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这么喜欢粟裕?因为粟裕有三大优点,让人放心

白易历史观 2024-07-15 00:37:14

在那个炮火铺天盖地的年代,军人无疑是最耀眼的一抹风采。解放战争的硝烟犹自燃烧,一位军人的名字却在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他就是粟裕。身先士卒,指挥有方,让人肃然起敬。即便面对毛主席的决策也敢于直陈己见,这份谦逊和勇气赢得了毛主席的欣赏。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这样喜欢这位"最纯粹的战将"?

相传在1948年的某个春日,一件小事展现了毛主席对粟裕的特殊喜爱。那一年4月底,粟裕从前线战火重地赶到阜平,本该在门内等候的毛主席竟破例亲自出门迎接,并和粟裕长时间握手寒暄,这在当时可是一种少有的隆重场面。毛主席为什么这么器重粟裕?原因无他,就在于粟裕这个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三大优点,让人放心。

首当其冲的,就是粟裕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了得。要知道解放战争之初,国军无论军队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解放区的战场都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困境。山海关一线的林彪节节败退,险些就输掉了半壁江山;中原战场更是伤亡惨重,险些出现覆灭;就连陈毅也是阵亡连连,缓不过气来。

然而,就在这种艰难处境下,粟裕却一枝独秀,率领华中野战军七战七捷,杀得对手李默庵落荒而逃。作为毕业于黄埔第一期的能文能武之人,李默庵麾下拥有12万大军,而粟裕只有区区3万余人。可是七仗下来,居然死伤国军53000余人,几乎是自己兵力的两倍!前無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绩,立刻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

正是看到了粟裕的指挥能力,毛主席才在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后,亲自指定让粟裕负责战役指挥。果不其然,粟裕很快就让毛主席放下了心。先是在莱芜一战中消灭了李仙洲的5万大军,为解放济南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在孟良崮又歼灭了国军74师整编师,这个战果连毛主席都未曾预料,因为国军74师是当时王牌师之一。敢做敢当,善于将精锐尽出,这也是毛主席喜欢粟裕的原因之一。

"能打"自然是首位,但并非全部。粟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唯上,敢于直陈己见。当时,毛主席决定组建东南野战军渡江南进,既是为了给解放区人民喘息机会,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这个决策已是深思熟虑,陈毅也表示赞同,很快就有了诗句"稳渡长江遣粟郎"的期望。

谁知,粟裕却给毛主席去了一封长电报,就是著名的"子养点"。他列举了诸多理由,认为单凭华野渡江太过冒险。这无疑是对毛主席决策的直接反对。曾几何时,对于毛主席定下的决策,即便有不同意见都很少有人敢直言的。然而粟裕做到了,正是这份坦诚和勇气,让毛主席倍加器重。

经过毛粟两人的亲自商议,毛主席最终被说服,同意暂不渡江。不过,毛主席也让粟裕立下了军令状,要在数月内在中原战场上消灭5到10万敌军。面对这个艰巨任务,粟裕二话不说,随后立刻组织了豫东战役,一举歼灭国军9万余人,赢得了毛主席"过了最危险的山坳"的盛赞。

最后,粟裕谦逊有加,不计较职位高低,这也是赢得毛主席喜欢的重要原因。早在华中军区成立时,本应由粟裕出任司令。但粟裕得知副手竟是自己的老上级张鼎丞后,主动提出让老人家掌舵,自己当副手。毛主席被他这份谦逊折服,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

来到阜平后,陈毅也建议由粟裕掌舵华野。但粟裕却再三推辞,最后只好以代司令兼代政委的身份掌舵。对于重要战役的部署,粟裕和毛主席也常常心有灵犀。淮海战役的设想最初就出自粟裕之手,得到毛主席的进一步完善后,这场战役才得以展开。看到粟裕这样一位打仗一把好手,毛主席自然是又惊又喜。

历经沧桑,方能见证军人的风采。粟裕善战、勇于陈见、谦逊有加,这三大优点让他成为了毛主席最欣赏的军人。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他只知战斗,纯粹如一杆枪芯,正是这份专注和坚韧,也让他成为了真正的"战将之范"。毛主席能看重粟裕,着实是人怀珠璞,虽战火过后粟裕早已离世,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成为永不陨落的英雄丰碑。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