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No,加大投资力度!

诗与星 2024-04-09 18:14:43

最近经常听到外资撤离的言论,然而实际上,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经营好坏都有可能出现,经营差的撤离,经营好的加大投资,都是常态。

比如,嘉士伯啤酒,2010年成为重庆啤酒的实控人以来,2020年又对重庆啤酒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将其控制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中国大陆啤酒资产和业务全部注入上市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重庆啤酒是嘉士伯的?

不仅如此,著名的新疆夺命大乌苏也是嘉士伯的,如今都注入到了重庆啤酒。

重组完成后,重庆啤酒的产能、产品线和市场份额都得到了增强。同时,由于嘉士伯集团的国际品牌和本地品牌结合的战略,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在中国的啤酒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华润(雪花)、青啤、百威、燕京、嘉士伯(重啤)五足鼎立的局面。

从其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2023年啤酒行业发展比较稳定,普遍迎来了不错的销售额增幅。

这也说明“烟火气”回来了。

一、重庆啤酒的重组

重庆啤酒这个牌子在北方很罕见,但嘉士伯还是比较常见的。和雪花、青啤相比,重啤走的是中高端路线。

我们对比一下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会发现这些老外特别喜欢贴近生活的消费品行业。

这是一个我们用了数十年才能搞明白的道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趋于平缓,消费品才是真正具有稳健成长性的行业。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2023年,重庆啤酒的营业收入为148亿元,比2022年增长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7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5.78%。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张表星空君放上了两个利润指标: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

一般来说,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差别不大,大部分金融软件都默认用归母净利润,而星空君从企业经营角度喜欢用净利润作分析。

但重庆啤酒的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差异巨大,甚至差了一倍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原来,重庆啤酒的实际主要经营主体是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大股东重庆啤酒持股51.42%,二股东广州嘉士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8.58%,是少数股东,体现在利润表上就是“少数股东权益”。

在少数股东拿走了半数权益后,留给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就只剩下了一半左右。

可见归母净利润这个指标,在衡量上市公司真实经营情况的时候并不精准,建议在和净利润差异较大的时候,以净利润为主。

二、高端化路线

在中国,啤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国产品牌中,雪花青啤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进口品牌中,百威也是实力强劲。

重庆啤酒(嘉士伯)靠什么在红海市场里分一杯羹呢?

高端化。

公司通过推动产品高端化,引入和推广更多高附加值的啤酒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啤酒的需求。这包括推出新的高端品牌和产品线,以及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和改良。

除了嘉士伯本身的高端品牌定位外,公司把本土品牌也包装成“个性化”的方向。依托“国际高端品牌 + 本地强势品牌”的品牌组合策略,强化了旗下品牌的市场定位。通过国际品牌的引入和本地品牌的提升,公司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

营销方面,公司采取了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策略,针对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群体推出相应的高端产品。这包括参与和赞助高端活动、合作与名人和意见领袖、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提升品牌形象。

KOL、种草等社交媒体的玩法,促进了公司高端品牌的销量。

这也让星空君有所思考,高端化的本质是差异化,在红海市场进行差异化营销,依然能支撑起不错的销量。

三、分红情况

据公司年报,拟分红13.55亿,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归母净利润。

会不会出现失血式分红的情况呢?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过30亿,固定资产开支只有9亿左右。算上理财,账面现金30亿左右。

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分红毫无压力。

结合历年财报,发现公司每年基本把净利润分个精光。即便如此,依然是一种健康的分红方式。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这也是外资投资的一种风格,消费品行业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投入(但需要一定程度的品牌投入),只要卖的足够好,就可以分红足够多。

运作模式非常像可口可乐。

重庆啤酒被并购前,又是关灯吃面,又是疫苗概念,又是私募高手,各种概念蹭的飞起。

被嘉士伯收购后,我们发现外资是真心在苦心经营,公司高管基本上是海外国际名校高学历人士,也邀请了中国籍高管加入管理团队。

所以你看,巴菲特这类大佬的投资理念并非遥不可攀。

其实这也是中小投资者可以参考的一个投资方向,在大家吐槽抱怨A股常年保卫3000点的时候,寻找外资稳健投资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足,分红豪放,然后长期投资,慢就是快。

0 阅读:0

诗与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