仍在绍兴盛行。

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之后,就到了绍兴人请“祝福菩萨”的日子。人们通常在腊月二十四至二十八之间挑选适宜祭祀的吉日,举行这项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祭典,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福寿安康、国泰民安。绍兴人的传统里,“请菩萨”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杀鸡宰鹅、三茶六酒、水果香烛,一样不能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一切行为都是对美好愿景的期盼。

如今,绍兴的“祝福”被赋予了更丰富、更精彩的文化要素与时代特色。2007年6月,绍兴祝福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绍兴祝福过大年”系列活动更是成为绍兴过年的金名片,仅去年春节就七次登上央视,并获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集中报道,浏览量达数百万。

搡年糕、看社戏、逛市集

仪式感满满的越地年俗

除了“祝福”大典外,绍兴还有很多特色的传统年俗:搡年糕、赶庙会、看社戏、冬酿酒、晒酱货、腌腊味……这些风俗从古代传承至今,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绍兴,每当年糕“搡”起,年味就近了。年糕谐音“年高”,代表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搡年糕是绍兴辞旧迎新的重要活动,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年俗。手工年糕制作需经过浸米、磨粉、压榨沥水、搓粉、上蒸、蹭捣、做糕、晾干八道工序。软糯香甜的年糕,代表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也依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社戏,是水乡绍兴独有的又一个特色项目。起初在春秋两季,用以祭祀社神,后来发展为以演戏酬神祈福,又渐渐演变为民间的文化娱乐演出。南宋绍兴诗人陆游曾以“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来形容当时绍兴社戏演出的场景。在许多绍兴人心中,“社戏”仿佛与生俱来的文化烙印,融入了庙会年节等重要时刻。湖面、戏台、市集、船影……构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纯正的绍兴年味。

酱肉腊肠酱板鸭

黄酒飘香又一年

绍兴的年味,还体现在街头巷尾飘香的美食里。得天独厚的气候与生态,让这座城市拥有独具风味的特色美食,也让这座古城习惯了以时令为准则,沿袭古人的生活智慧,用自然与时光的馈赠点缀新春的饭桌。

▲绍兴酱味合蒸

寻宝记绍兴菜出品

对很多绍兴人来说,晒酱货代表着正式入冬。春节吃上一口酱货,才算过了个完整的年。酱鸭、酱肉、腊肠、酱鳊鱼……各种精心处理的食材在酱渍入味后,充分吸收了酱汁浓郁的醇与鲜,吃起来咸鲜微甜,唇齿留香。

在“黄酒醉万物”的酒乡绍兴,立冬开酿,是对冬季最早的迎接。经过了岁月酿造的绍兴老酒,入口醇香甘甜,回味悠长,最适合亲友小聚时边喝边聊。许多本地餐厅以绍兴“醉文化”为原点研发的“醉菜”,为绍兴人春节的菜单添了新的灵感。譬如二十余年的绍兴菜餐企寻宝记,不仅推出了熟醉蟹、醉虾、醉鸡等“堂食顶流”,还结合法国甜品工艺与现代烹饪技法,研发了黄酒布丁、黄酒麻团等醉系甜品,为绍兴菜带来了更多创新。

▲绍兴醉蟹

寻宝记绍兴菜出品

目前,寻宝记多款年货在售:十年、二十年陈酿的绍兴黄酒,酱肉、腊肠、酱鸭、酱鳊鱼组成的酱货礼盒,还有帮你秒变大厨的熟醉汁……多种选择,随心组合,用地道的绍兴美食,为你带来一个舌尖飘香的绍兴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