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
“封神榜”咋翻译?
说起《封神》,大家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费翔那张深邃的脸庞?
没错,就是他,把纣王这个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但你知道吗?
这位“最老电影新人”在《封神》背后,还默默做了一件大事——翻译英文字幕。
这事儿可不是随便找个翻译公司就能搞定的。
费翔是个完美主义者,对翻译要求极高。
他觉得,要把《封神》这部中国传统神话准确地传递给西方观众,就必须自己来。
可问题来了,外国观众对哪吒、妲己、纣王这些人物一无所知,得在字幕里见缝插针地科普。
更头疼的是“封神榜”这三个字,常用的翻译“The Investiture of the gods”太长了,根本来不及看。
费翔为了这几个字,愁了整整两周,最后决定直接用拼音“FENG SHEN BANG”。
他解释说,给外国人看的翻译,词不能太多,一两个还行,多了他们就烦了。
怎么样在短短的一行字幕里,把故事讲清楚,这才是关键。
费翔还提到,很多中国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得“胡说八道”,严重影响了电影的质量。
这事儿是费翔主动请缨的,他对导演说:“英文字幕交给我做,放心!
”导演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费翔直接说:“免费做,我保证做好!
”
为啥这么积极?
因为费翔在《封神》剧组待了一年半,对每个角色、剧情都了如指掌。
他觉得,翻译台词得让演员来,才能把握角色的语气。
就像哪吒说话得像孩子,不能像姜子牙。
爆料!
荧幕翻译竟是“胡说”?
费翔对于翻译这件事,那可不是一时兴起。
早在2001年,他就牵线促成了韦伯音乐剧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大剧院的演出,让西方主流音乐剧第一次进入中国。
当时,费翔担任音乐会的主持人,自己写串联词,把音乐剧的背景介绍给观众。
他说,观众不一定听得懂歌词,但能感受到歌曲的情感。
费翔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
从1987年到1997年,流行音乐的变化太大了,他就想着把音乐剧介绍给中国观众,还录制了一张《百老汇经典辑》,把最好的歌曲翻译成中文演唱。
说起这张专辑,背后还有一段温馨的故事。
专辑里的中文歌词,大部分都是费翔和母亲一起翻译的。
费翔负责填空格,母亲则负责润色文字。
费翔说,母亲的文学底子非常好,对历史和中文也很有研究,经常翻字典找合适的词。
比如《回忆》的开头一句“夜雾悄悄偷袭着大地”,对应的英文是“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费翔说,这九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夜里有雾、没有声音的画面,这就是中文字的美感和诗意。
费翔和母亲给他们的笔名取名为“艳阳”,一直没有公开。
直到母亲去世后,费翔才决定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以此纪念母亲。
费翔说,无论是把音乐剧介绍到中国,还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他都有一种满足感。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越语言的障碍,让文化能够用情感、故事、音乐或艺术直接沟通。
刺激!
60岁演“渣男”过瘾?
60岁,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意味着退休、养老,但对费翔来说,却是圆梦的开始。
在演完《封神》中的纣王后,费翔又接了一部喜剧《窗前明月,咣!
》,在剧中饰演一个“渣男”律师胡恭平。
费翔说,胡恭平这个角色有很多可爱又迷人的地方,他聪明、反应快、能忽悠,甚至还能PUA别人。
他自己偷情,情人的男朋友找上门,他就说是助理干的,让助理背黑锅。
费翔坦言,这个角色让他释放了很多平时没机会释放的性格、行为和态度。
他觉得演喜剧是一个挑战,也让他觉得很过瘾。
有人问费翔,生活中是否也想这样放肆?
费翔说不太可能,因为性格已经定型了。
但他能够理解角色中的一些欲望,只是教养和成长经历让他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泪目!
妈妈走了,首曝秘密!
费翔说,今天的自己是自己的选择。
他接受衰老,不和衰老较劲,而是去找60多岁快乐、满足的点。
比如旅游、看戏、看书、撸猫。
在“微博之夜”现场,费翔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影视界的一员,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他最早学的就是戏剧,做演员是他最原始的梦想。
费翔说,他一直不断地给自己留些空间,让这些事情发生,最终梦想才变成了现实。
费翔还说,他对作品本身满意,晚上才能睡得着觉。
他对自己非常苛刻,每件事都尽量做到最好,但其中的毛病和不完美之处,他也都清楚。
在采访的费翔提到今年春节是第一次没有母亲的陪伴,心里有点难过。
但还好有《封神》的宣传工作,让他忙碌起来,就像在另外一个家族一样。
费翔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不是限制,只要心中有梦,永远都不晚。
而那些藏在作品背后的情感,才是最动人的。
费翔的妈妈默默支持着儿子,用她深厚的文学功底,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她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家人的爱,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创造了多少价值,留下了多少美好。
费翔和他的母亲用他们的才华和努力,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和感动。
也许,这就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别忘了回头看看,那些默默支持你的人,才是你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