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事会」栏目
创新是所有商业长期良性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商业不断进步的动力。Fast Company中文版「创新理事会」栏目,将邀请各界引领创新的杰出代表,进行深入对谈,分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运营创新领域新锐的理念和经验,共同探索创新企业和个体在塑造未来方面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阿里云设计中心的官网上挂着一行大字“Not Design, Just Future”,不为设计,为未来——这是这个多背景、跨学科年轻化团队的愿景。伴随着阿里巴巴“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的不断发展,阿里云设计中心已创立和发展了十余年,目前在多个维度为阿里巴巴的“云+AI”战略提供设计的驱动力,在创意编程、人工智能产品、城市大脑、数据智能、XR技术等行业技术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并沉淀出一套以“计算设计(Computational Design)”为核心思想的设计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最初就由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提出。彼时,人们对计算设计并不理解,如今,阿里云设计中心已有百人规模,推进AI的教育普惠,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设立,助力AIGC设计与技术普及,申请了50项国家专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Fast Company中文版创新理事会邀请王路平进行了专访,听他分享了阿里云设计中心团队自创立以来的发展路径、设计行业背后的变迁,以及他对于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洞见。
Q:计算设计是什么?阿里云设计中心是中国最早专供云计算设计的团队之一,当初创立这样一个团队的初衷是什么?
A:我2012年9月来到阿里云。来的时候,我所有业内朋友都觉得很奇怪。那时候云计算在国际上并非广为人知,很多人觉得云计算根本就是一个服务器的概念,对于云计算到底做什么,大家并不看好,更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理解。
我成立阿里云设计中心是为了应对云计算科技领域的多元设计需求,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场景的创新范式,不满足于设计的表现力与专业的深度,希望探索设计+技术共处的未来状态,就像我们现在的slogan:不为设计,为未来。
从2012年到现在,设计中心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业务逐步拓展。2017年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计算设计Computational Design”的概念,从2018到今天,团队已经有百人规模,加入了互动技术能力,涉及系统深入、设计语言发布、商业交付业务,为阿里云产品提供全触点的设计服务,也为政府、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设计定制服务。近几年,阿里巴巴在助力全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传统行业过去没有云的概念,在很多人印象中,数字化就是一块大屏,但实际上,数字化转型是深入根基的。
Q:可以讲讲创立团队的经过吗?云计算设计这个领域当初是否为人接受?有没有面对过质疑?
A:从我提出计算设计概念,在12年发展历程中,曾经面对过两个主要质疑:云计算需要设计什么?你们是不是就是美工?
我意识到,设计中心要持续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内核以及核心竞争力,对外界明确地讲述自己,也明确地定义这个领域。为了更好地理解产品,我让团队成员去钻研产品,鼓励设计师在国际顶刊上发表论文,这些论文的方向与我们的业务紧密相关。举个例子,制造一辆车,最核心的是发动机引擎,但买车的人对活塞如何运动并不感兴趣,而我们设计师在做的事,就是理解引擎内部的运作方式,并将其转换成可感知的合理方式,传递给用户。事实证明,阿里云设计中心的工作可以为产品带来增值和溢价,这是市场最真实的反馈和认可。
我是一个行动主义者,我曾经用计算设计理念完成了云栖大会的参数化设计,所有KV都不是用Photoshop等传统软件制作,而是进行参数化调整,当时我希望用这种方式直接告诉市场,这是可行且值得努力的方向,慢慢让我们的设计理念为人接受。12年来,我们不仅推动了技术、艺术与商业的交叉融合,还在AIGC时代下,从模型资产、人智协作、生成式工具三个角度建立AIGC设计新范式。现在,我的团队负责阿里云近百款云产品体验设计、数字产品设计与智能设计创新,不断深耕专业能力,在专利、论文、团体标准等方面有所建树。
Q:阿里云设计中心为大量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客户进行设计输出,在AI层面,你认为目前中国企业面临怎样的痛点?你们怎样满足他们的诉求?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A:在那个时代,计算设计是先进的,如今AI设计也是先进的,阿里云设计中心要做的是引领行业的探索。
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主要是AI,AI时代大幕打开,但真正要在企业和行业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企业的视角,目前面临着几个痛点:首先是AI与业务结合的切入点不清晰,各行业中,如何发挥AI的优势提升业务效能,寻找AI进入业务的切入点,仍是一大难题。需要更深入的行业知识与技术洞察力,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精确定位;第二,AI在企业实施路径不明确。即便明确了AI的应用场景,在企业实际业务中的落地策略和执行路径也常常显得不够清晰。这涉及到数据基础、投入ROI等多个复杂维度;第三,AI人才缺口大。企业对跨领域能力的AI设计人才需求激增,而教育与培训体系尚未能充分响应此类高端人才的培养需求,特别是在结合行业洞察与AI技术创新设计方面,加速教育改革以育成更多市场适配的高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阿云3D ICON(右滑查看更多)
为此我们阿里云设计中心正在推动三个层面的发展,首先是建立AI企业落地最佳实践,我们联合各行业标杆企业,探索AI设计在企业场景的实际应用模式,构建具有引领意义的示范案例;联合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专题研讨和合作;其次,我们也在推进行业AIGC设计标准建设,抽象和沉淀行业开展AIGC设计的通用性方法论和工具平台,联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标准分会,推进团体标准建设,预计9月份公示;第三,推进AIGC设计教育改革,联合高校开展AIGC设计教育改革试点,如北京服装学院、浙江大学等,已形成阶段性的落地成果,同时在D20等大会中展出,形成标杆性的示范效应。
Q:目前阿里云设计中心有哪些里程碑式的成果?
A:我认为,我们的成果主要在行业认可、专业深耕和设计体系三个方面。我们的多项作品斩获了iF、德国红点、中国设计智造(DIA)等大奖;被评为福布斯中国2021最具商业设计价值公司Top 10;如我刚才所说,我鼓励团队成员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目前申请国家专利数50件,发布多篇论文在 《阿里云控制台无障碍设计研究》、《易用性实践研究论文》,收录于交互设计领域顶会 HCII 2021Case Study,一致性测评方法与度量指标论文How Consistent is Your GUI Design?被CSCW(普适计算和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收录。此外,我们还在积极定义行业团体标准,发布了7项云计算领域的设计团体标准,如《物联网云组态应用界面设计指南》、《云计算产品体验设计通用流程》、《云计算管控平台无障碍设计规范与度量方法》、《数字大屏可视化设计指南》等。
《阿里云控制台无障碍设计研究》
《易用性实践研究论文》
《阿里云控制台任务体验评分体系》
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在推进设计体系的构建。我们推出了Xconsole阿里云系统化的管控类产品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云产品从设计到开发的全链路设计解决方案,应用到了超过160个云产品中,也推广给ISV伙伴提高生态产品的设计品质和效率。在AI方面,从2023年AIGC席卷设计行业开始,我们在半年的探索实践中,建立了AIGC设计新范式的设计方法,同时沉淀出了一站式AIGC设计平台——PAI ArtLab,为设计从业者提供安全、快捷、全面的AIGC设计工作支持,助力设计行业向人工智能AIGC方向全面转型。
PAI ArtLab,阿里云一站式AIGC设计平台
Q:为什么创建阿里云一站式AIGC设计平台PAI ArtLab?有什么特殊契机吗?
A:首先,还是为了降低阿里云设计团队自身使用AIGC门槛。初期我们团队使用阿里云的AI平台,偏技术和运维,上手门槛和技术门槛高,而ArtLab屏蔽了底层技术细节,提供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让用户无需编写程序,就能完成自动化的设计工作。后来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和企业客户对AIGC设计有强烈诉求,但缺少方法和工具,比如成本带来了门槛,而我们依托阿里云的资源,在云端搭建平台,从平台支持、算力支持、课题合作三个方面,助力高校教育和企业客户使用。
目前,我们已经和六所学校建立合作,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还有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重庆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以2023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为起点,共同建设《AIGC设计与开发示范课程》,建立AIGC高校课程改革新模式。今年,通过「ArtLab100 AIGC设计普惠计划」,我们计划将平台免费推广到国内100所高校,共同探索AIGC教育新路径,推动设计艺术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培育新时代的设计创新人才。
PAI ArtLab不仅服务于专业设计师,也致力于教育领域,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融合。放眼更广泛的领域,我们希望助力AIGC设计与技术普及。AIGC目前的发展类似计算机普及的早期,需要抓住时间窗口,通过易用、低门槛的云端算力平台,将AIGC技术普及给行业从业者。
ArtLab100 AIGC设计普惠(右滑查看更多)
Q:PAI ArtLab目前怎样赋能阿里云设计中心的工作?又怎样支持设计行业的转型?
A:PAI Artlab其实是我们产品的突破,我们将AI设计能力的一站式打通,实现低门槛、低成本、强协同、安全合规的平台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设计从业者使用AI工具的上手门槛。
在业务设计层面,作为AIGC设计工具平台,PAI ArtLab帮助设计团队快速迭代设计想法,缩短设计周期。通过利用AI生成图像技术,设计师能够探索更多创意方向,加速设计创新过程,对于设计行业而言,PAI ArtLab通过提供数据集管理、模型训练、AI绘图和在线推理的全场景链路,帮助设计从业者降低使用AI工具的上手门槛,快速实现AIGC的能力转型。
我们设计中心发挥AIGC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优势,让PAI ArtLab支撑业务项目高质高效完成。比如我们用AI打造云上亚运MMC长卷,在整体保障时间只有90小时的周期中,利用AIGC定制化蒙版固定专属元素,约束AI的不可控要素,由AI自行生成画面元素并配合人工组合的方式创作了一副包含亚洲数十国文化元素的亚运数字长卷。我们的设计师们将传统设计流程进行升级,从核心创意策划、核心素材生成、整体风格迁移、全画卷生产及优化多个环节,整体流程95%以上由AI进行生产。
亚运MMC长卷:AI打造云上亚运美丽长卷
Q: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你认为阿里云设计中心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有什么?
A:目前阿里巴巴的两个重要战略是“用户优先、AI 驱动”,在此基础上阿里云的使命是“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阿里云一直在推动云计算和AI成为公共服务,作为设计团队,我们首先还是为云计算和AI的服务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第二是构建AI设计新范式和体验新范式。包括AIGC设计、AI Agent等等;第三是助力AIGC设计的普及,建设和进化AIGC设计平台工具。
模型与AIGC新范式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这样的时代面前,设计有什么样的机会,我们可以去做什么,而设计师本身,需要如何自我革新,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节奏。
Q:你认为AI是如何改变设计行业的?
A:首先,用NLP和多模态重构交互体验。我认为大模型和AIGC带来的是交互体验的变革,我们正从GUI的交互走向以自然语言为核心的LUI交互时代。自然语言开始成为人机交互的主要形式。我们也在开发者领域探索自然语言的交互结合,比如在数据开发工具Dataworks中,我们与技术同学一起,将元数据、数据血缘关系与LLM相结合,为开发者提供NL2SQL、NL2Data的开发体验,帮助SQL开发的效率提升30%。自然语言的交互也一定会有新的交互体验范式,我们也在通义千问的语音对话场景中探索更能够被人所感知和理解的语音交互体验。
第二,用AI Agent重构协同体验。AI Agent,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智能体,这个概念是由Marvin Lee Minsky在他1986年出版的《心智的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他说“社会中的某些个体经过协商之后可求得问题的解,这些个体就是 「Agent」”。今天,大语言模型就具备了这种调度、协商并协同的能力,作为设计师,我们首先要理解AI Agent,围绕AI Agent开始构建应用和服务的体验。比如我们在医疗的项目中,就通过让LLM读取医学文献,快读提取科研文档内容,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和学习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善用AI Agent,构建我们自己的助力。这种Agent是可以通过云技术的组合实现的,原来可能需要一定的开发,我们正在设计低代码、Workflow的形式,来调度多模态的知识和信息,为个人、应用以及最终用户提供Agent的服务。
第三,AI要到产业和垂直场景中去。AI设计的新范式极大地推进了行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带来革新性的机遇。首先,AI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和精准预测,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AI在工艺流程中的应用,比如智能制造和自动化,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此外,AI还能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对市场趋势进行准确预测,帮助业内人士做出更明智的战略决策。在创意产业如影视、游戏设计中,AI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创作过程,激发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AI设计新范式为千行百业打开新的大门。
PAI ArtLab赋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和建筑设计行业
实际案例来说,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AI帮助手工艺打开新的设计创意思路。供春AI是基于阿里云一站式AIGC设计平台PAI ArtLab的AI紫砂壶生成平台。通过AI的能力帮助手工艺人打开新的创意思路。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设计环节的数字化程度比较低,供春 AI降低了数字化软件的使用门槛,原有的犀牛、Photoshop对于很多师傅的门槛是很高的。使用供春AI的客户有很多在50岁以上,这个通过传统的数字化软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建筑领域,AI帮助设计师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易北智建是我们的一个建筑领域的客户,他们是基于阿里云一站式AIGC平台PAI ArtLab平台为建筑设计院提供从AI工作流到建筑垂类模型库建立的AIGC设计解决方案,以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和规划四个专业的需求出发,依托于实际项目,用AIGC辅助设计,为方案提供更多可能性。
Q:随着技术浪潮席卷设计行业,你认为设计师的身份和职能有没有发生变化?你对与团队人才的要求有没有变化?
A:我们的设计师其实肩负了很多种工作,包括与客户沟通、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等,曾经传统设计师藏在设计背后,现在,他们正在慢慢站到台前来,向更多人讲述设计背后的故事。一方面,这有助于公司业务的提升,同时,对于他们自己也是专业能力的沉淀和个人影响力的提升。
我们设计中心团队有自己的生长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经历过不同变化,不同时期,对于设计师本身的定义各不相同,云计算这种产品,我相信很多设计师加入前没有自己用过,所以需要交叉学科专业人士来做产品设计。云计算设计师的要求跟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并不一样,传统设计师负责前台内容,云计算设计相对枯燥,需要设计师理解底层的技术逻辑。起初我们目标是八大美院,而现在的世界趋势是技术和设计相结合,于是我们团队中又加入了来自MIT、哈佛、帕森斯等学府的成员,近几年,我认为设计师在技术赋能之余仍需回归设计的本质,同时,我们也在关注理解AI的人才,因为AI已经渗透了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
(图片来源: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