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鼓励下小日子,他却说咱们的歼-20抄袭,这事不能忍

友琴评军事 2023-02-16 15:00:13

有的时候W君也在网上转悠转悠,前几天不就翻车了嘛……

事情从日经新闻发的短视频说起,上面对咱们珠海航展上的歼-20做了几句话的报道。

这是一个比较老牌的日本新闻媒体,难得客观的讲事情,又是在讲咱们的歼-20,W君就进去看日本网友的评论。就有那么一条评论出来了:

“単なる戦闘機好きとしては、カナード翼に萌える”作为一个单纯的战斗机迷,我对鸭翼很着迷。

看到了对鸭翼着迷的小日子,W君就鼓励了几句话:

“J-20の総合的な性能は、世界の現役戦闘機、特に2人乗りのバージョンは、人間の航空技術の頂点です!”歼20综合性能傲视世界上所有现役战机,尤其是双座版,堪称人类航空技术的巅峰之作!

然后小子日就不友好了,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

@iNSERTER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が、その評価は違いますね。 J20の開発に於いて、その基礎研究は全てアメリカのステルス技術を盗用したものであり、残念ながらアジア人が独力で開発したものとは全く違います。 強いて言うなら日本の心神が、アジア人独力開発のステルス機ですが、前途多難です。@iNSERTER 谢谢!但是,评价不同。在歼20的研制过程中,其基础研究全部抄袭了美国的隐身技术。如果非要说,日本的“心神”是亚洲人一手研制的隐身机,但前路重重。

这件事咱就真得说道说道了。

不吹不黑,咱们来客观讲一下。

一直和大家在讲,任何国家的任何武器都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战略战术思想,这些东西没有办法复制,也不可能有抄袭。有的时候跪得时间比较长,站起来腿会麻,这点W君理解。不仅仅是小日子这样,国内也有很多的人也是这样,前几天在写直-20的文章中还有人说我们的直-20是抄袭黑鹰。

基本上都是这样怼回去的。

实际上,随着战场需求的提升,大部分关键的技术需求就会统一起来,而解决这些需求的方式如果还在地球上几乎也是趋同的。不能说一个国家的坦克和另外一个国家的坦克都是用履带通过泥泞地形的就说一个国家抄袭了另一个国家的技术。在大范围上需求统一就会有相应的最优解,最终的技术实现就会很相似。

例如隐身飞机,要达到对电磁波的“隐身”无非就是从吸波材料和对电磁波进行折射这两种技术路线上来实现。坊间传闻在1999年巴尔干半岛冲突的时候,美国被击落的F-117促进了中国隐身技术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无稽之谈。

南斯拉夫、伊拉克的雷达设施除了当时的俄罗斯工程师处理,其实还有我们14所的人在做相关的工作,而且在后期雷达的维护调试过程中我们的“波谱仪”也在发现隐身飞机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到美军2003年真正发起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的雷达站被摧毁,发现了这些“波谱仪”之后,不是灰溜溜的将F-117退役了吗……

本身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就是——按照美国的路子研制隐身飞机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具体的原因在前几天的文章里面倒是还写得比较清楚。

至于吸波材料这件事,并不复杂,只要你掌握配比就可以达成了,甚至这个东西都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大把大把的专利、论文文献把“吸波”这件事已经搞得明明白白了。再甚至W君自己装修房子的时候也用吸波材料,前阵子在自己的生活号上还写了一篇文章说这件事《》结尾就告诉大家吸波材料怎么在家里用。

说回歼-20吧,从不认为歼-20有抄袭的必要性。这和之前所说的观点“任何国家的任何武器都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战略战术思想”是一致的。

首先,我们没有必要在吸波材料或者气动隐身外形上去抄袭国外的技术。所谓的“隐身”在之前也从文章中说过了——在现代雷达技术的角度考虑“隐身”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其次,说说歼-20的独到优势,觉得很多人即便是吹牛都没吹到点子上的感觉啊:

第一、歼-20的材料,材料的进步其实才是歼-20的真正看点,和材料相比任何其他的歼-20特性都不会更耀眼。

给大家看歼-20的一个细节图:

再看一眼F-22

部位几乎相同吧?图片中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数数铆钉就可以知道问题的所在了。

歼-20大幅度的使用了符合材料,有个数据可以告诉大家,歼-20使用符合材料之后,紧固件数量减少了61.3%,而在飞机的紧固件中最普遍的就是铆钉。

仔细看歼-20的照片你还是可以找出铆钉来的,不过观察这些铆钉的位置你会发现歼-20上的大部分铆钉都是口盖锁并不是蒙皮的加固铆钉。

这个东西目前中美两个国家都在用,但是咱们的用量相对比美国要少很多。原因就是本身机体材料的运用。F-22上大量的钛合金在加工的时候往往很难做到复杂的成型,需要一小块一小块的蒙皮板拼积木拼起来。

而我们的歼-20大量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在制作的时候更容易大块成型,因此只需要少量的紧固件就可以将大块的材料固定。

到了F-35其实美国的机身蒙皮材料也并没有做到歼-20的水准上。还需要大量的紧固件进行固定。但F-35看起来好像“铆钉”也不多的样子吧?他们是这样搞的——

不仅如此,在歼-20上所使用的复合材料是可变介电特性的。一块材料的不同区域由于在制作的时候采用了不同成分,其介电常数是不同的。

这就使类似于天线、通讯窗口开口最小化。我们的大部通讯口盖板开口点是高透射无线电信号的。但紧固部分又是吸波材料的低透射属性。所以大家看到歼-20上即便是天线盖板也是一整块无差别的零件。例如上面的展示图,你能看到无线电信号的开口吗?分不出吧?

看看F-35怎么做的——

一大块高透射材料固定在口盖上,然后在外面贴层吸波材料的不干胶。

前阵子有粉丝提到珠海航展歼-20地面展示的部分的参观经验。W君就问了一句:“弹鸭翼了吗”?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说歼-20这瓜保熟不保熟的问题。而是在告诉大家这对鸭翼是复合材料整体构成的。这是因为很多人说鸭翼影响隐身性能。但如果——这对复合材料鸭翼本身就是无线电吸波材料呢?

讲真,大部分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有足够的强度的,但是无法“隐身”,原因在于碳纤维本身也是电磁波的反射体。真正能隐身的复合材料其实都叫做双负超材料。这是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一种人造材料。

通常的制作方法是反推麦克斯韦方程确定几种不同材料的厚度和间隙,在微米级别进行构建。

构建后的主要电磁特性是负值,材料本身可以偏转电磁波。将电磁波偏转到鸭翼内部的吸收涂层中是可以有效的消除电磁波的。

歼-20的材料已经是目前世界上运用最好的了。

第二、气动布局和设计

其实鸭翼不鸭翼的只在亚音速飞行的时候有讨论意义。

在亚音速飞行的时候鸭翼产生的涡流可以作用于主翼上方,这就让主翼上方获得更低的压力从而增加升力。

但是在亚音速飞行的时候,飞机的速度往往决定了升力的大小,中美两国的设计都是以降低机翼上表面气压为出发点来增加升力的只有增加了主翼的升力储备才能有更好的低空低速性能。

不得不说F-22不依靠鸭翼可以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来自于它的大边条设计。

这绝对的是一个鬼才设计。这甚至是W君认为美国的气动设计还有进取精神没有吃老本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一说一这个设计相当的棒。不仅仅是今天再说,其实之前的文章也给大家提过很多次。

但有没有更好的设计呢?当然有了,依旧是鸭翼。美国的F/A-XX的构想实际上也是带有鸭翼的

当然了,也有不带鸭翼的竞争版本

但从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一个趋势,前提是美国能把鸭式布局的控制机构做好。很多人说美国有成熟的鸭式布局控制系统,但千万别信。举出例子的几个试验机的鸭式布局控制系统都不是美国自己的。

最让很多军迷心驰神往的就是F-15的鸭翼版,F-15 STOL/MTD(F-15 短距离起飞/机动性演示),美国当时做利用这架F-15做短距离起降和高机动性测试。

的确这架飞机是有鸭翼的,但是根本没编写鸭翼的控制系统。在NASA的最终报告中34页报告对鸭翼仅仅提及了8次,而且大部分都是一带而过。

加入鸭翼其实是和之前咱们说的一样,仅仅是为了提高机翼升力储备,让这架F-15实现短距离起降。而后面MTD“机动性演示”的部分其实是研究矢量喷管的应用。之所以把这两个部分放在一起,是因为改装的F-15 STOL/MTD是有反推喷管的,要让飞机在降落的时候依靠鸭翼提供下压力,以免被斜下喷射的气流掀翻。

而真正起飞后F-15 STOL/MTD的鸭翼是固定不动的。

所以大家在看到任何F-15 STOL/MTD的照片的时候都有一个感觉,这架飞机的鸭翼完全没有变化,这是当时锁死了鸭翼所致。例如看这架飞机做机动:

你会发现鸭翼根本没有参与到控制中。

所以咱不能说插了个鸡毛就是大尾巴鹰,带个鸭翼就有鸭式布局控制系统。

这样说,咱们的歼-20抄美国技术了?鬼都不信吧?

第三,航电。这个简单说,后发优势,而且军用电子产品完全都得自己做,没地方进口去。完了

小日子还提到了他们的心神是亚洲唯一自己搞出来的隐身战机,这话听着会起国际冲突,让W君分不出 小日子还是小印子了。

0 阅读:6

友琴评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