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朱元璋的谋士朱升给的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
高筑墙,广积粮,这点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打天下嘛,留有本钱最关键。
但为什么不能称王呢?
正所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我有军队,天下共主又没了权威,为啥我不能称王?
从朱元璋那,我们肯定得不到答案,因为那已经是中国古代中后期,我们得从两千多年前,第一次起义说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起义,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喊出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陈胜吴广就是相信有枪就能当王。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之后,这队伍就像滚雪球一般迅速地壮大。
他们很快拿下了陈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的淮阳县。
然后很快,陈胜就自立为王。
什么王呢?
楚王。
但是啊,在这个“楚”字前面,他又加了一个字“张”字,合起来叫“张楚”。
这个名字它就有讲究了。
首先,反抗秦朝,借助楚国的名头,在当时人看来,这是最合适的。
因为就在十几年前,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反抗秦国最激烈的那就是楚国,要不怎么留下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也就是说,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也要灭了你秦国。
借助楚国的旗号,陈胜可以给自己贴上一个世人皆知的反秦标签。
但是呢,这陈胜他又不能说自己代表的就是这个楚国。
如果是楚国的话,你就该去找原来楚王的后代来当王,而不是自己坐到宝座上自己称王。
那这种为人家做嫁衣的事,陈胜可不干。
所以,“张楚”的意思就是我要把原来的楚国张大起来,然后取秦而代之。
我确实是楚国,但又是一个比原来的楚国要牛气得多的楚国。
02自封为王,陈胜干了一件破天荒的事
好了,这是陈胜的心里话。
这回旗号有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一个人,他有了人马、有了地盘,他就可以称王吗?
你可能会说,怎么不能啊,后来各路乱世英雄,不都这样干的么?
但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直到陈胜吴广起义这个时候,中国还真没出现过这种事。
就是自己称王这样的事,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的。
称王这件事可不简单,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合法性来源的问题,也就是说,你这个王位是怎么来的?你的这个来源,大家是不是公认?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他们的合法性光明正大,是来自于周天子的分封。
那你要问,周天子王位的合法性从哪儿来的呢,是来自于天命,也就是上天的意志。
就算实际上这天下是他们靠武力打下来的,但是,也得大家公认啊,比如说你得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才行啊。
就拿周天子来说,他不光是有武力啊,他们家本来就是商朝的诸侯,而且当时反商的时候,各个部落都是支持周的。
我们再反过头来看陈胜,他是个泥腿子,用《史记》里面的说法,叫“俑耕”者,就是雇农啊。
现在好了,你一个泥腿子,你起义,你有了武力,但是你没有公认的合法性。
那这个状况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有武力啊,这本来是个优势,但是请注意,这项优势是有命门的。
就是,一旦遇到更强的武力,你就会败下阵来。
后来,陈胜派去攻打秦朝的队伍 ,果然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遇到了秦朝的名将章邯,结果惨败而归,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好了,你说你是王,是因为手里有武力,但有比你更强的武力,那你还是王吗?
03急称王,让陈胜变得孤立无援武力是优势,但反过来也会变成弱点。
这个弱点是致命性的,就像癌症,无法治愈。
陈胜建立了张楚之后,一方面自己派兵去攻打秦朝,另一方面呢,他就派人四处攻城略地。
刚开始也很顺利,占领了不少新地盘。
但问题是,这些地盘他是占了也白占,对陈胜实力的扩张起不到作用。
陈胜称王之后,就派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武臣,去攻打赵地,就是之前赵国的那块地盘。
武臣早年就跟陈胜交情很好的,两个人发小,按理说是信得过的人吧?
但结果呢,武臣打下赵地之后,竟然学陈胜,他也自立为王了,成了赵王。
对啊,你陈胜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你不是说,有人马有地盘有武力就可以称王吗?
既然称王不需要什么血缘啊传统啊这些合法性,那我武臣,我也可以和你陈胜一样称王啊。
我这套那是跟你学的呀。
好了,这还没有完。
武臣这个白来的赵王,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嘛,他也派兵去攻城略地。
其中他手下有一个叫韩广的人,在打下之前燕国的地盘,也就是今天河北北部,就是北京这一带,他也有样学样,学武臣他也称王,成了当时的燕王。
他称王的逻辑也是一样。跟你们学的啊,拳头大的是哥哥啊,有武力就可以称王嘛。
这样的事当时很多,还有陈胜派去攻打之前魏国地盘的将领,这个将领自己倒是不愿意自己称王,但是呢,他立了原来魏国王族的后代,这个人叫魏咎,为魏王。
陈胜称王他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很短时间,中原大地就出现一堆王。
这些王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防备陈胜,比防备秦朝还用心。
为啥?这赵、燕、魏三股势力,都是从陈胜的羽翼下脱离出去。
你想,他们是叛徒嘛。叛徒最大的威胁,可不就是老东家嘛。
陈胜因为没有合法性,派出去的部下,反而形成了新的势力集团。
那他的张楚,就不仅没能扩张,反而陷入了孤军奋战。
后来秦朝的章邯大军一到,陈胜大败,自己最后被车夫杀死。
所谓的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此就只能落幕了。
你可能会奇怪啊,陈胜他好歹是个王,身边难道连个值得信赖的心腹都没有吗?
还真就没有。
陈胜这个王当到后来,就连他自个儿的亲岳父都离开了他,说他只是一个趁着乱世自封的冒牌王,是不可能长久做下去的。
你看,就连他自己的亲岳父都不承认他王位的合法性。
所以,这个王,还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这涉及到一个合法性问题,天下没打下来,你就称王,没人会服你。
04缓称王,是乱世英雄夺取天下的战略如果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设,陈胜当时如果换一个做法,不急着称王,他有没有可能避免后来的结局呢?
本来,他带着一群兄弟揭竿而起、反抗暴秦,大家觉得你是条汉子,是第一个站出来,想要解救天下苍生,是非常正义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人。
所以最开始,是很受人称赞的,连孔子的后代都跑过来投奔他。
陈胜当时要是不称王,而是一边派兵去攻打秦朝、一边派人去帮助原来六国的后裔恢复他们的政权。
虽然正面战场上打秦国这胜败还是说不定,但至少这样做,会给自己增加盟友,给秦朝增加敌人。
陈胜他本人至少还是反秦阵营里面的一杆旗帜。
如果他在战场上能够打赢,陈胜一定会有相应的历史地位,甚至像后来的刘邦那样称王称帝那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很可惜,讲历史不能讲假设,陈胜到底没有走上这条路。
他的失败,就在于急于称王。
这么做,一来是丧失了道义上的制高点,没能建立自己的合法性。
二来呢,他还示范了一种不好的游戏规则,自己封自己为王,那自己的手下也有样学样了,最后让自己变得势单力薄、孤立无援。
“称王”这个举动,涉及到的利益太大太复杂了,所以,宁愿当个虚王,也不要当一个实王。
你看哈,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基本上是各自集团里说一不二的人,但在称王方面,还是犹豫不决,都是到了晚年才干这样的事。
称王称帝。好比如你大喊一声:我是你们的爹。要么你把他们都打趴名正言顺当他们的爹,要么你被他们打趴跪着喊:爷爷饶命
袁术最典型
[得瑟]枪打出头鸟。
山下的世界,从来没有真正意义的王者,只有得到众人的拥护和爱戴,即使无冕也可以为王
这就跟斗地主一样,称王就像抢地主
所以嘛,公路人人踩[笑着哭]据说曹操听到公路称帝的消息,都惊呆了,完全没想到自己当下的最大敌人竟然如此愚蠢[点赞]洪武大帝和陈友谅也是活生生例子,陈友谅不称帝,历史的车轮怎么走还真不一定呢。
袁术:叉出去,妖言惑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群殴你[得瑟]
称不称王都注定失败
谁都想称王,但心里想是一回事,行不行动又一回事。毫无实力的王是个出头鸟[得瑟]。
猥琐发育
三户不是指屈景邵3姓吗?
有些人是忍不了那种称王的历史记录,否则袁术会有多少人记住呢
[得瑟]成者王侯败者寇
一句话:枪打出头鸟!
因为你的兵比别人少,地盘比别人小,还会成为枪头鸟
手里有一块钱是有钱人吗?还是十块,一百,一千
因为有“忠臣”
说到底就是输了,万一像周一样赢了不就是王
[得瑟]谁说的[得瑟]叉出去,谣言惑众[得瑟]袁术称帝[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