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总是听别人说起“去挖冬笋”。个位数的气温配上时不时吹一阵的寒风,实在是想不到挖笋有什么好玩的,向他们问起来也只会神秘地回复一句“你不懂”,却将我们挖冬笋的兴致勾到了极致。
冬至前后是挖冬笋最好的时节。避开阴雨选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山里挖笋,我们将目的地定在了中余的普丰。这里有着连片的竹林,即使到了冬天也是一绿接着一绿,透露着与季节不相符的生机。穿过隧道算是离普丰更近了一步。毛竹遮住半边天空,另一边是五彩斑斓的各种树丛。深冬的树林包裹着的公路,像丝带一样緾在山上,一点点蜿蜒进村子里。进山的路上时不时能看见村民扛着锄头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里面装的大概就是冬笋。
郭水平是中余乡的一名巡山护林员,也是这次专门找的挖冬笋老师。带着锄头,拎上竹篮,挖冬笋算是正式开始。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深冬的竹林里是大片大片的枯黄落叶,积成厚厚一层铺在泥土上。有老师傅带路,小小的竹林爬起来也是不在话下。挖冬笋讲究技巧,首先要确定这一片竹林的大小年,判断大小年则需要看这片土地的肥沃程度。选中一片大年的竹林就可以开始寻找冬笋。冬笋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寻找,一种是观察竹林平整的地面上有没有微微隆起的土块,另一种是通过孕竹来寻找冬笋。
找冬笋的方法听起来十分容易,但当我们亲自动手时却发现远不是那么简单。枯黄的竹叶落在地上,盖住整个地面,依着山势生长的竹林全是小山坡,根本看不到方法里说的“平整的地面上微微隆起的土块”。越挖越靠近山头,越靠近山头越看不见平整的地面。郭师傅教我们寻循着竹鞭找,浅浅挖开一根竹鞭四周的土壤,一锄头下去却发现只有坚硬的石块。看来,今天挖冬笋要宣告失败。
可挖不到想要的冬笋怎么会愿意放弃呢!在埋头寻找间,好像体会到了那些喜欢挖冬笋的人的乐趣。每一次挖笋都是一个期待的过程,即便挖到最后两手空空,和同伴一起攀爬乡野山林的快乐,也是平时体会不到的。伴随着郭师傅的喊声,我们也是如愿挖到了第一颗冬笋,兴奋,激动,好奇……各种情绪在这一刻填满了心头。大家挖笋的兴致也越来越高,前面翻遍小竹林都找不到笋的沮丧都一扫而空。
之前总是想不明白,挖冬笋的乐趣在哪里,运气不好挖上一整天也找不到几颗笋,花费了时间也耗费了精力。这一次,当我们真得带着工具到竹林里去才发现,也许他们挖笋挖的不是那一颗笋,而是儿时山林里的玩趣,是和伙伴一起奋战的兴趣,是在未知土地里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